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市(原太平县)新明乡三合村猴坑一带高山的猴村、猴岗、颜家三个生产队。是我市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猴魁创制于1900年,当时南京江南春茶庄设在太平县新明茶区的茶叶收购站,收购尖茶运往南京出售,获得高价,猴坑茶农王老二在凤凰尖用一芽二叶制出猴魁,规格好,质量高,为尖茶之魁首,因其产地在猴坑,所以称为“猴  相似文献   

2.
历史名茶太平猴魁香飘百年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中旬,专程到盛产历史名茶的太平猴魁主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的猴村茶场、省科委太平猴魁生产基地、中明茶叶公司等单位,深入茶园、制茶厂、农户现场参观茶叶采摘、太平猴魁加工,并与茶农座谈,查阅有关资料,听取区、乡、村的介绍,较全面的了解太平猴魁茶的过去、现在及今后打算。1太平猴魁的历史黄山区1983年前为太平县,建县于唐天宝7年。1984~1987年改名为县级黄山市,1988年改名黄山区辖属地级黄山市。太平县种茶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早在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已把种茶作为主业。《太平县志》载“太民难于…  相似文献   

3.
秦大东 《茶业通报》2011,(4):150-152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北麓黄山区(原太平县)的猴坑、猴岗和颜家村。全区现有猴魁茶园2287hm2,产量672t,产值21780万元,均价324元/公斤。其中,核心产区产量6500kg,均价3000元/kg,产值1950万元。太平猴魁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太平县新明公社三合大队猴坑一带的猴村、猴岗、颜家三个生产队的凤凰尖,狮形尖、鸡公尖的高山茶园中。猴魁创制于一九○○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当时南京江南春茶庄设在太平新明的茶叶收购站,为了赚取利润,用手工将收购的尖茶成茶中的幼嫩芽叶单独拣出,在南京作为一种新花色抛售于市,获得高价。家住猴坑的茶农王魁成(王老二)由此而受启发,即在凤凰尖的茶园內精心选出又壮又嫩的芽叶制出魁尖,规格好,质量高,称为王老二魁尖。一九一二年有茶商刘敬之收  相似文献   

5.
孙曼曼 《茶业通报》2007,29(1):32-33
茶叶生产一般分春夏秋三季,我区夏秋茶产量约占全年生产量的六成左右、产值约为总产值的四成,抓好夏秋茶生产,提高夏秋茶产值及利用率,对农业增收、茶农致富、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为此,黄山区茶业局组织人员对全区夏秋茶生产进行了为期半个月全面调研,现总结报告如下。1黄山区夏秋茶生产现状1.1尖茶产区(以生产太平猴魁为主的产区)1.1.1夏茶采摘比重较小,秋茶不采尖茶产区全年采制重点是春茶的太平猴魁,每亩只采制十几斤。夏茶低档奎尖和尖茶基本不采,太平猴魁生产区的三合村夏茶奎尖每亩低于10kg的就没有人愿意采摘,夏茶采…  相似文献   

6.
李翬 《茶业通报》2005,27(3):103-103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茶叶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战略,建立了太平猴魁和黄山毛峰无公害生产基地1300多hm2,有机茶园200多hm2,而茶叶螨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尤其是肥水管理较好的茶园受害程度更为严重,已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我区植保站从2001年开始,在新明乡“太平猴魁”生产基地连续进行了多项农业防治措施,提高了生态系统调控功能,控制了螨虫的发生,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螨虫发生情况和危害状通过多点调查,黄山区茶叶发生危害的螨虫主要有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1.1茶橙瘿螨发生普遍,若螨体淡橙黄色,成螨体橙…  相似文献   

7.
许乐平 《茶业通报》2007,29(2):81-82
黄山区是全国十大名茶中的黄山毛峰主产地和太平猴魁唯一产地。近几年来,通过实施茶业富民工程,强力推进生态基地、品牌宣传、科技进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茶业经济迅速发展,名茶资源优势日益  相似文献   

8.
猴魁、魁尖与一级尖茶都纳属于“太平尖茶”,而魁尖是尖茶中的珍品,猴魁又是在魁尖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外形与内质均优异,而仅产在太平县新明公社的猴村、猴岗、颜家三队,历史上曾获“万国展览会”一等金质奖章和金牌以及全国赛会金质奖章,1983年,猴魁与魁尖再次被选评为国家名茶。太平尖茶的猴魁、魁尖与一级尖茶的区别有下面几个不同点。鲜叶质量上不同:猴魁嫩梢的生长形态与制成猴魁干茶的外形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嫩梢芽叶不仅肥壮,而且当第一叶初展时,这一芽二叶的嫩梢制成的猴魁,其外形就达到一挺三不”即芽叶挺直,两叶抱一芽,不散、不翘、不弯曲;魁尖虽也经过枝枝拣剔,采制标准与方法和猴魁雷同,但对芽叶的整齐度和嫩芽长短的规格要求不如猴魁那样严格,而  相似文献   

9.
太平猴魁,中国绿茶(尖茶类)的极品名茶、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她独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县)。太平猴魁茶产地条件好要求高。主产地高峰鼎立,群山环抱,林木苍郁,翠竹婆娑,常年云雾缭绕,宜茶环境得天独厚。生产太平猴魁的茶园必须符合五项条件:①柿大茶茶树品种;②土壤属变质页岩风化的乌砂土;③高山茶园,海拔300m以上;④茶园朝向背阴或半阴半阳;⑤茶园周围植被覆盖率90%以上。太平猴魁茶采摘、制作。太平猴魁茶采摘之考究,原料标准之严格,加工制作之精细,在我国名茶中亦属魁首。有定时采摘、茶棵四拣的采摘技术;有芽叶八不要的枝枝过…  相似文献   

10.
黄山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地,有"太平猴魁"和"黄山毛峰"两大品牌,为了提高茶叶的产品质量、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关键要做好黄山区茶叶的绿色防控技术,这是茶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发展的长效之路.研究了黄山区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工作实践与成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猴魁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一带高山,是清末创造的一种历史名茶。主产区属黄山支脉,由凤凰尖,狮形尖,鸡公尖三峰构成的一个鼎形高山地带。茶区茶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叶品质奇特,风味叫绝。有学者用“猴韵”一词表达或赞美  相似文献   

12.
胡晓桠 《茶业通报》2006,28(4):162-163
黄山区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我国的重点产茶地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盛产我区。我国加入W T0以后,对我国茶叶进入国际市场,欧盟等国家设置了非关税的“绿色壁垒”,提高了农药残留量检测标准,成为我国茶叶产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事实上,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不仅对出口外销茶,而且对国内市场的内销茶,同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黄山区是个产茶大县(全区茶园总面积近4000hm2,年产干茶近6000t),黄山区政府多年对茶叶植保工作十分重视,保证了茶叶优质生产,为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黄山区…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3月4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茶标委)——黄茶工作组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会议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主办,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霍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张文静,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宛晓春,秘书长翁昆,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程波,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相似文献   

14.
2002年黄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整合“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茶叶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恢复并提高黄山茶声誉,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申请原产地保护认证,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其次积极争取发布了黄山市、安徽省“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地方标准,现又发布了“黄山毛峰”农业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这无疑对保护这些知名茶叶品牌起到了极其有益的作用,值得借鉴。黄山市紧抓茶叶品牌整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黄山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区情,深刻把握"茶业人口占农业人口50%、茶业收入占农民收入30%"的实际,提出并强力实施茶业富民、科技惠民工程,成功打响了"太平猴魁"品牌,取得了茶业发展、茶农增收的良好成效,强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太平尖茶以香高、味纯、汤清、色绿、入口甘甜历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山东市场畅销不衰。其中,太平猴魁、太平奎尖曾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内、部、省级的金、银质奖。因此,长期以来,尖茶经营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在指导思想上一贯侧重于重经营轻生产、重效益轻质量、致使太平尖茶的产量下降,质量不够标准。目前,国内茶叶市场销售疲软,尖茶的经营也面临着危机,为确保尖茶质量,巩固尖茶的市场地位,应在生产上抓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泾县特级尖茶,主要产在茂林、南容一带。这里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全年日照为1,400多个小时,雨量充沛,年雨量1,45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5℃—17℃,相对湿度平均在85%以上,山高树多,土壤肥沃,一般都是乌沙土质,PH 值在4.5—5.5之间。产地紧靠太平猴魁地带,相传1900年太平猴魁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颇受欢迎时,特级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大学詹罗九教授1993年编著的《名优茶开发》一书中,最早用"猴韵"描述太平猴魁茶的"风味"。詹先生说,"猴韵"是指质量极好的太平猴魁茶,给人以嗅觉和味觉综合感受的美好印象。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刘秋萍女士,赞太平猴魁曰:"太平猴魁终日与白云为伴,清泉为友,幽兰为邻。甘甜而使人回味,清香而使人宁静。唇齿留香,喉底回甘,口中无茶,回味无穷……"中国茶道  相似文献   

19.
太平猴魁在烘青类茶中独占鳌头,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获得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次年又在江苏省陈赛获金牌和奖状;1982年在长沙和1986年在福州全国名茶评比名列前矛;1983年荣获国家出口商品荣誉证书;1988年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获金牌;1989年台湾“陆羽文艺访问团”来皖进行茶的品饮艺术交流,通过全省名茶审品,最后选定猴魁为招待和举行茶道时用茶,客人饮后爱慕不已,赞叹不绝;  相似文献   

20.
《茶业通报》2010,(2):60-60
<正>2010年5月10日,经2010年中国(芜湖)第五届国际茶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组织的茶叶专家的严格评审,黄山太平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金魁牌"太平猴魁获本届茶博会最高荣誉"茶王"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