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活化石,是优秀的自然遗产,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古树名木不同程度存在衰败的问题,如不进行科学的保护,将使宝贵遗产面临严重破坏。文章就古树名木衰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初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通过对古树名木衰败原因的调查分析 ,总结促进古树名木复壮的措施办法 ,从而达到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3.
铜仁市碧江区古树名木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铜仁市碧江区古树名木现状、衰败原因作了调查分析,总结了促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和复壮的措施办法,从而达到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4.
古树名木,指的就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保存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科研价值的树木的总称。作为我国珍稀的植物资源,古树名木是我国优质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古树名木衰败死亡,使我国遭受重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损失,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策略,来保护古树名木,本文针对惠州市古树名木衰败死亡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在对沧州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调查,阐述古树名木衰败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保护古树名木提出相关的复壮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宝鸡市2008年古树名木普查建档调查成果,概述了宝鸡市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树龄、分布、生长等情况,分析了宝鸡市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以安徽省第三次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工作为基础,结合全椒县古树名木生长现状,认真分析了全椒县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根据树木生长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古树名木相关的复壮措施,为加强和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古树名木是地球的活化石,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陕西省古树名木的概况、定义和分类,以及古树名木的衰败原因、保护和复状措施。  相似文献   

9.
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树名木衰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环境污染,生境恶化,加之人们保护意识差、人为破坏严重和自身树龄较大等因素,许多古树名木长期处在生长弱势边缘,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古树名木,指的就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保存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科研价值的树木的总称。在我国,树木年龄在100 a 以上的,才能被称为古树,而可以被称为名木的则是我国古代名人、领袖所种植的具有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树木。作为我国珍稀的植物资源,古树名木是我国优质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古树名木衰败死亡,使我国遭受重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损失,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策略,来保护古树名木。文章以醴陵市为例就古树名木衰败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景宁古树名木衰弱原因及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景宁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和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古树名木衰弱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恶化、人为破坏、受塌方、泥石流以及雷电破坏、腐朽树洞不及时填补、树冠失修等原因,为此提出了改善立地条件、改善营养条件、有害生物防治、树洞填补及树体修复等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山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原因及其环境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是人为活动导致古树名木生存条件恶化,引起古树名木衰弱和死亡。为保护现有古树名木资源,在借鉴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应从土壤环境改良、地上树体保护、树体支撑加固、修补树洞等方面入手进行古树保护,定期进行理化性质营养成份的测定,以掌握和分析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古树名木衰败原因和复壮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古树名木衰败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古树名木研究概述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概述了我国古树名木的研究状况,包括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衰老及死亡原因以及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唐琳  郭松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4):137-145
通过对柳州市市辖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古树名木共有2 236株,隶属29科、42属、52种;古树树龄呈金字塔结构;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6种,共285株;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良好,树高整体呈近似正态分布,胸径与冠幅呈正偏态分布;古树名木权属以国有为主,各市辖区古树名木数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在远郊野外,以群团状分布为主。针对市辖区古树名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制定古树保护管理手册、提高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对余姚市古树名木资源10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0年内,古树个体数量新增80株,减少47株,净增33株,两次调查均无名木,主要表现为古树在农村区域增加,在城市区域减少。树龄进界是古树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自然灾害则是造成古树减少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对余姚地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现场调查为主,结合访问当地群众的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河南省的古树名木进行了逐株普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古树名木分布范围广,各市种类数和株数有较大差异。全省古树共计528457株,名木211株,古树群617个,其中,散生古树29917株,隶属61科、147属、236种,树龄为100~299a、300~499a和500 a以上的古树分别有3988、5730和20199株。84.14%的古树表现生长势正常,衰弱植株和濒危古树分别仅占总数的11.66%和4.00%,死亡古树60株。根据调查结果,对河南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科学保护措施,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运用每木调查、查阅资料、线路调查、座谈走访等方法系统调查了宜昌市古树名木资源,简要分析了宜昌市古树名木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长状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炜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21-126
通过对福州市现有古树名木分析,总结了5大特点并结合多年的古树保护经验,探讨了福州市古树景观保护和利用问题。古树景观开发应在保护好古树的前提下进行。古树景观利用切忌异地移植,重点是解救散落于民居中或饱受围困的古树,通过改良环境和复壮,再造宜人景观。文章还涉及古树景观的设计原则、价值评测、指标体系和枯树景观利用以及物种竞争、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广州市人民政府1985—2008年公布的中心城区1~5批古树名木的资源现状及市民对其的认知度.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种类丰富,共24科37属44种,主要分布在街道、公园、名胜古迹、企事业单位、宗教场所、学校等场所;目前古树名木的开发利用存在文化内涵未能合理利用、市民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度不足且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在今后古树名木的开发利用中,结合园林景观、历史古迹、宗教文化、神话传说等内容,根据不同场所开展各种主题旅游活动,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