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韩非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创立的以法为木,“法、势、术”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准备,对后世影响深远。借鉴吸收韩非法治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的职业教育观植根于广阔的社会背景。理解杜威职业教育观离不开对其所处时代背景和社会民主思想的了解和分析。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现了他对19世纪美国劳资问题的热切关注,对劳工阶层的同情。杜威认为教育是促进工业民主和推进实现合作共同体理想的基本途径。通过对社会思想基础的分析,有利于全面加深我们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仁义论”是综合原始儒家的“仁”论与前期墨家“义”论而形成,但是孟子将“仁义”概念结合于他的“心性”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涵义。由此,孟子政治哲学确立了超阶级的普遍性与道德对于世俗权利的优越性。我们将具备此含义的孟子之政治思想称为仁义的政治思想。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仁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涵;构成仁义政治思想的思维方式;以及其思维方式所蕴涵的意义与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而一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所奉行单一的量入为出思想,己不符合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国财政陷入了两难境地,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对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两种思想进行比较,认为在公共财政制度下,量出为入的理财思想,更加符合当前财政管理变革的要求,是当前财政收支平衡的新理念,它将推动和促进公共财政的变革。因此在公共财政制度下,财政的理财思想应选择“量出为入”。  相似文献   

5.
依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篇首强调的“气是自生”的宇宙生成论,对王晓毅先生所整理的战国秦汉宇宙生成论的流变稍作调整。并依照所发现的郑玄注文中与“气是自生”相近的思想,讨论“无中生有”、“有自生”两种宇宙生成论对于魏晋玄学“有无之辨”的影响,分析何晏、王弼、向秀、裴危页、郭象等的有关思想,认为从学理上讲,何晏、裴危页、郭象等虽然使用了佛学词句,但是其思想却可能从中国传统中自己产生。文末还简要分析了张载“太虚即气”的观点与玄学、《恒先》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把新型工业化道路仅仅理解为信息化是片而和错误的,因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实际上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一体四翼”就是构建该思想系统工程的主体框 架。“一体”指工业化目标,“四翼”分别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良性互动、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片面强调校纪校规的严格约束,而忽视或放松对学生的关心和细致入理的说服工作,从而造成对学校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既害怕,又反感的矛盾心理,产生了信任危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始终坚持以疏导、尊重为原则的正面教育为主,并依靠政策和制度的导向,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加强日常管理,做到“严”和“爱”相结合,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诞生,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认识深化和成熟的反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立起了一面更加鲜明的旗帜。党的基木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木经验,统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科学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指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为了检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危机论”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基本观点,但是多数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不符合“危机论”。对产生“危机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重新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科学判断可以深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弄清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现代白话新诗取代古典诗歌取得诗歌正宗的地位,不是一个自然的、渐变的过程,而是通过一场有计划、有目的运动来实现的。胡适是策划、推动这场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对于胡适在这场新诗运动中的创作和理论实绩,历来毁誉参半。其实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就事论事,而是从传播策略的角度来考察胡适的新诗理论与实践,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价胡适的新诗运动,而且对于我们更贴切地理解文学史、探究新诗的发展历程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下,学界对福柯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他的一些颠覆性话语上面,却较少关注作为他思想精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本文以英国作家R.杰弗里斯的短篇小说《拾橡子的男孩》为例,尝试运用福柯的话语分析方法解读文学作品,力图建立一种新的阅读模式,以期克服文学批评中形而上学的泛滥。  相似文献   

12.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通过注解《春秋繁露》本义 ,企图扶正过去被维新变法扭曲的《公羊》学说。他质疑康有为认定的《春秋》口说的可信性 ,申明《春秋》非改制之书 ,认为董仲舒和何休的《公羊》学说并非如康有为所言“绝无迥异”并辩别出了二者之异。苏舆在《春秋繁露义证》中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来阐明《春秋》济世之用 ,又审定当时的政治环境 ,分辨华夷关系 ,驳斥西方平等观念 ,这反映出苏舆的《公羊》学说与湖湘学派有着深厚的渊源 ,加上他以礼印证《春秋》经世大义 ,凸显出他治经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讲,"软实力"是20世纪末西方学者为应对世界各民族国家进入全球性竞争时期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中国战国时代产生的"文化"概念,早就具有"软实力"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人文化成"的角度,对"文化"具有"化入人心"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提出了系统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语书面文本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无灵主语句在英语句型中十分普遍。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和语言上的不同, 中国学生很难学会使用无灵主语句。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 意在分析中西不同思维方式的生成机制, 找出理解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方法, 从而帮助中国学生克服中式思维, 造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学界普遍认为惠能偈中的“本来无一物”属于“性空”思想,不符合禅宗的“修心”主旨。而我们认为“本来无一物”并非“性空”,而是讲顿悟后的主观感受———无心,与禅宗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是高校“三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领导,解决邓小平理论‘进教师头脑”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三个结合,改革考试方法是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体会到缺乏案例参与的法律教育是不完整的,《法律基础》课宜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够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是真正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精神以及法律规则如何操作和运用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说,草原上的牲畜只吃草,所以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牧民都是以草定畜,问题在于,不同利益人定的标准各不相同,所以如何科学地以草定畜是目前草原管理中面临的极为迫切的问题。通过对以草定畜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表明:(1)通过产草量确定的每个牧户的载畜量只是一个大概的指导指标,存在较大的误差,很难说由官方颁布的载畜量标准就是十分准确科学的载畜量标准。这是因为第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空间上的异质性特点十分突出,甚至空间上的差异比时间上的差异还要大。这将导致在做测产样方时,由不同测量者导致的系统误差就会十分惊人;第二,遥感虽是十分有效可行的测产方式,在大尺度上的产草量计算能够相对准确,但是要细分到村甚至牧户,遥感的准确率就很难达到合理的程度。即使不考虑在样方测量上的误差,那么在由点及面的尺度转换中仍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2)畜产品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即使能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标准也无法应对草原生态系统在时间上的波动性。巨大的产草量波动将导致如果严格按照载畜量标准调节牲畜数量会更加恶化牧民的市场地位,增加牧民的损失。所以,以草定畜应该采取以草质和草量综合的模式管理牲畜数目,而不应该仅仅以草的产量定畜,更不应该单凭产草量来处罚牧户。  相似文献   

19.
刘向之《诗经》学家法,前人每有论及。然其论据及研究方法,均仍有可改善之处。本文从家学、异文比较、《诗》说比较三方面,考论刘向之《诗》学家法,以图全面分析刘向《诗》学家法的问题,并希望由此而于两汉《诗》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叙事学的理论,评论王安忆的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认为这篇小说采用了照像式的叙述视角,客观真实。淡化情节,注意表现原生态的生活,并体现了现实性与诗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