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狂人日记》是高二语文教材下册中的经典文章。在学习这篇文章过程中,它其中所提到的"吃人"意象生成令人记忆深刻。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总结过程中,也深入探究了其"吃人"意象的生成与相关的礼教批判与国民性反思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箭 《农业考古》2002,(1):262-263
鲁迅先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便不吃了”(《今春的两种感想》)。鲁迅的话说得也对也不全对。因为人类以前确实吃过蜘蛛,现在绝大多数人不再吃它了。但仍有极少数人还在吃它;并非蜘蛛不好吃,而是绝大部分地区的绝大多数人类已进步发展了,不再需要吃蜘蛛了。但极个别地区的极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仍停留在原始……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202-203
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弗洛姆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下,综合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还有西方的神学观念等,提出了人道主义伦理观念。本文是在阅读过弗洛姆的著作《为自己的人》之后,对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有了简单的浅薄认识。论文着重分析了弗洛姆的人生经历和和他的人道主义伦理学。然后本文着重从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它的最高价值,还有人道主义良心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弗洛姆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健全的社会",他主张把人作为人类的中心。本文旨在通过对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指出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不足之处和对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雨果是19世纪欧洲作家中人道主义思想比较突出的一位,他对仁爱的阐述,从宗教、人性出发,最终回归到社会、人生。在《巴黎圣母院》中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在《悲惨的世界》中突出了道德的感化作用。在《九三年》中,寄予了作者人道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5.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是一个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的思想基础是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现实基础是当时严酷的社会现状。该体系发端于日本留学期间,到《呐喊》、《彷徨》时代基本形成——《呐喊》、《彷徨》就是这个思想的艺术结晶,并且随着鲁迅世界观的不断发展深化而日趋成熟、丰满。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许寿裳回忆在日本留学时鲁迅与他们一起经常讨论的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茅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黄帝四经》思想构造的研究,只讲“道法”关系二元结构,而不讲“道名法”关系三元结构,其实“名”在《黄帝四经》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不对“名”作细致的描述和准确的分析,就很难把握《黄帝四经》的主要思想。将不同语境中的“名”分为五类。《黄帝四经》中,“道”虽然是最高范畴,但并不是论述的焦点。君主该如何把握“名”、“法”才是作者注目之重点。“名”的性质和“法”相近,都与规范、准则相关。  相似文献   

7.
幽默漫画     
●互相交换杰克和卢克走进一家餐厅,要了两杯饮料后,两人便各自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三明治吃了起来。“对不起,本餐厅不允许客人吃自带的三明治!”老板走过来很不高兴地警告道。  相似文献   

8.
桑葚熟了     
前几天,老家的姐姐来了,她不但捎来了母亲的亲笔信,还带来了故乡紫红的桑葚。故乡的桑葚个大、肉厚、糖分足,酸甜适口。摘下后的桑葚不能久放,我当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女儿面对桑葚一脸茫然,她竟然不知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我笑着对女儿说:“你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鲁迅在这篇文章里讲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桑葚在鲁迅脑海中留下了快乐的记忆,你们这些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的城里孩子,确实少了很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人道主义在历史演进中体现出不同的时代价值,但不论哪个时代的人道主义都把人作为首要的重要的标准来对待,尊重人、肯定人、重视人,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更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时人的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书     
抄书。鲁迅从十五岁起就抄书,起初抄录小本《康熙字典》上的古文奇字,后来抄录《唐诗叩弹录》。鲁迅还抄录了中国第一部茶书——唐代陆羽写的《茶经》三卷和陆龟集的《五木经》、《来耜经》等书。鲁迅抄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三十多岁。购书。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鲁迅就把学校奖给他的奖章换取书籍。据《鲁迅日记》中的书帐统计,从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三六年十月(逝世前两天)的二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概述了韩国“新村运动”把农民的思想启蒙作为起点、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目标的成功经验;分析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培养有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做到科学合理规划、完善乡村自理和村民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人民代表”通称“人大代表”,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石和组成细胞,是实现伙民当家作主和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在人大工作中,特别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制度建设中,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新时期所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苔丝》是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睐,被视为一件光彩夺目的艺术佳品。本文分析了它在结构与情节上的两点特色。笔者认为,小说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场次式特点,非常简洁、明快。并分析了哈代选用红色意象,布下了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学界关于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的写作时间有“元和十年”和”元和初年”两说,本文从该诗文本出发,结合有关文史资料,详加考证,认为“元和十年”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本,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光辉论断,体现了他们对以人民为本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错综复杂,已经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形成“瓶颈”性制约。但其无论如何复杂,怎么变换,都离不开农民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农民利益的重要意义,树立综合全面的、整体协调的、区别对待的、脚踏实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公正的、有制度保障的农民利益观,才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利益,从而推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突出地强调了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对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民工”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一代民工而言的。他们和老一代民工一样,打工是为了挣钱,为了发展。然而,在传统的二元结构背景下,新一代民工在城市同样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不仅造成了新一代民工在思想和心理上对城市的疏离感,也不利于城市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近期,又有媒体报道,北京将废除“外来人员管理条理”。所有这些都表明,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加强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管理,特别是如何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意义非常重大。应从用工单位、居住社区、大众传媒、提高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加强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是作者(成人)与读者(儿童)对话交流的中介,儿童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的文化特性使文本与存在的外部语境形成了密切联系。因此要研究儿童文学的叙事特色,必须结合文本语境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为重新审视儿童文学叙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使作者与读者形成复杂的权力关系,同时,作者与读者、成人与儿童又努力在这种权力关系中寻找不同的对话途径和表达方式。这种复杂的叙事语境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文本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二度消化”观作为原理,是讲授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懂得“二度消化”的内涵、地位,掌握“二度消化”原理的意义,并在讲授实践中按此原理采取相应对策,对一个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搞好讲授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