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桑苗靠接法     
<正> 为解决既不适于袋接,又不适于根接的“尴尬砧木、穗条”的利用问题,于80年设计了一种中小砧木、穗条均可适用的“桑苗靠接法”。靠接方法1.剪削接穗:取一年生枝条剪成三寸左右长的接穗,每穗2—3个芽。用刀在第二芽位削去芽片,以稍见芽底木质部,露出形成层,这样在芽位上靠接称为“芽位靠接”。亦可在节间光滑处用刀先横刻一刀达木质部,再从上下相向削两刀,削去一小块皮层稍带木质部,使形成层以椭园形的一圈露出,这样在节间靠接的称“节间靠接”。在  相似文献   

2.
<正> 一、试验方法1.嫁接:同一般装根接。在冬季进行,砧根利用侧根或小广秧,接穗利用粗穗条的中下部。2.贮藏:接后立即贮藏,分室内土窖贮藏和室外土洞贮藏两种。二、试验结果三、结果分析1.冬季同样可以进行装根接。2.可作为冬季桑苗嫁接的一个补充。3.冬季进行必须将接穗在温暖处存放一个时候,这样有利于撕皮。  相似文献   

3.
<正> 桑苗双芽袋接就是每个接穗都有两个芽。三年来我们共进行双芽袋接10.2万株,平均成活率91.1%,平均每亩出圃的湖桑苗3.086万株。与普通袋接法比较,双芽袋接的优点:一是成活率高,比单芽袋接的成活高20%左右,单位面积经济收入高40~50%左右;二是嫁接速度快,单芽穗头削一个、剪一个,往复丢剪模刀,影响工效;双芽袋接先连续剪取穗头,后连续削取穗头,工效可提高20%左右;三是桑苗抗逆能力强,嫁接成活后如上端一个芽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受损伤,下端一个芽能萌发生长,1990年4月份的晚霜,有10%的嫁接苗受冻,双芽袋接的下端一个芽萌发再生。  相似文献   

4.
改进枇杷传统的腹接育苗方法,通过培育砧木壮苗,混合运用盾形芽片、单芽枝段、多芽枝段,在同一苗圃中开展“嵌芽接”、“单芽腹接”、“多芽枝段腹接”的新型腹接方式,接穗利用率提高30%以上,且苗木成苗快、长势一致,半年后90%以上可达出圃标准。对快速、高效培育枇杷苗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一、冬接良桑十大技术要点(一)枝新鲜、芽饱满选用新鲜、充实饱满、颜色正常的穗芽,做到六芽(干芽、虫芽、烂芽、黑心芽、损伤芽、病芽)不用,良桑枝条最好随伐随接,需要从外地调进品种的“良枝”,事先要联系好,随伐快运,及时嫁接,运贮期最好不超过一星期,否则影响成活率。据试验:如穗条重量减轻3%,成活率96%;减轻5%,成活率90%;减轻15%,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对陕北实生桑生态园林采用以简易芽腹接为主的品种改良试验,即为“⌒”形芽腹接和“T”形芽腹接。试验表明,简易芽腹接具有成活率高、嫁接速度快而简单易学,同时省工、省料等特点,便于大规模推广普及,非常适合黄土高原沟壑区劣质桑园的大规模改造和苗木繁育。  相似文献   

7.
采用船形芽腹接、小芽腹接、段芽接、段枝接和单芽切接(对照)五种不同嫁接方法对比试验表明:处理Ⅰ(船形芽腹接法)的成活率比对照高14.8%、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Ⅳ(段技接法)的成活率比对照低24.5%。春季船形芽腹接法能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和苗圃出苗率。  相似文献   

8.
<正> 桑树的嫁接在我国蚕区多采用袋接,倒袋接、抱娘接、盾芽接等方法,我省陇东地区在探明嫁接成活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时间,研究总结了一套桑树梭形芽片带木质贴接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有些地区,推广的板栗高接换种嫁接技术为插皮枝接。这种嫁接方法的优点是砧穗接合部愈合快、包合完整,接穗留两个芽以上,成冠快。但是存在着接穗用量大,嫁接时间短,嫁接速度慢,捆绑费工等缺点。笔者从1994年开始使用单芽腹接法在闽西地区的新罗、上杭、长汀、连城及宁化等地高接2~10年生的实生板栗树6万多株,200多hm~2,每株接3~12个芽。 采用此法高接换种有如下优点:接穗贮藏方法简单,只需用地膜捆扎包装,不需封蜡;接穗用量少,一个接口只需一个芽;嫁接速度快,接穗的削取一气呵成,绑扎时只需用薄膜带封紧接穗即可;扶绑容易、省工,扶绑时可将接口上10cm左右的残桩作支柱,不必重新立支架;成活率高,嫁接部位在截口处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桑苗袋接的时间由原来的春接改成冬接或早春温床袋接,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方法,其中,嫁接体妥善贮藏是影响嫁接成活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有些资料报道,冬接嫁接体贮藏温度一般以5~6℃为宜,要避免0℃的低温。但生产上常会遍到0℃以下的气象环境,这种低温究竟对嫁接体和成活率有何影响,尚未见资料报道。为此,本人于1980年冬至1981年春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试验,所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桂脐1号是纽荷尔脐橙优良芽变株系,树姿开张,丰产稳产,商品性好,适应性强;果实成熟期12月上旬,耐贮藏。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单优种群落斑块拂子茅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拂子茅是根茎型无性系禾草,在松嫩平原常形成单优种群落斑块。以拂子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繁殖世代数划分构件龄级的方法,研究分析了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末期,种群分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与营养繁殖力。结果表明,拂子茅种群的分株由2个龄级组成,1 a分株在数量和生物量上所占比例均大于80%,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由3个龄级组成,其累积长度和生物量以2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以上,呈稳定型年龄结构;1龄分株有较高的生产力,对种群贡献最大;1龄根茎贮藏力最高,是地下营养物质的主要贮藏部位;潜在种群由冬性苗、分蘖节芽、根茎顶端芽和根茎节芽组成,其中1龄分蘖节芽均超过500个/m2,占优势地位,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的营养繁殖力高于根茎10倍以上,对于潜在种群贡献最大;干旱导致2014年2龄构件的生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
1 技术要点 ①一多一小。老龄树高接换种要按原树冠幅投影每平方米多于 12个接头为宜 ;为保证接头数 ,回缩剪截处砧木直径应小于 2cm。②三主三辅。在原树骨架枝上 ,以接两侧为主 ,接背上背下为辅 ;以春季换接为主 ,秋季补接为辅 ;接穗以两侧芽为主 ,背下芽、顶芽为辅。2 高接园片的选择 基砧树树龄基本一致 ,树冠大小相近 ,园相整齐 ;砧树生长健壮 ,病虫害较轻 ;地势平坦 ,土层较厚且肥沃 ,有灌溉条件。3 树体骨架的去留 骨干枝的去留。按树体结构要求 ,选留 5~ 6个大主枝 ,留枝长度为原主枝 1 3,每主枝上要留 2~ 3个侧枝。中央…  相似文献   

14.
1995~1997年在福建省长汀县进行试验。土壤为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当年1月份播下广西大粒毛柿种子,培育砧木苗,薄膜覆盖,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于大田。砧木茎粗0.4~0.6cm时,离地面5cm处嫁接,统一采用单芽腹接法,接后立即对砧木扭枝打顶,15天左右剪砧,采用二次剪砧法。嫁接时间设5月中下旬和6月上中旬两种。嫁接口以下处理设按传统方法清除叶片和留2~3片绿叶两种。接穗来源分上年贮藏的红柿接穗和当年做枝接穗两种。嫁接后30天调查成活率。结果表明,(1)嫁接口以下留绿叶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不论嫁接时间和接穗来源,留绿叶的成活率76.7%~95.3%(平均为86.7%),不留的成活率40.7%~62.7%(平均为50.2%)。(2)适宜的更接时间是提高成活率的先决条件。红柿最适夏接时间为5月中下旬,用上年贮藏的接德平均成活率95.3%(嫁接口以下保留绿叶),用当年撤技接穗成活率达93%。随着时间的推迟成活率下降,6月中下旬嫁接,采用贮藏接穗的成活率平均为82.7%,采用当年接穗成活率平均为76.7%。(3)接穗的成熟度和芽片厚薄也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虽然上年贮藏的接穗和当年嫩枝接穗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蚕桑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作为生产上主要的嫁接方法(袋接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它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易受天气影响,雨天嫁接易烂接口,使成活率下降。还有接穗需要贮藏15~20天,保护不当过湿易造成冬芽萌发,过干韧皮部脱离开来,使成活率大幅度下降,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嫁接方法——切接,现将它的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1期《柑桔黄龙病菌侵染对甜橙叶片糖代谢的影响》(作者吴越等)报道,以甜橙为供试材料,采用腹接接种病原的方法,试验组植株用感染黄龙病菌的芽条进行嫁接,对照组植株用健康芽条进行接种,每个植株均嫁接3个芽条。在检测到感病的植  相似文献   

17.
老龄温州蜜柑郁闭园内膛空虚 ,平面结果 ,果实品质差 ,产量低 ,病虫害严重。推广内膛嫁接 ,可增加有效结果面积 ,变平面结果为立体结果。1 嫁接时间 春接 3月中旬至 5月上旬 ,秋接 8月中旬至 9月下旬。2 嫁接方法 单芽嫁接和多芽嫁接。单芽嫁接接穗只带一个芽 ,多芽嫁接接穗带两个以上的芽或一段枝条。3 嫁接部位 一般嫁接在靠近主干的主枝基部或二三级枝上 ,一般一个枝接一个芽。空膛空的 ,也可接两个芽 ,但两芽方向必须错开 ,不要在一个平面上 ,且相距 2 0cm以上。一般每株可接芽 5~ 8个。4 注意事项①接芽一定要接在通风见光处 ,…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市培育湖桑苗木以起接为多数。通常起接都是春接春栽,也就是春季嫁接好后,随即栽到苗圃地里,或嫁接后将嫁接体作短期贮藏,待伤口愈合后即栽植。湖桑春接春栽育苗大都在3~4月进行。此时用来栽植嫁接体的苗圃地,一般是各季留茬的空白地,或是将未成熟的夏熟作物割去后作为苗圃地。为不影响夏熟收成,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巨大芽孢杆菌BM1259为实验材料,探究巨大芽袍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实验设4种不同条件:不同碳源、不同装液量、不同接菌量、不同pH值,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摇床培养48小时,在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分别用波长660nm的分光光度计记录数据,取数据的平均值。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蔗糖对巨大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没有明显影响;相同装液量中接菌量3p.EE大芽砲杆菌的生长曲线最快达到峰值;不同pH值中,pH为7时巨大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最快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20.
桑园建设中 ,有栽嫁接苗的 ,也有栽实生苗的。在四川、重庆等地 ,多采用先栽实生苗 ,培育 1年后 ,离地 1 0~ 1 5cm嫁接。有采用芽接的 ,也有采用腹接的。芽接一般 1株接 1芽 ,也有接 2个芽的。在春季发芽后 ,穗芽生长旺盛。如果不摘芯 ,夏季往往易受风害。所以蚕农说 :“芽接好是好 ,就是怕被风吹分腿就糟了”。为了防止被风吹分腿 ,要花较多的人工在新梢长到 6 0~ 70cm时逐株搭架防风 ,到冬培时再根据养型需要离地 30~50cm剪去上部枝条 ,留好主干。铜梁县蚕种场根据国内外桑树培育技术资料 ,采取当穗芽新梢长到离地 30~ 50cm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