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切断呼吸道传播途径能有效的防御口蹄疫。本研究应用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胞杆菌通过喷鼻气雾免疫牛来探讨对牛呼吸道黏膜免疫应答及系统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后牛鼻黏膜与肺内支气管黏膜中的IgA分泌细胞的数量极显著增多(P0.01),而常规口蹄疫灭活苗对IgA分泌细胞数量的影响不大(P0.05);同时,ELISA结果显示鼻、气管、肺和肺内支气管中IL-12、TNF-α水平均极显著增加(P0.01),尤其是在气管和肺内支气管中最为明显,但IL-6无明显差异(P0.05)。从免疫第3天开始牛鼻液、唾液中口蹄疫特异性抗体SIgA以及血清中O型口蹄疫病毒特异性抗体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且维持至3个月。本研究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胞杆菌喷鼻后可刺激牛呼吸道局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还可诱导全身系统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口蹄疫灭活病毒鼻腔免疫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O型口蹄疫(FMD)细菌样颗粒(BLP)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处理的口蹄疫病毒(FMDV)VP1结构蛋白表位的重组蛋白B(T1BT2)4B与CVC1302混合,与白油佐剂乳化制成疫苗,免疫4周龄ICR小鼠及45日龄FMDV抗体阴性仔猪。免疫后利用FMDV 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ELISA抗体水平;利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免疫小鼠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利用液相阻断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显著提高GEM-B(T1BT2)4B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p0.05);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因子IL-4、IFN-γ的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提高O型FMD BLP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FMD BLP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为提高FMD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力,本研究以50日龄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CVC1302添加到口蹄疫疫苗中免疫仔猪,免疫后28 d采血,液相阻断ELISA (LPB-ELISA)检测免疫猪抗体水平,以筛选CVC1302最佳使用剂量;采用LPB-ELISA监测最佳使用剂量下疫苗对免疫仔猪的免疫持续期;免疫后28 d对所有猪以1000倍半数感染量(PID50) O型口蹄疫病毒(FMDV) MYA98株攻毒评价疫苗的保护效力。同时评价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现有商品化疫苗(O型灭活疫苗、O/A/Aisa-1型三价灭活疫苗及合成肽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力。结果表明,高、中、低3个剂量的CVC1302均能够极显著提高口蹄疫疫苗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约3个滴度(p0.01),并且中剂量的CVC1302效果最佳。CVC1302可以延长口蹄疫疫苗的合格抗体持续期达6个月,并可以将灭活疫苗的攻毒保护力(PD50)从6.9提升至15.59。将CVC1302添加到商品化疫苗中能够极显著提高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力(p0.01)。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可以较大幅度增强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力,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提高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黄芪多糖对雏鸡免疫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日龄雏鸡120只,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即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组,称为枯草组;在日粮中添加4 g/kg黄芪多糖的试验组,称为黄芪组;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 g/kg黄芪多糖的试验组,称为枯草+黄芪组;正常饲喂基础日粮,称为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雏鸡,预饲期7 d,试验期21 d,试验结束后对4个组进行免疫器官质量、外周血IgG含量、盲肠sIgA含量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黄芪多糖单剂和枯草芽孢杆菌+黄芪多糖复合制剂均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数量,其中在日粮中添加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4 g/kg黄芪多糖复合制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猪瘟疫苗免疫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断奶仔猪投服不同剂量的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其对猪瘟疫苗接种猪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注射猪瘟疫苗同时,以1%的中药免疫增强剂混饲,试验组猪瘟血清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接种疫苗后15、45 d,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猪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中药免疫增强剂,能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乳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菌体OMP的免疫增强作用,本试验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器破碎、TritonX-100处理技术提取了乳酸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OMP,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得两者菌体OMP含量,进行了SDS-PAGE电泳检测,然后将提取的菌体OMP以不同的方式、含量作为免疫增强剂与新城疫病毒尿囊液混合后再与油佐剂以1:3比例制备成免疫原,免疫7日龄雏鸡,通过持续10周的抗体检测、外周淋巴细胞比例(A)及白细胞吞噬指数(B)检测,判断菌体OMP对新城疫病毒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结果,乳酸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菌体OMP含量分别为2 323.5、867.6 mg/L;SDS-PAGE电泳试验得出分子量分别为6.4×104、8.6×104的乳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菌体OMP蛋白含量多,带的颜色较深,为起主要作用的蛋白;各试验组HI抗体效价免疫保护期远远高于单独使用新城疫LaSota株灭活油苗的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各试验组外周淋巴细胞比例(A)及白细胞吞噬指数(B)均高于单独使用新城疫LaSota株灭活油苗的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同时还可以得出菌体OMP含量越高则HI抗体效价、淋巴细胞比例(A)、白细胞吞噬指数(B)均增高;不同菌体OMP混合免疫增强作用高于单独使用一种菌体OMP.由此表明乳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菌体OMP能显著增强ND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今后研制免疫效果更好地ND疫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断奶仔猪投服不同剂量的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其对猪瘟疫苗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试验组在注射猪瘟疫苗同时以1%的中药免疫增强剂混饲,其猪瘟血清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接种疫苗后15d和45d,试验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猪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中药免疫增强剂,能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CpG ODN对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疫苗免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蓝耳病.PRRS)病毒为模式病毒.以CpG ODN联合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仔猪.通过ELISA法检测猪血清中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抗体水平,并用MTT法检测猪淋巴细胞白介素-2(IL-2)诱生活性以及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I).试验结果表明:CpG ODN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特异性抗体滴度、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反直.证明CpG ODN能显著增强猪对常规灭活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缩短口蹄疫灭活疫苗(KV)免疫应答窗口期的机制,本研究将灭活的O型口蹄疫病毒(FMDV)与CVC1302按照1.50配比后,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KV-CVC1302);将灭活的FMDV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KV),将上述疫苗分别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免疫后7 d、28 d、56 d、90 d、120 d、150 d和180 d采血分离血清,利用O型FMD液相阻断ELISA(LBP 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FMDV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后1 d,取注射位点肌肉,分别利用qPCR和ELISA检测其中细胞趋化因子的转录及表达水平。免疫后1 d、3 d、5 d和7 d分别采集注射位点肌肉及腹股沟淋巴结,制备单个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注射位点肌肉和腹股沟淋巴结的抗原递呈细胞(APC)[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Mph)、单核细胞(Mo)]的数量;免疫后1 d,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注射位点肌肉中DC的活化情况。结果显示,KV-CVC1302组小鼠FMDV特异性抗体水平、注射位点趋化因子转录及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KV组(p0.01、p0.001);且注射位点APC的数量及DC的活化水平也显著提高(p0.001),该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APC的数量也明显高于KV组(p0.05、p0.01或p0.001)。综上结果表明,CVC1302通过增强KV于注射位点诱导产生趋化因子的能力,募集大量的APC,进而对FMDV进行有效的捕获加工和递呈,转运至腹股沟淋巴结,诱导B细胞的形成,并分泌高水平抗体,从而缩短免疫应答窗口期。本研究首次证实CVC1302是在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启动阶段发挥作用,其通过募集活化的APC捕获更为有效的抗原以激活免疫系统,缩短了免疫应答窗口期,为后续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5):108-111
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国家已发生O型、亚洲Ⅰ型等多种亚型口蹄疫疫情。规模化猪场防治亚洲Ⅰ型、O型口蹄疫的工作难度逐步加大。现阶段为猪场选择合适的预防亚洲Ⅰ型、O型口蹄疫疫苗,在生产中显得十分迫切。通过用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二价灭活苗对猪群进行免疫,免疫后猪群的应激反应和体重没有明显影响的前提下,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口蹄疫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牛源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可以使猪产生较高水平的O型和亚洲Ⅰ型抗体。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重组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 ChIFN-γ)对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苗(La Sota株+WD株)的免疫增强效果,取重组鸡γ-干扰素作为免疫增强剂,联合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在免疫后24h和48h采集全血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联合免疫组的IFN-γ和IL-4细胞因子水平要高于单独免疫疫苗组;免疫后7、14、21、28和35d分别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通过检测血清中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9亚型)的HI抗体水平可知,联合免疫组产生的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9亚型)的抗体均高于单独免疫疫苗组。试验结果表明,重组鸡γ-干扰素对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苗(La Sota株+WD株)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药成分人参皂苷、灵芝多糖、枸杞多糖对牛O型-AsiaⅠ型FMD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按照0.2m L/只的剂量在第1、15天分别给小鼠接种含0.1 mg/m L各中药成分的牛O型-AsiaⅠ型FMD灭活苗,分别于第15、30、45天测定小鼠脾脏指数及血清O型FMD抗体水平,并于第45天用MTT法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结果表明,在第30、45天时,人参皂苷组小鼠脾脏指数、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及血清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疫苗组(P0.05);在第45天时,灵芝多糖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血清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疫苗组(P0.05);枸杞多糖组的脾脏指数、血清抗体水平与对照组或疫苗组的相比,在整个试验期间呈增高趋势。说明中药成分人参皂苷和灵芝多糖对牛O型-AsiaⅠ型FMD灭活苗免疫小鼠具有免疫增强功效,枸杞多糖的免疫增强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副流感病毒(PI3)和牛支原体等感染率高、发病率高的情况,本试验对18头围产期奶牛注射免疫调节剂,并检测注射前后奶牛血清中IFN-γ、IL-1、IL-2、IL-6、CD4、CD8六个指标的变化,并统计分析母牛产后和新生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使用不同剂量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感染多种病毒的围产期母牛而言,适量注射免疫调节剂具有上调IFN-γ、IL-1、IL-2、IL-6(白介素)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通过促使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成熟,增加T细胞在各种抗原激活后各种淋巴因子(γ-干扰素、白介素1、白介素2和白介素6)的分泌,使CD4/CD8趋于正常,产后母牛和新生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因此使用免疫调节剂具有调节和增强动物免疫功能和降低发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CpG DNA重组质粒对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含CpG基序序列的重组质粒(即CpG DNA)作为免疫佐剂,评价其对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CpG DNA重组质粒与猪口蹄疫灭活病毒抗原疫苗配伍免疫小鼠,CpG DNA重组质粒对小鼠具有较强的免疫佐剂效应,能促进口蹄疫病毒抗原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其抗体滴度是空载体疫苗对照的2倍.CpG DNA重组质粒与商品化猪口蹄疫灭活疫苗配伍免疫试验猪,其增强抗原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滴度最高可达标准疫苗的4倍以上,也显著高于空载体疫苗对照;与病毒纯化抗原配伍免疫动物,攻毒后其免疫保护效力的PD50高达13.00,远高于标准疫苗对照(PD50> 4.69).在CpG DNA重组质粒剂量选择试验中,含低剂量的CpG DNA疫苗(50、200μg·头份-1)都比高剂量组(500 μg·头份-1)诱导的抗体滴度高,其中50和200μg·头份-1的CpG DNA剂量,在接种后14~32 d诱导的抗体滴度高达1:1 500,是标准疫苗的4~5倍,而500μg·头份-1剂量诱导的抗体仅是标准疫苗的2倍,说明CpG DNA重组质粒在低剂量时即可发挥强烈的佐剂效应.研究表明CpG DNA对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疫苗有较强的免疫佐剂效应,且使用剂量低,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44-1950
为研究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琼脂凝胶扩散沉淀(AGP)试验方法测试了TF分别与鸡新城疫(ND)病毒活疫苗、禽流感(AI)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活疫苗联合接种SPF鸡后抗体效价(log2x)动态变化(共4个试验组),同时运用ELISA法评估了所采用免疫程序(上述前3种疫苗与TF同时接种后第7天,进行上述第4种疫苗与TF的联合接种)对SPF鸡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的影响(试验组5),于接种上述第4种疫苗后的7,14,21,28,35,42d检测细胞因子,均设立对照组(上述禽疫苗单独接种)和空白组(非疫苗接种)。结果显示,接种后7,14,21,28,35,42d,试验组的ND血凝抑制(HI)、AI HI、IB HI和IBD琼脂扩散沉淀(AGP)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1~1.4,1.0~1.3,0.7~1.4,0.9~1.6;试验组的IL-2、IFN-γ和IL-4浓度分别于接种后7,14,21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组的IL-10浓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TF可增强NDV活疫苗、AIV灭活疫苗、IBV灭活疫苗和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聚肌胞(poly I:C,p IC)作为强干扰素诱生剂,在人类医学上被用作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已有的研究表明,聚合长度不同的p IC对哺乳动物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不同。为明确p IC的聚合长度是否会影响其对鸡的固有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低分子量p IC(0.3 kb~1 kb)和高分子量p IC(6 kb~8 kb)分别肌肉注射1月龄的SPF鸡,各设置2个p IC浓度梯度。在p IC作用后的6 h、12 h、24 h和36 h,分别采集EDTA抗凝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BL固有免疫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低和高分子量范围的p IC刺激SPF鸡后均可以迅速激活鸡体固有免疫应答,引起TLR3、MDA5、IFN-α、IFN-β、IFN-γ、IL-1β、IL-2、IL-6和IL-17等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上调。该结果与哺乳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截然不同,而与本实验室以多种鸡源细胞为模型的研究结果相似。10μg/kg(质量/体质量)的p IC即可以引起PBL固有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而且大部分基因在p IC刺激后6 h即达到转录峰值,表明p IC作为鸡用免疫增强剂的高效性。总之,本研究表明短链和长链p IC均可用作鸡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A(rSEA)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rSEA为免疫增强剂,制备成含有rSEA高(167 μg/0.5 mL)、低(16.7 μg/0.5 mL)两种剂量的AIV油乳剂灭活苗,分别免疫7d龄肉鸡,通过检测免疫鸡AIV HI抗体滴度及外周血CD4+/CD8+值评价其免疫效果.HI 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2周高剂量组HI抗体平均滴度为5.6 log2,低剂量组为4.2 log2,而无rSEA疫苗对照组为2.9 log2(p<0.01);同时在免疫后前4周,rSEA免疫组的HI抗体平均滴度及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肉鸡免疫高剂量rSEA的灭活苗后,其外周血CD4+百分含量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rSEA作为AIV灭活苗免疫增强剂,能够快速诱导较高的HI抗体滴度,同时也可增强细胞免疫反应,有效缩短免疫空白期,使肉鸡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8.
复合免疫增强剂对肉仔鸡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所选组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喷雾干燥得到的饲料添加剂,对肉鸡进行饲喂试验,并测定其免疫指标和观察鸡痘发病情况,结果为:接种新城疫疫苗后,鸡新城疫(ND)抗体阳性率和免疫指标(脾、法氏囊、胸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鸡痘发病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以女贞子为主的复合免疫增强剂可通过提高肉鸡的免疫力来提高其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口蹄疫O型和Asia 1型二价灭活疫苗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免疫副反应,本研究采用超滤技术对抗原进行浓缩纯化处理,制备浓缩抗原疫苗,通过测定制苗用病毒液LD50值和浓缩抗原疫苗内毒素含量,进行牛副反应试验,并与未浓缩的普通疫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制苗用 Asia 1/JSL06株和OS/99株病毒液经浓缩纯化处理后LD50值比常规处理LD50分别提高了1.0和1.25个滴度,内毒素值显著低于普通灭活苗内毒素值(p<0.01),接种本动物后未出现免疫副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滤技术浓缩纯化抗原可有效降低口蹄疫灭活苗免疫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防制牛病毒性腹泻(BVD),笔者用分离到的BVDVHN-1株和河南农业大学传染病实验室分离提纯的免疫增强剂——法氏囊囊素,研制出BVD囊素油乳剂灭活苗。在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保存期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初步应用该疫苗进行免疫试验,并和常规灭活苗及弱毒苗进行免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其物理性状合格、安全,保存期达到12个月。免疫后抗体水平均呈现一个逐渐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的过程,但囊素疫苗组P/N值在第60d已经达到3.30,而灭活苗组和弱毒苗组分别为3.08、3.12;在第300d,囊素疫苗组的P/N值为2.68,而弱毒苗组和灭活苗组分别下降到2.31、2.30,这说明BVD囊素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抗体产生快,且维持时间长,其免疫效果优于常规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