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秋繁是养好蜂的关键。进入秋季,日照时间变短,气温变得昼热夜凉,蜜蜂群势逐日下降,这些负面因素天天不断出现。一年养蜂在于秋,面对挑战,只要顺应蜜蜂生物学特性,以务实精神去抓秋繁,培育出强壮越冬蜂群,让蜂群安全度过寒冬。为此,一定要精心管理,抓好以下几点:一、合并蜂群以壮取胜秋繁的核心是突出一个"壮"字,以强群优势应对诸多不利因素。根据"开繁基数越大,繁蜂速度越快,效  相似文献   

2.
刘文信 《中国蜂业》2001,52(4):14-14
在养蜂实践中 ,人们往往重视春繁 ,忽视秋繁。岂知秋繁是明年春繁的基础。因此 ,秋季要培养一批优良的蜂王和健壮的适龄越冬蜂 ;防止盗蜂和治螨 ;贮备足够的优质的越冬饲料和一部分花粉 ;为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的养蜂生产打下基础。笔者根据辽西地区的气候及蜜源特点 ,把秋繁时间定为 8月下旬开始 ,9月下旬结束。一、培养优良的蜂王秋季培养的新王具有产卵力强、停卵晚、春季产卵早的优点。因此 ,应在秋季培养一批品质优良的蜂王 ,更换那些产卵力下降的老王。被换下来的老王 ,提 2框蜂组成双王群或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利用这批淘汰的蜂王在最…  相似文献   

3.
正秋季是一年养蜂的重中之重,是蜜蜂秋繁的关键,也是越冬蜂的准备期,下面我将20多年秋季养蜂经验分享给大家。一、抓紧秋繁工作初秋,正是荞麦、紫苏(又名荏)、桂花、各种菊花和许多山花盛开时期,每次取蜜不能取得过净,始终给蜂巢内足够的繁殖蜜,才能培育出大量强壮越冬蜂,为来年春繁早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养蜂生产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因为蜜蜂的秋繁工作关系到越冬蜂群的群势,而越冬蜂群的群势又是翌年春繁的基础,秋繁工作做好了,就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有了强壮的越冬蜂群,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年春季开繁群势就一定比较壮,春季用壮群开繁,再配合其它相应管理措施,春繁就能又快又好,从而用强群赶上第一个主要蜜源流蜜,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一度的秋繁即将开始,每年这个时候养蜂杂志都要刊登几篇关于秋繁的文章。虽然年年如此,还是不能引起一些人的重视,由于秋季疏于管理,蜂群出现秋衰、越冬困难、春繁迟缓的事例屡见不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气候规律性变化,规范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春发、夏长、秋敛、冬藏的行为,尤其是农业生产。蜂群的消长也遵循这一规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年的开始,春季繁蜂非常重要。只要到了春繁时间,每个养蜂人都会拿出看家本领,不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1,62(7)
秋繁是基础,春繁是继续。春季开繁要求强群,秋繁也需要强群繁殖。秋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越冬安全和来年春季养蜂生产。如何才能强群繁殖呢?笔者根据当地蜜源、气候和蜂种条件,将秋繁分成三个阶段,即蜂群恢复阶段、培育适龄越冬蜂阶段和保子阶段。  相似文献   

7.
<正>"秋繁"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全年最后一个秋季蜜粉源期为繁殖壮大蜂群,为蜂群安全越冬打好基础。秋繁的好,蜂群强,越冬成功率高,次年春繁群势基数高,"一秋管两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什么时间开始秋繁?按常规管理,秋繁时间为8月20日至9月15日秋繁结束,时间为近一个月,也就说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养蜂人要千方百计采取有利措施使蜂群发展到最大量。笔者发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但是"养蜂一年之际应在秋",因为蜂群秋强,越冬蜂才足,春繁蜂才多。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重秋"养蜂人从春到秋,各种蜂事,忙忙碌碌,历经数月,身心疲惫。秋季大多蜂场已无蜜可摇,无浆可取,不少养蜂者往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疏于秋繁管理。须知:此时只要有一着不慎,就会影响越冬蜂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1,62(7)
养蜂者把秋季作为一年养蜂的开始。秋季蜂群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繁育大量健康的越冬蜂,贮备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为来年春繁打好基础。我地秋繁在10~11月份,一般21-30天,为了能培育出量足、质优的越冬蜂,入秋后必须确保蜂群健康,加强蜂群饲养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养蜂人来说,春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秋天。养蜂人都知道,秋繁是为了来年春繁,为蜜蜂的快速繁殖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秋繁管理任务是促进蜂王多产卵,培育好适龄越冬蜂,喂好越冬饲料以及彻底治螨。我养蜂30多年,最多时两人管理280群蜂。一、秋繁蜂群管理1.育王养蜂养的就是王,选好蜂王是不能可马虎的。全年  相似文献   

11.
黄坚 《中国蜂业》2000,51(5):7-7
实践证明 ,秋季若不能繁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越冬适龄蜂 ,要搞好来年春繁 ,夺取全年丰收是比较困难的。而越冬蜂的多少 ,取决于秋繁的好坏 ,所以一个有经验的养蜂者总是把秋季繁殖作为一年工作的重点来抓。下面谈谈培育越冬适龄蜂既快又好的方法问题。一、如何提高繁殖效率蜂群秋季繁殖明显受时间限制 ,一到仲秋、深秋 ,气温逐渐下降 ,蜂王也就逐步缩小产卵圈 ,所以要赶在气温允许的时间内 ,采用多种方法 ,提高繁殖速度 ,增加越冬适龄蜂的数量。如何加快繁殖速度呢 ?措施之一 :及时培育新王 ,更替老 (劣 )王。这是提高产卵量 ,增加越冬蜂培…  相似文献   

12.
“防患于未然”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蜂不搞“防患”,或不重视“防患”,蜂群一旦染上了疾病,轻则蜂群受损,重则垮群垮场。此事屡见不鲜。“防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抓蜂群强壮养强群是“防患”之本。强群群体大,护卫能力、抗逆性能都强,所以它患病的概率就小。(1)抓好秋繁基础工程,中心任务是多培育越冬蜂。实践证明,秋繁时采取“双二群”“双三群”“双四群”的繁蜂方法,培育的越冬蜂能增多3~5成。这样方可达到强群越冬的目标,为来年春繁打好坚实基础。(2)把好春繁起步群势达标关。单王群4框足蜂,双…  相似文献   

13.
在长白山区,蜂群进入秋繁阶段后,外界的气候、蜜粉源不利于蜂群的繁殖。而大多数饲养中蜂的方式为定地饲养,更增加了蜂群秋繁的饲养难度。实践证明,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看蜂群繁殖的强弱就知道养蜂者的技术水平高低。同时秋季蜂群繁殖的强弱,还直接影响着蜂群越冬的安全,所以蜂群的秋繁管理至关重要,必须随着外界蜜源、气候的变化,科学调整蜂巢,因地制宜地进行奖励饲喂,更好发挥蜂王的产卵优势,防止蜂群病敌害的发生,使其繁殖出强壮的群势,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础,确保饲养中蜂的健康发展,才能提高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现将笔者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6,57(10):16-17
养蜂是一年之季在于秋,搞好秋繁工作,直接关系到越冬群势,而越冬蜂群的群势又是翌年春繁的基础,因此秋繁工作做得好,就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第二年春季用壮群开繁,再结合其它相应的春繁管理措施,春繁就能又快又好,越冬蜂群很快成为采集强群,从而用强群赶上春季第一个主要蜜源——油菜流蜜,一定能获得大丰收。所以,秋繁工作是全年蜂群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顾名思义,“秋繁”就是指蜂群的秋季繁殖。相较于秋繁,人们可能对“春繁”更加了解和熟悉一些,春繁是指蜂群经过越冬之后,随着气温回升向暖,蜂群开始恢复产子育虫,为采春蜜和分蜂打好基础,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蜂群春繁,已经有了一套相当成熟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云阳县白龙村社员黄全春,全家六人,承包土地6亩,以养蜂为主。八二年早春养蜂135群,采蜜蜂发展到300群,全年产蜜14842斤,仅蜂蜜一项收入11720元。总结黄全春养蜂的经验,四个字:“两繁、两改”。“两繁”:即春繁、秋繁。抓春繁,夺春蜜。早春,狠抓越冬蜂的更新和蜂群增殖两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办法:用稻草加强保温,趁春季防病治螨,加强奖励饲喂,快速繁殖。同时采收春蜜,做到蜂、蜜双丰收。抓“秋繁”,为越冬打基础。在  相似文献   

17.
田青芝 《蜜蜂杂志》2006,26(7):13-13
初秋已近,养蜂者务必抓紧繁殖越冬蜂。因为越冬群势强壮,蜂群越冬会安然无恙,来年春繁蜂群会继续壮大。从“处暑”到“寒露”,即从8月23日~10月8日,虽仅一个半月时间,但却是繁殖越冬适龄蜂的关键时期。因为从产卵到幼蜂羽化出房共需21天,即10月8日产的卵,必须等到10月29日才有幼蜂出房,此时离“立冬”还有七八天,在华北地区气温正面临着日趋下降,有时也会急剧下降,一旦寒流袭来,幼蜂将冻死箱外。所以养蜂者尤其是初学养蜂者务必抓紧繁殖越冬适龄蜂,否则时不再来。根据我几十年来养蜂的经验教训,我个人认为,秋繁应该这样安排:1换王换王,即取…  相似文献   

18.
<正>秋繁好坏直接关系着下一年的养蜂生产,然而秋繁的方式方法却又因环境条件及个人因素千差万别,就我个人观点,要想搞好秋繁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一、必要的基础群势蜂群的自然消长规律是春长秋衰,而秋繁与秋衰则是蜂群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在我地,同样的4脾蜂的基础蜂群,在春季可以繁育出强大的生产群,而在秋季却无法繁育出最基本的越冬群。据我个人经验,我地秋繁基础群势应不低于8脾  相似文献   

19.
养蜂生产中极为重视蜂群秋繁 ,因为秋繁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越冬和来年春季的养蜂成效。运用GN式蜂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中蜂哺育的人工调控 ,显著提高秋繁成功率。对于越夏状态不佳的蜂群 ,秋季亦是复壮好时机 ,通过继箱调控能使这些蜂群经秋繁更新 ,顺利复壮。1 秋繁初期管理此期管理主题是 :调整蜂群、蜂巢 ,为秋繁的全面展开准备一批哺育蜂。1 1 秋繁调整时间 通常选择在“处暑”前后进行。秋冬到来较早的地区和年份 ,可在“处暑”之前 ;秋冬到来较晚的地区和年份可在“处暑”之后 ;较为冷凉的地方可在“立秋”前后就开始。1 2 实…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6,(2):23-24
正高寒地区越冬时间长,寒冷,天气多变,若是上年秋繁管理不当和外界蜜粉源等造成秋繁前强后弱,越冬群势普遍不强。蜂群出窖时,群势强弱不均,春繁群势普遍下降,全场蜂群很难达到平均4框足蜂起繁。笔者深入本地养蜂户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上年秋繁造成的原因1.秋繁期外界蜜粉源欠缺,通过人工饲喂群势相对好一点,越冬群势能够保证在4~6框以上,占全场总数不足20%。2.秋繁期间受螨害影响适龄越冬蜂的培育,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