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南部县兴盛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首批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7年开始引进江浙地区桑树良繁技术,2018年成功繁育川桑系列优良品种桑苗20万株,2019年该社以建设高标准、快节奏、低成本、适应强的川桑良繁基地为目标,流转土地100余亩(6.67hm^2),建设蓄水池1口、渠系及作业便道1100m,建设穗母园30亩(2hm^2),实生桑育苗地10亩(0.67hm^2),良种桑苗圃60亩(4hm^2),生产川桑98-1、川桑826、白皮油桑、强桑1号等嫁接商品苗100万株。  相似文献   

2.
正西昌市蚕种场位于西昌市境内,距市区27km。这里日照充足,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是一处难得的蚕种生产宝地。种场建于1975年,1981年正式投产,占地40hm~2(600亩),其中自有投产桑园30hm~2(450亩)。拥有农业部统一设计的标准化蚕房4幢共4800m~2,普通蚕房3幢1200m~2,以及配套的镜检、催青、共育、浸酸、浴种、保种等设施、设备。原蚕基地村4个,对口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3.
王春雨 《四川蚕业》2019,(1):25-25,34
嘉陵区是全省20个蚕桑丝绸重点县(区)之一,2018年3月,中国蚕学会授予嘉陵区“中国桑茶之乡”,全区良桑面积达到5万亩(0.33万hm^2),茶桑面积近2万亩(0.13万hm^2),果桑面积1万亩(666.67hm^2),年发种2万张、产茧60万kg,年产桑果1000t。  相似文献   

4.
<正> 青神县汉阳蚕种场原是1960年建的国、社合办的蚕种场,1962年停产。1979年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大发展需要,由省财政拨款4万元进行维修,恢复制种。该场现有职工3人(其中技干1人),蚕房1200m~2,原蚕区收茧制种,有原蚕户100户,分布在2个乡5个村11个社,户平养蚕1张,有成片桑园130多亩,原蚕户  相似文献   

5.
我场现有干部8人,固定工21人,临时工19人,土地103亩,其中桑园48亩(更新老桑7亩不计),柑橙40亩,鱼塘15亩.今年计划制桑蚕种2.3万张,产柑橙6万公斤,产塘鱼2300公斤,收入15万元.到5月底止,巳养原蚕4批,504克,产健蛹1109.8公斤,(种茧1408.8公斤),制种7299张,平均公斤蛹制种6.58张,公斤茧制种5.18张,去年同期饲养原蚕644克,产健蛹1479.2公斤(种茧1715.4公斤),制种7684张,平均公斤蛹制种6.0张,公斤茧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7,(3):38-40
<正>西昌市蚕种场地处攀西地区的西昌平原,蚕种场现有自有桑园近500亩,标准化制种蚕房4800m~2,专用小蚕共育室600多m~2,专用冷库100m~2,原蚕基地有4个村共450户养蚕户,年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40多万张,全部原蚕区收茧制种。蚕种是蚕桑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蚕种生产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蚕种生产一旦出现风险,就会影响蚕  相似文献   

7.
蚕桑产业是武胜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是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县现有桑园1.8万亩(1200hm^2),小蚕共育室0.71万m^2、养蚕大棚13.7万m^2、省力化蚕台27.5万m^2,累计推广纸板方格蔟250万片,桑园间套作7000余亩(466.67hm^2),种植桑枝食用菌5万余袋。  相似文献   

8.
我场黄洞原蚕点是去年种桑今年开始养蚕(秋繁开始养原蚕)的新原蚕点。黄洞管理区属深山林区,气候凉爽、日夜温差较大,夏天晚上都要盖棉被,因此对养好夏秋蚕非常有利。全管理区有九个自然村,216户人家、2048人、有耕地1026亩,已种桑300亩,其中去年冬种植今年已投产的70亩。  相似文献   

9.
《蚕学通讯》2009,(1):F0002-F0002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0.
我省现有37个蚕种场,分布在5个地区、15个县,其中国营专业蚕种场23个,国营原蚕区种场9个,社队办场5个。共有职工2635人,其中技术干部249人,桑园面积专业场10356亩,原蚕生产队9,003亩。春期蚕种生产能力180万张(其中原蚕区占45%,社队场占10%)。解放后,我省蚕种生产发展较快,解放初,60%蚕种靠外省供应,经过全省蚕种战  相似文献   

11.
《蚕学通讯》2011,(3):F0003-F0003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2.
《蚕学通讯》2011,(2):F0003-F0003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遵义市新蒲镇,距“中国辣椒城”虾子15km。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辣椒研究所,并称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3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全所占地面积600hm^2。是西南大学蚕桑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基地、贵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蚕业》2015,(1):3
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也是四川省4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磐安县野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规模土鸡生态养殖为主业,以原商业企业下岗职工为主入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从2003年初开始,公司在位于新渥镇麻车下村1km外的“野坑”大山坳,创建了颇具规模、占山地约133hm^2(2000余亩),其中约:100hm^2(1500余亩)为荒山,还有多口山塘的野坑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基地所处海拔较高,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源和居民生活污染源,符合无公害生态土鸡放养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家住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一组的苏呷色日,现有桑园91亩(6.07hm^2),其中自有桑园41亩(2.73hm^2),流转桑园50亩(3.33hm^2)。2018年养蚕87张,产茧4800kg,售茧收入25.8万元,通过栽桑养蚕,苏呷色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冕宁县友林蚕桑家庭农场位于该县沙坝镇,现有“6215”标准桑园12hm^2(180亩),标准小蚕共育室120m^2,简易大蚕棚2750m^2,省力化蚕台10500m2,贮桑室200m^2,工具房100m^2,总投资160余万元。2018年全年养蚕320张,单产56.8kg,产茧18200kg,售茧收入达94.8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速推进蚕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水平,实现蚕业跨越式发展,我市于2002年成立蚕业产业园区。园区辖高明、搬经、常青3个行政镇,农业人口14.45万人,农田面积10.48万亩(1亩≈667m^2,下同),农业产值4.06亿,其中桑田面积3.92万亩,桑田面积中,去冬今春新栽、更新1.18万亩。  相似文献   

18.
《蚕桑通报》2013,(2):3
<正>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湖城东部新区毗山脚下。成立于2004年6月;是由原湖州(嘉兴地区)蚕桑科学研究所、原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资源整合重组新建而成,院本部和蚕科研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科学试验示范基地总占地460余亩.办公、科研、生产等各类用房2.2万平方米。拥有蛋白双向电泳系统、显微注射系统等仪器设备30多台(套)。全院有高级科技人员12人、中级职称2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人.  相似文献   

19.
狠抓蚕种生产管理争创名牌蚕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2,39(4):28-32
20 0 1年以前 ,我蚕业总站原蚕点大多分布在离本站较远的桂平、宁明、宜州、贵港等地 ,由于路途远、蚕种生产管理不到位 ,原蚕制种产量、质量在较低水平徘徊。随着近几年来的蚕业生产大发展 ,蚕种需求量巨增 ,我总站承担着占全区总量 1 0 %以上的生产任务 ,给我站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迫使我站必须重新考虑原蚕基地的合理布局。 2 0 0 1年开始全部转移到本站附近 ,到现在为止已建立了 6 0 0多亩高产稳产的原蚕基地 ,年可生产优质蚕种 2 0万张。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上主要狠抓了以下几个关键 :大力加大原蚕区投入和基础建设 ;积极推广新技…  相似文献   

20.
淮安市原蚕基地建设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原蚕基地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筛选、调整和巩固,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健康发展之年。回顾我市原蚕基地建设,是在蚕种生产跟不上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下,在省蚕种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下,通过引进外地蚕种生产技术、设备,采取蚕种场和原蚕点相结合的蚕种生产模式的现实情况下,完善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市原蚕区主要分布在洪泽县的1个村和淮阴区的5个村,已承担起全省十分之一的蚕种生产任务,其中洪泽县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低毒、优质原蚕生产基地。1原蚕基地建设回顾1.1原蚕生产基本情况我市原蚕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