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榆举肢透翅蛾是导致榆树间接死亡的钻蛀性害早。在兰州地区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虫道越冬,老熟幼虫在丝质茧内化蛹,5月中,下旬-7月焉旬或8月上旬为蛹发生期,6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8月下旬为卵发生期,7月上旬始见初孵幼虫,10月上旬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2.
竹箩舟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箩舟蛾是竹子的重要食叶害虫,分布于我国南方产竹各省,在浙江省1a3~4代,均以蛹于土表下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中旬。幼虫危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中旬~10月上旬,以第3代蛹越冬者幼虫可延至10月下旬,第4代为10月中旬、11月下旬。第3代幼虫各龄食叶量分别为1.57、7.73、16.36、57.02、579.78cm^2,幼虫期共取食竹叶662.46cm^2。雌性幼虫期食叶量比雄性多12%~15%,每头成虫产卵量为161~286粒。天敌有赤眼蜂、黑卵峰、姬蜂、寄蝇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华竹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竹毒蛾是毛竹的食叶害虫,在安福武功山区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竹杆上的地面灌木杂草叶背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产卵。1、2、3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中旬-10月中旬。以第2代发生整齐且危害最烈。在幼虫1-3龄期用DDVP插和烟雾剂进行熏杀,效果可达80%,蛹期寄生虫较多,可利用于防治。  相似文献   

4.
沙棘蛀士害虫柳蝙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金有  王春艳 《沙棘》1998,11(4):25-27
柳蝙蛾是一种新的沙棘蚊干害虫,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一般2年发生1代,少数1年发生1代,以孵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从4月下旬开始危害至7月下旬;越冬卵孵化后,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始钻蛀危害至10月,然后以幼虫在树干基部越冬。采用20%的速灭杀丁乳油,80%敌敌畏乳油,在幼虫钻蛀前进行地面喷药防治,结合虫道“注液法”防治,防效可达93.3%-100.0%。  相似文献   

5.
灰胸突鳃金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灰胸突鳃金龟在白龙江林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40cm以下的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上升危害,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在育苗地进行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为4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萧氏松茎象是严重蛀食国外松主干基部皮层的新害虫。该在江西吉安等地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出忌化孔活动,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开始孵化为幼虫,当年12月上旬幼虫越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复苏,8月中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开始羽经为成虫并在蛹室内越冬。  相似文献   

7.
漆树缀叶螟在贵州省分布广泛,危害较重,主要危害漆树,其次还危害核桃、盐肤木、黄连木、马桑等。该虫在贵州省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化肾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卵孵化盛期。6~9月为幼虫危害期。文章对该虫中贵州的分布与寄主、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较详细报道,并提出了诱杀成虫、人工挖茧、剪除巢网及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榆斑蛾系单食性害虫。幼虫暴食榆树叶片,在兰州曾一度成灾。作者对其虫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兰州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各虫态的发生期: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6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蛹8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幼虫共分8龄,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茧蛹越冬。经数种药剂进行杀卵、杀幼虫、杀成虫的试验、示范,以1:1000倍的2.5%澳氰菊酯乳剂或40%水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468头和2674头。整个幼虫期平均捕食蜡虫20943头,成虫期10000余头。危害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每头瓢虫一生可造成1384g的蜡花损失。一株2~3年生女贞树平均损失蜡花11043g,损失率为2653%。  相似文献   

10.
异耦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东林区首次发现异耦阿扁叶蜂危害马尾松。该虫一年发生一代。7月中旬以老熟幼虫下树入土作室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卵孵化。幼虫5至7龄。该虫幼虫期可被蜘蛛、蚂蚁取食和白僵菌感染。经试验多效杀虫灵、森保Ⅰ号、有机磷及拟除虫...  相似文献   

11.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绒蚧,主要危害紫薇、石榴,是城市园林观赏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虫及若虫危害紫薇的嫩枝,受害轻者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上布满虫体刺吸植物汁液,并导致煤污病,造成紫薇黄叶、落叶,枝条干枯。近几年,紫薇绒蚧在我区紫薇树上发生严重。据调查,一般株害率在60%~70%,严重的株害率达100%,极大的影响了紫薇树的生长及观赏价值。一、发生规律紫薇绒蚧在本地1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幼虫在紫薇枝条皮缝皮下或空蜡囊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越冬若虫开始取食发育,4月中旬雌雄明显分化,4月底5月初雄虫羽化,交尾后死亡,5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进入产卵盛期,卵期5~7天,6月上旬为卵孵盛期。若虫孵化后,在枝干树皮缝隙及不光滑的部位定居,7~8天后进入2龄期,2龄若虫在枝干上寻找幼嫩部位定居。7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8月上中旬进入2代若虫孵化盛期,10月下旬以2龄若虫越冬。二、防治措施紫薇绒蚧成虫有蜡质分泌物,药剂防治效果差。因此,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间,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加强检疫,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疫,防止紫薇绒蚧蔓延。二是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带虫枝条,消灭越冬虫源。三是在紫薇树发芽...  相似文献   

12.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 bijugus 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64.8头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延边地区舞毒蛾的生活史及幼虫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舞毒蛾在延边地区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卵内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杨树将要萌芽时幼虫开始孵化出壳。幼虫孵化始盛期为5月中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末期为6月上旬;幼虫在7月上旬开始老熟化蛹,化蛹始盛期为7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下旬,末期为8月上旬;成虫在7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始盛期为7月下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为8月底至9月初;产卵始盛期在7月中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在8月底至9月初;卵在8月底开始发育成较为完全的幼虫胚胎,随之进入滞育状态。根据舞毒蛾幼虫孵化率与日均温值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_1=12.074 2X_1-139.190 8来测报舞毒蛾幼虫的当日孵化率,并进行了回测验证。  相似文献   

14.
花椒跳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跳甲Podagricomelashirahatai(Chajo)在河南林州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土,5月下旬产卵,6月上旬第1代幼虫开始危害,危害期13一20天。9月中旬出现第2代幼虫,10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取食10一15天,于10月中下旬开始入土越冬。化学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用溴氰菊酯、杀灭菊酯、水胺硫磷喷雾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94~1998年研究表明,双棘长蠹是石家庄市的一个新害虫,仅危害国槐细枝干,1年发生1代,每代有4个虫态。成虫期近10个月,卵期5~8d,幼虫期30~40d,蛹期7d左右。4月中旬~5月上旬是成虫产卵、蛀食危害盛期,10月上旬~11月中旬新成虫开始迁移、蛀食危害、越冬。幼虫、新成虫具有群居和固守的习性。依据这些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加强检疫、清理受害枝以消灭越冬成虫、幼虫、新成虫的无公害新防治策略,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昆嵛山腮扁叶蜂Cephalcia kunyushanica Xiao 1983年首次发现于烟台市俞山林场,在烟台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做土室越夏越冬,翌年5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6月上旬幼虫孵化,危害红松、赤松等,8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17.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 deqingensis 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18.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deqingensis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19.
栗新链蚧在江苏徐州1年发生2代。第1代卵4月下旬孵化,5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第2代7月中旬进入盛孵期。第1代孵化期长达40余天,有较为明显的盛孵峰期,世代重叠现象突出。第1代孵化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和2.5%敌杀死乳油5000倍的混剂喷洒一次,虫口减退率达98%以上。越冬成虫恢复取食后用久效磷水剂1次注射,可取得90%以上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梦尼夜蛾是阔叶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通过野外观察,结合室内饲养,对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进行了研究。梦尼夜蛾在阿尔山林区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盛期为4月27日~5月2日,4月末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为5月10日,卵孵化始见期为5月16日,孵化盛期5月25日,6月2日孵化结束。幼虫共5龄,幼虫期与气温有关。幼虫危害始盛期为6月中旬,危害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化蛹,幼虫化蛹始见期为7月上旬,盛期为7月中旬。蛹期最长,从7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时长约为9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