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市城口县2002年茶毛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毛虫 (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又名茶毒蛾、茶黄毒蛾、茶斑毒蛾 ,俗称毛辣虫、茶辣虫、毒毛虫等 ,属鳞翅目、毒蛾科 ,是茶区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咬食茶树叶片 ,造成损失。危害严重时可将茶树的嫩枝、花蕾、幼果咬食吃尽 ,仅留秃枝 ,远看似枯树 ,不仅严重摧残茶树树势 ,导致当年无收 ,而且影响第 2年的树势和产量。同时由于其幼虫体外密布毒毛 ,触及人体皮肤后能引起红肿、奇痒 ,从而严重影响茶叶的采摘、茶园及间套作物的耕作管理 ,给茶叶的生产和农民的增种增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城口县茶…  相似文献   

2.
天王星防治茶黑毒蛾效果好朱俊庆(浙江省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杭州311115)茶黑毒蛾即茶茸毒蛾(DasychirabaibaranaMat-sumura),是我国茶区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自80年代以来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害日趋严重,成为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茶黑毒蛾 (DasychirabaibaranaMatsumura)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从 80年代开始在安徽、浙江等局部地区猖獗为害 ,经济损失严重 ,对茶叶生产威胁较大。为此 ,我们对该虫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应用 ,现将其防治技术报道如下 :1 )农业防治。①清除杂草。在杂草丛生的茶园中 ,茶黑毒蛾成虫喜欢将卵产在杂草上 ,杂草上的卵量占总卵量的 73 .52 %,在成虫高峰后及时清除茶园中的杂草深埋入土 ,或集中堆放 ,在卵近孵化时草堆表面喷洒杀虫剂 ,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②改造树冠。茶黑毒蛾喜欢生活在茶树高大、荫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试管法研究了茶毒蛾黑卵蜂Telenomus euproctidois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茶毒蛾黑卵蜂对寄主茶毒蛾Euproctis peseudoconspersa卵的寄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其搜寻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抛物线方程来描述,即y=-8.8713+0.7695x-0.0138x^2,而处理速率与温度则呈线性相关,即y=-14.0468+1.  相似文献   

5.
小绿叶蝉 [Empoascaflavescens (Fabricius) ],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 ,消耗其养分和水分 ,被害芽梢生长受阻 ,新芽不发 ,为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 ,无茶可采 ,以后各茶季抽出的芽头瘦小 ,新梢细短 ,叶小而肥厚 ,从而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1 发生特点小绿叶蝉在闽北 1a发生 1 0~ 1 1代 ,以成虫在茶树上或冬作物 (豆类 )、杂草上越冬。翌年早春当气温超过 1 0℃时成虫开始取食 ,补充营养 ,并开始孕卵 ,3月中、下旬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秋末冬初茶树芽梢停止生长 ,成虫也停止…  相似文献   

6.
茶毛虫(Eupraoctis pseudoconspersa)、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和茶尺蠖(Ecfropis obiliqua hypulina)严重危害茶树。茶毛虫细菌性软化病病菌对茶黑毒蛾、茶尺蠖致病感染尚未见报道。 1987年6月下旬,在铜仁地区茶场三队茶园发现茶毛虫细菌性软化病(简称软化病),用该病菌接种茶毛虫、茶黑毒蛾及茶尺蠖,可以感染致病,有效地控制了虫害。两年试验表明,其感病历期与青虫菌接近,历期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7.
2013—2015年对贵州省湄潭县茶树有害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在茶树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有44种;其中侵染性病害13种,虫害5个目18个科29种,螨类1个目2个科2种。在茶树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病虫有16种,即茶饼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茶轮斑病、茶云纹枯病、茶苗根结线虫病、茶煤污病、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铜绿丽金龟、茶毒蛾、茶尺蠖、黑粉刺虱、茶蓑蛾和茶黄螨等。  相似文献   

8.
歙县部分茶园黑毒蛾暴发成灾许家宏(安徽歙县植保站,245200)茶叶是歙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其产量居全国首位。1993年9月下旬该县的璜田、璜蔚、长陔、长标四个山区乡的茶园暴发黑毒蛾,(DasychirabaibaranaMatsumcura)又名茶茸...  相似文献   

9.
茶毛虫,又名茶毒蛾 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 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江西、宜春、万载、铜鼓等县的油茶和茶叶树,每年都有发生,繁殖力强,食量大,以幼虫咀食叶片、嫩梢、茎皮和幼果。危害轻的影响当年产量,严重时使茶树变成光杆,甚至枯死。  相似文献   

10.
茶褐蓑蛾(MahasenacolonaSonan)属鳞翅目蓑蛾科,主要危害茶树,亦可危害榆树、杏树、剌槐、杨树、葡萄等其它树木。该虫在山东省临沂市的河东、兰山、临沐、莒南及日照市的东港区、莒县等地发生普遍。在茶树上危害,主要取食叶片,及茶枝上的表皮、...  相似文献   

11.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strand 又名茶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1979—1981年我县茶毛虫发生面积为3177—9020亩,严重的达426—2265亩。为了摸索其发生规律,控制为害,1979—1981年,我站对其生物学特性、猖厥条件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茶毒蛾又名茶毛虫、茶黄毒蛾。主要为害茶树,也为害油茶、梧桐、椿树等。主要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以前从未在关中东部香椿树上造成严重损失。1998~2000年在华县、渭南塬区香椿树上普遍发现茶毒蛾幼虫为害叶片,且年趋严重,整枝、整树被食,剩下枝干。据初步观察,关中东部椿树的茶毒蛾为第二代幼虫。幼虫具有群居性,三龄后群集上部枝叶间,食叶成缺刻,五、六龄食量最大,进入暴食期,8~9月间进入为害高峰期。防治方法:①清除枯枝落叶,可消灭部分蛹;②4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于晚上7~11时点灯诱杀成虫;③在幼虫三龄以前,可…  相似文献   

13.
芦毒蛾在稻田暴发问才干,陈海新(江苏高邮市植保站,225600)芦毒蛾Laeliacoenosa(Hubner)又名素毒蛾,幼虫主要取食芦苇和荻的叶片。1993年芦毒蛾在水稻田暴发,为我市历史罕见。全市共计发生面积60多万亩,以近芦荡地区发生较重。1...  相似文献   

14.
唐承成 《植物医生》2011,24(3):29-29
茶毛虫(又名茶毒蛾)和茶蓑蛾是普定县茶区以幼虫取食茶树成叶的重要害虫。以老茶园受害重,常啃食叶片,形成为害中心或整丛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自2006年调查至今,每年老茶园内茶毛虫平均每百丛卵块为7.8~13.9个;茶蓑蛾平均每百丛幼虫337~522头,均超过防治指标。1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5.
茶毒蛾步甲的成、幼虫是茶毒蛾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一年两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雌成虫寿命246—540天。一头幼虫一生能捕食3—6龄的茶毒幼虫33.2头,一头成虫在茶毒蛾一个世代中可捕食959头茶毒蛾幼虫。成虫在活动期能忍受饥饿55天,幼虫有相互残食习性。  相似文献   

16.
芦毒蛾(Laeliacoenosa)是江苏海涂芦苇上发生的最主要害虫。作者在研究其发生规律的过程中,发现该虫卵有黑卵蜂寄生。芦毒蛾黑卵蜂(TelenomuslaeliaWuetHuang),属膜翅目、细蜂总科、缘腹细蜂科,是江苏省新纪录种。本文为19...  相似文献   

17.
2010-2012年对云南省普洱市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的发生规律开展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黑毒蛾在云南普洱市一年发生5代,6-10月为茶黑毒蛾幼虫的发生高峰期,3-4代为主害代。茶黑毒蛾幼虫历期以第1代最长,平均33-34 d,其次是第5代,平均为26 d。第2、3、4代幼虫历期为20-21 d。7-9月为茶黑毒蛾成虫的主要发生期。此外,研究发现,根据茶园茶黑毒蛾的发蛾高峰日,采用历期法预测防治时期基本可行,可按照预测的时间进行防治或适当提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茶树蛇眼蚧[(Pseudaonidiaduplex(Cockerell)]又名樟盾蚧、樟圆蚧、樟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害虫。该虫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山茶、柑橘、苹果、桃、梨、柿、樟树、茉莉等多种植物。该虫已传入马边多年,1998年始见成团为害,1999年在马边烟峰茶场暴发成灾,造成茶树叶片大量脱落、茶芽不发、枝干枯死,10hm2多茶园毁坏过半,减产减收六成以上,已上升成为茶树害虫的主要虫种。为探索蛇眼蚧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参加了县植保植检站在烟峰茶场的定点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发生规律茶树…  相似文献   

19.
昆虫杆状病毒增效蛋白(enhancin)也称病毒增效因子(viralenhancingfactor,VEF),是由某些杆状病毒基因编码具有促进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感染的一类金属蛋白酶[1],具酯酶活性[2]。增效因子在颗粒体病毒、昆虫痘病毒[3]及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ymantriadisparMNPV)[4]均有发现。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Trichoplusianigranulosisvirus,TnGV)VEF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  相似文献   

20.
茶翅蝽和麻皮蝽的防治技术李钦存程爱英王红森张卫勇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农技站456487)滑县四间房乡林技术站茶翅蝽(Halyomorphapicus(Fabricius))和麻皮蝽(Erthesinafulo(Thunberg)是豫北地区为害桃、杏等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