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冠果树种类型的划分及优良高产单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文冠果的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采用不同的标准对文冠果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其可孕花比例、结实性状、种子千粒质量和历年丰产性等性状特点,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县和察布查尔县林场的文冠果结果大树进行了优良高产单株的筛选.结果表明:按文冠果花结构类型(雄花、长短花丝两性花、短花丝两性花)和结实特性(结实、不结实)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结实情况的调查与产量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北方各地大规模开展生物柴油树种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却又不了解文冠果结实和产量情况的现状,分别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吉林通辽等地对不同树龄文冠果单株结实情况或产量及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并对良种化和集约经营条件下不同树龄和栽植密度的文冠果的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仁产量、产油量、产值进行了测定与评估.结果表明:口前各...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文冠果优良单株选择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引进的24个文冠果种源为材料,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对文冠果生长结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种源中,生长指标地径变异系数最大(21.9%),叶长变异系数最小(13.1%),结实性状中总果数变异最大(74.3%),种子纵径变异最小(14.3%)。单株产量与总果数、干果质量、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鲜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小叶数呈显著正相关(P <0.05)。在主成分分析中,共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05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参试的24个种源分为5类。第1类为G-9种源,属于产量最高等级;第2类为坤156种源,处于较高产量水平;第3类为Q-2等种源,处于中等产量等级;第4类为G-23和建2种源,位于较低产量水平;第5类为BD-7等种源,位于最低产量水平。24个文冠果种源中以产量水平最低的第5类居多,产量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170个红松无性系生长及结实性状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红松无性系营建坚果用材林。[方法]以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17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38年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单株出籽量、千粒质量、球果鲜质量和发芽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芽率外(P=0.280),无性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57%~66.09%;除发芽率外(0.07),各性状重复力均超过0.45;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680r0.975);除发芽率外,各结实性状间也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411r0.996);结合生长和结实性状看,胸径和单株材积与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及单株出籽量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0.201r0.227)。利用生长性状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以10%的入选率,初选出17个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单株材积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9.42%和32.20%;根据结实性状对无性系进行评价,初选出的17个无性系千粒质量和单株出籽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19%~142.99%;结合生长和结实性状对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初选的17个无性系各指标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2.23%~137.44%。[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利用生长性状、结实性状及生长与结实相结分别初选出适用于不同育种目标的17个优良无性系,其中无性系138均被选出,表明该无性系生长及结实均较优良。  相似文献   

5.
<正> 文冠果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单位面积产量低。据分析,在目前栽培的文冠果群体中有1/3的丰产母树(占总产量的3/4左右);有1/3的平产母树(占总产量的1/5左右);其余1/3不结实或结实很少。所以从现有母树中选择优良单株,经过后代测定培育出丰产优质品种,是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74年开始进行文冠果的选优工作,6年来通过初选、筛选和决选,最后选出1株丰产优质单株,即内林53号。选择标准及其优良性状如下: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果实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文冠果果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内44株文冠果果实的1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调查区内文冠果人工种群的变异情况。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差异都极显著,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幅度。其中,单株结果量和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大于76%),其次是单果质量、单果种质量和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约30%),再次是单果出种数和果柄长度(变异系数大于20%),而种子长、种子宽、种形比和心室数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低于10%),种仁出油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6.13%);单株间丰产性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人工种群果实不同性状的相关性不一样并差异显著,其中果长、果宽、果质量、种质量、仁质量、种子长、出种数、出种率、千粒质量和果柄粗的相关性强,与多个性状呈显著相关,而果形比、出仁率、结果量和种子产量与个别性状呈显著相关,果实心室数和果柄长相关性最弱,与所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黑杨树冠雌花分布与少絮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洲黑杨种内杂交得到的29个后代雌株为材料,对杨絮的空间分布、杨絮量、结实量、生长量等相关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杨絮的影响因素,并筛选杨树少絮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杨絮主要集中于树冠的集花区,花枝数、果序数、杨絮量及种子量在冠层中的分布均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单株杨絮量与单株花枝数及平均冠幅呈极显著相关,与平均胸径、集花区长、单果序种子数、单株果序数、单株种子数呈显著相关;与树高及枝下高不相关。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各性状在杂交子代中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且大都属于高水平重复力,且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从调查的8个相关性状中选出可代表杨絮量、集花区、单果序结实量等相关指标的3个主成分,代表了8个调查性状信息总量的75.487%。最后,依据主成分得分及相关性状综合评选出了92、121和260三个少絮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文冠果种子产量低,这是制约其大力开发与利用的瓶颈。为给文冠果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文冠果资源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的160株文冠果单株的种子质量、结果个数、果实质量等21个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60株文冠果单株各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单株结果个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2.98%;叶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7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种子质量与树高、地径、冠幅、果实纵径、种子长、单果种子质量、单株结果个数、单株果实质量、百果质量、百粒种子质量、叶长、叶宽、叶面积、果皮厚度、单果种子粒数及种子宽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21个性状指标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即单果产量、单株产量、果实产量、叶形、种形、果形、树形这7个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74.693%;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在育种中可选择单果种子质量大、单株结果个数多、单株果实质量大、叶长、种子长、果纵径长、冠幅大的单株作为优良高产植株。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保花保果几项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由野生到人工栽培历史不长。还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所以在栽培中单株结实量差别很大,落花落果很严重,单位面积产量偏低,为此,我所自71年起在林业局和科技部门领导下,进行了文冠果保花保果措施的研究,初步取得一些成果,为适应文冠果发展需要,现把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初步结果整理汇报如下:一、落花落果原因文冠果落花落果据我所初步观察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落花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50个‘凤丹’单株为材料,对其生长及结实性状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间‘凤丹’生长、结实性状间变异丰富,选择潜力大,分枝数、单株产量及荚果数为变异程度较高的指标;单株产量与荚果数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r=0.776~(**)),荚果数可作为‘凤丹’产量的预测指标;以平均单株产量()加2倍标准差(2s)作为高产‘凤丹’的选择标准,入选率4%。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湿地松种子园的产量,以荆门市彭场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状况和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性,并筛选出高结实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冠幅、球果长度、球果直径、球果径高、单株球果总产量和单个鲜果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sg<0.01),而单果出种量的差异不显著(sg=0.366);选出排名前3位的高结实无性系,结实量较均值提高了2倍多;根据差异分析的结论,为现阶段优良无性系初步筛选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东川、元江和元阳3个干热河谷居群的牛角瓜结实等特征。结果表明,1元阳居群的牛角瓜单株结实量、单位冠幅结实量和单枝结实量最高,分别为102.4个/株、35.1个/m2和34.6个/枝,且3个居群间这3个指标差异极显著;2居群内单株、单位冠幅和单枝结实量3个指标差异极显著;3各居群的单株结实量与单枝结实量、单位冠幅结实量和分枝相关性状间呈线性相关。元阳是牛角瓜人工栽培的首选区域,通过对结实量大的优良单株进行选育,可极大地提高其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3.
引入沙棘优良品种的自然授粉种子开展实生选种试验,通过对实生树生长发育、结实性、适应性、经济性状及丰产性等调查分析,陆续选出27个优良单株。部分单株综合性状接近或超过俄罗斯推广品种楚伊和巨人沙棘。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种子及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Bunge)的种子形态特征及在山东省安丘地区苗期性状差异,了解文冠果不同种源变异特征,为文冠果在山东安丘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新疆、陕西等地的27个种源的文冠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在山东省安丘市开展种源试验。[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这些差异可以稳定遗传(遗传力均大于0.9);苗期苗高与种源地降水、年均气温及地径与降水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与种源地纬度、年均日照及地径与年均日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种子宽、种皮厚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文冠果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受较强遗传控制;文冠果苗期性状变异主要受降水、年均气温、年均日照3个环境主导因子的影响,种子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的影响。综合种源苗期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山东东营、山东安丘、内蒙古库伦、辽宁关山和辽宁海城5个适合安丘地区育苗的速生种源。  相似文献   

15.
文冠果室内嫁接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冠果的栽培,大多数地区长期沿用实生繁殖,在自然授粉的情况下,形成很多优劣不齐的杂合体,单株间产量悬殊,不但产量低,品质也差。因此加速实现良种化是文冠果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嫁接繁殖是实现文冠果良种化、品种化的主要技术措施。通过嫁接繁殖,可以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文冠果优良类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房山窦店9年生文冠果人工林为试验材料,以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长性状等为目标性状,开展以生态能源林为目标的优良类型选择。以植株花、果实等变异中较稳定的、容易识别的性状作为分类的依据,将文冠果初步划分为结实型和观花型2类。结实型主要是单瓣白花型。根据果实形状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小球果型、大球果型、圆柱果型、三棱果型、扁球果型、桃形果型、倒卵果型7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文冠果结实型优良类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是小球果型综合性状最佳,是选优和推广优良类型,大球果型、圆柱果型次之。  相似文献   

17.
<正> 油茶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群自然杂交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这些性状与产量有什么关系,哪些性状对产量影响较大? 我们利用在全省油茶选优中,决选出的连续三年以上稳产的120余棵单株(单株产量不一定很高),在排除气候和立地条件等外因影响的情况下,对其原始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找出影响产量的表型性状,以及它们的主从关系,以期在丰产栽培和良种选育时,有目的培育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贵州省惠水分布的清香木姜子进行了优良单株选择,从33株表型优良的单株中筛选出23株进行果实及含油率测定,平均树龄6a以上;分布类型主要为散生生长天然林,平均树高4.27m,平均冠幅8.84m,平均单株结实量276.48g,平均含油率3.72%。对采集的果实进行了各性状检测和分析,确定了优树选择指标,并初步选择出18株表型优良和含油率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结实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17个产地红松结实与生长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松幼林结实与生长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辽宁产地的林分结实量以及结实株率最高,红松单株结实差异同样明显,而红松结实量大,并未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初步筛选出具有较强结实性的34个优良单株,以此作为材料,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在辽宁省东部山区发展红松无性系果林。  相似文献   

20.
山桐子是四川优良乡土木本油料树种,开展实生人工林生长和果实性状研究,为下一步开展人工林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川中丘陵区5年生实生人工林生长和果实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间产量变幅为2.59~26.75 kg,果实百粒重变幅为20.13~63.92 g,初选25个单株生长性状和果实表型性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生长性状和果实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序重与果柄粗度有显著正相关;树高、胸径和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枝盘轮数和总的枝条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果序长、果序重和每串果序果实净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山桐子人工林单株间生长和结实性状差异显著,选择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