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贮藏温度、真空与常压以及化冻方式对黄藤花粉低温贮藏后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天数增加,黄藤花粉生活力下降;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生活力下降越缓慢;常温、0、-5、-20℃下真空贮藏比常压贮藏效果好,但-30℃和-40℃条件下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40℃水浴化冻与室温下缓慢复苏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奇花露霜’、‘桃花飞雪’、‘杨妃出浴’切花芍药为试材,1~4℃冷库贮藏,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对切花芍药观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以期为芍药低温贮藏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切花芍药的开花率降低,瓶插寿命减少,感病率提高,鲜重损失率增长,芍药花瓣中电导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不同包装量对青皮核桃(Juglans regia L.)在冷藏期间贮藏效果的影响,采用PE40袋以5 kg(G1)、7.5 kg(G2)、10 kg(G3)的3种包装容量方式,预冷后密封包装贮藏于(0±1)℃条件下,以清香青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期中贮藏品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以G1的表现为最好,其腐烂率、褐变指数等发生较晚,且变化缓慢,无二氧化碳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方式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式对桃果实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采后果实有机酸是一个先迅速下降,然后逐步回升再逐渐下降的过程,在贮藏20 d左右,糖含量最大,而有机酸含量却最低;贮藏20 d后,糖含量急速下降,而有机酸含量却缓慢回升,在贮藏30 d后,CA和CA+C2H4处理桃果实有机酸含量显著地高于MA处理果实,达到了较高品质的贮藏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包装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025 mm PE包装和硅窗膜包装的澳李14果实在冷藏中能通过自发气调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尽管各种包装的果实固酸比一般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硬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都显著低于CK。贮藏到25 d时,各处理组合果实固酸比较CK低78.0%~96.6%;贮藏末期,各处理组合果实的腐烂率比CK低28.2%~69.5%。其中,在冷藏中,硅窗膜包装效果并不如0.025 mm PE的包装。  相似文献   

6.
种子的发芽率除受树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影响外 ,还受贮藏条件 (温度、温度、通气状况 )和贮藏年限的影响 ,贮藏期间种子的含水量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子。白榆、桑树种子适宜随采随播 ,否则 ,会降低发芽率。不能及时播种应密封干藏。为探讨白榆和桑树种子在密闭、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 ,种子含水量对发芽率的影响 ,做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白榆和桑树种子于 1 995年装入小广口瓶 ,封蜡密封后放在温度为 1~ 4℃的冰箱冷藏室贮藏 ,种子装瓶时含水量 :白榆种子分别为 6 .8%、4 .1 %、2 .7%、,桑树种子分别为 4 .9%、3.4 %、2 .0…  相似文献   

7.
冬枣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冬枣进行贮藏保鲜试验.确定了最适宜冬枣贮藏的采收成熟度为初红成熟度。该成熟度冬枣贮藏65d,好果率高达97.8%.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增加10.8%,硬度降低13.2%.Vc含量增加0.2%。可滴定酸仅降低4.5%。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保鲜包装方式对蓝靛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蓝靛果品种“蓝心”为试验材料,选择不同保鲜包装方式聚乙烯塑料盒有孔(CK)、聚乙烯塑料盒无孔(处理1)、保鲜膜+聚乙烯塑料盒有孔(处理2)研究其对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聚乙烯塑料盒有孔+保鲜膜的包装方式,贮藏于(2±1)℃的环境中,在10~15 d时,果实品质、外观表现俱佳,可贮藏至20 d。  相似文献   

9.
银杏的贮藏品质选择与食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银杏(白果)怎样贮藏,品质优劣程度怎样,如何选购,特别是白果食用时怎样处理,白果有什么作用等不甚明了,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介绍,供参考。   白果的贮藏方法:   8月下旬至9月上旬白果种实采下去掉外种皮后,经阳光将种核(白果)晒白,外表无水份时即可收回室内,先将破果、杂质选除,然后用透气性好的竹筐分装,每20~25公斤一筐。   1.室内贮藏:刚处理出来的新鲜白果水份含量高,必须用竹筐(竹篮)装10~15天,才能装入透气性好的麻袋或编织袋,袋口打开,放在室内。贮藏期的前两个月每间隔20~30天检查…  相似文献   

10.
西南桦种子低温贮藏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桦种子室温贮存有效期仅3个月。试验证实低温(4—8℃)贮藏可延缓其发芽力下降的速度。低温贮存半年可保持原发芽率的97—98.9%,贮存一年可保持原发芽率的81.5%,贮存一年半可保持原发芽率的67.5%,并可保持较高的发芽势。解决了西南桦种子长期贮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森林蔬菜黄藤笋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藤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棕榈藤,它的藤茎嫩梢(藤笋)很早就被原产地居民所食用.分析评价了黄藤笋的营养成分,并与其它几类蔬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黄藤笋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2%,仅略低于绿叶菜类蔬菜(23.8%),高于葱蒜类(13.89%)、瓜类(17.82%)、根菜类(12.98%)、薯芋类(11.41%)蔬菜.脂肪含量为0.221%,低于上述几类藏菜.黄藤笋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钙含量最高(0.824%),其次为磷和镁,含量分别为0.547%和2780mg/kg.黄藤笋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224.5mg/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占氨基酸总量的52.69%.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黄藤笋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5.23,营养价值优于韭菜(69.80)、菠菜(66.77)和苋菜(61.88)等常见蔬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黄藤熟笋、生笋(鲜切笋)、熟笋干和生笋干的水和4种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中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研究了煮熟、干燥加工方法对黄藤笋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煮熟处理能保持或提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干燥处理则相反。乙醇提取物比水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以50%~75%的乙醇提取溶剂效果最好。熟笋在所有溶剂中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出最高水平,表明煮熟是黄藤笋适宜的加工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纯水和10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和50℃水浴萃取法获得了黄藤笋和4种常见茎类蔬菜(芦笋、茭白、莴笋和甜麻竹)的提取液,并通过DPPH法测定了这些提取液的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黄藤笋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芦笋,甜麻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低。黄藤笋、芦笋和莴笋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而茭白和甜麻竹则相反。除甜麻竹外,其余4种茎菜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不因萃取方法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黄藤笋提取液在稀释到3200倍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仍有0.33%,而其他4种常见茎菜在稀释2~10倍后已丧失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表明,黄藤笋作为保健品的添加剂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萌蘖芽为外植体对黄藤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6BA及多激素组合有利于丛芽诱导,但在继代增殖过程中需要适当降低6BA的浓度及除去2,4-D以利于芽伸长壮苗;0.25~0.50MS诱导根效果好;培养基中加入0.1 g/L活性炭显著提高生根率;NAA诱导的根过粗,不利于幼苗生长和移植成活;而IBA诱导的根细长,形态上接近自然根,幼苗易长高,移栽易成活。  相似文献   

15.
Daemonorops margaritae is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 rattan in South China. Its microstructure and basic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variat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1)The variation along the height is small, while the variation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is significant; 2) The fibre length, fibre ratio and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the vascular bundles in the cross section decrease from cortex to core, while the fibre width, vessel element length and width, parenchyma ratio,...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黄藤开花习性、花粉采集时间及萌发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黄藤开花盛期,日开花高峰期集中在9:00~13:00,上午8:30~12:30收集的花粉萌发力最强;在150g/L蔗糖液体培养基中,常温(31.0~32.5℃)条件下培养6h或9h,或35℃的条件下培养6h,花粉萌发与生长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7.
短叶省藤和黄藤组培苗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藤组培苗的适应性与保存率不低于实生苗,其造林的立地、整地、上层林木和种植措施等可与实生苗相同。黄藤组培苗能保持母株优良的生长特性,生长显著快于未经选择的实生苗。同时,组培丛芽苗的第1单芽的茎长生长快于第2单芽的茎长生长。短叶省藤的单芽高度与造林保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高度大的单芽保存率高,反之则小。造林前的苗高分析表明,单芽苗和丛芽苗第1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5cm的比率接近,丛芽苗第2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0cm的比例接近,第3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5cm的比例接近。与黄藤相同,短叶省藤丛芽苗各单芽的生长速度也与造林前单芽的高度相关,苗高大的单芽生长快,苗高小的单芽生长慢。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花粉低温贮藏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花粉干燥、真空和低温等方面对西南桦花粉贮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花粉属干燥敏感型花粉,干燥易使其失活,其含水量约为20%,用硅胶稍微干燥至含水量约18%后即可用于低温贮藏;西南桦新鲜花粉在室温下仅可存活4 d,干燥花粉和新鲜花粉在3℃下贮藏约1个月即失去活力,而在-10℃和-20℃条件下应用干燥花粉真空贮藏,83 d后花粉萌发率仍在20%以上,是西南桦花粉贮藏的最佳方案;在-10℃和-20℃下贮藏的花粉在室温(18~30℃)下解冻0.5 h即可检测其萌发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染料对棕榈藤材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种染料对单叶省藤和黄藤进行染色,研究不同性质染料对藤材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结构染料对2种藤材渗透率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酸性大红-GR对单叶省藤和黄藤的纵向渗透率分别为48.2%和38.9%,与其他染料相比均是最大的,其染料上的—SO3H解离的磺酸基—SO-3与木纤维中的亲水基团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共价键。不同结构染料对单叶省藤的渗透大小依次为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对黄藤的渗透大小依次为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