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研究鲁西地区不同类型土壤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以自育棉花新品种‘聊棉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质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果枝成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壤土土质棉花产量最高,不同类型土壤间皮棉产量与籽棉产量差异显著,成铃数是导致产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籽棉产量与成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皮棉产量与成铃数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类型土壤棉花不同时期成铃数占总铃数的比例均以伏桃最高;棉花6果枝以上成铃数以壤土土质最高,1~10果枝的成铃数占总铃数的68.34%~87.47%,鲁西地区棉株成铃以中下部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播种前对苗床土壤进行严格消毒灭菌,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流行。对苗床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应根据当地棉花病害发生情况和防治重点合理选用杀菌剂。一般来说,用杀菌剂处理棉花苗床土壤,主要目的是防  相似文献   

3.
《棉花学报》2021,33(3)
【目的】分析实验室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对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数量及活性的影响,揭示拮抗细菌在土壤不同理化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方法】以已筛选的4个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菌株为基础,采用涂布法测定培养皿土壤中不同理化因子(含水率、温度、含盐量、肥力、pH、土壤类型)下的拮抗细菌数量;通过最适土壤理化环境下的盆栽试验,对棉株根部土壤中的拮抗细菌数量进行测定并对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SHZ-24和BHZ-29菌株在土壤中活菌相对数量较高,其中SHZ-24的活菌相对数量在15%的土壤含水率下达到27.74%,BHZ-29菌株在中等肥力、灰漠土中分别达到24.81%和15.24%。在高肥、土壤含水率小于20%的土壤条件下,4种拮抗细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病效果均较好,其中BHZ-29防效最高(87.12%),SMT-24防效最低(35.04%)。【结论】4株拮抗细菌在水分合适和施肥土壤中有很好的适应性,可维持一定数量和活性。  相似文献   

4.
大豆和棉花生长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静静  杨兰芳  庞静 《作物学报》2010,36(9):1559-1567
设置大豆和棉花的盆栽试验,利用静态箱法采样和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作物生长期的土壤呼吸。结果表明,大豆与棉花生长下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与作物生长相一致,与生长时间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裸土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与时间的相关性弱。大豆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是棉花的2.4倍,出现时间也比棉花早。大豆土壤呼吸呈苗期分枝期成熟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鼓粒期和开花结荚期的土壤呼吸占全生育期总量的82%,而生长时间只占全生育期的38.7%,大豆土壤呼吸总量是相应裸土的11.5倍。棉花土壤呼吸呈苗期吐絮期蕾期花铃期,蕾期和花铃期土壤呼吸占全生育期的77.8%,生长时间只占全生育期的44.7%,棉花土壤呼吸总量是相应裸土的4.9倍。大豆全生育期的土壤呼吸总量和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是棉花的1.77倍和2.34倍。大豆和棉花生长时期根际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分别为3.2%~95.8%和21.8%~88.0%,平均全生育期根际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分别为91.3%和79.6%。大豆全生育期根际呼吸数量和平均根际呼吸速率分别是棉花的2.03倍和2.68倍。在种植作物的土壤中,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呈显著的指数相关,而在裸土中,相关性不显著。氮肥对裸土的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总之,作物-土壤系统中,土壤呼吸受作物类型和生长时期控制,根际呼吸是土壤呼吸的主要部分,大豆由于共生固氮过程使得其土壤呼吸和根际呼吸的贡献显著高于棉花。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棉花综合品质与主要生态地质地球化学因子的关系,采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法,研究河北省棉花纤维品质指标、棉花综合品质指数与各个主要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冲洪积或冲积平原中的冲积平地较其他地貌条件更适宜棉花种植;潮土、潮褐土类型土中轻壤质、砂壤质、中壤质较其他土壤类型而言,更适宜棉花生长和优质棉花纤维的形成。河北省平原棉花种植区土壤硝态氮基本上分布在很低和低水平,其所占比例为69.06%;速效磷主要分布在低水平,分布在中、高水平上的样点仅占18.24%、3.07%;有效钾主要分布在中等水平、高和很高水平,分别占31.97%、44.67%。土壤钙含量较丰富,有效钙分布在8086~9658 mg/kg范围中;氧化态镁属于中等偏低水平;有效硫大多分布在很低和低水平,分布在中等水平的仅占15.45%。河北省平原区土壤铁主要分布在中、高水平,其比例分别为51.82%、42.73%;大部分地区土壤锌水平较低,分布在中等、高水平的仅为占15.45%、1.82%;锰含量水平中等适当;土壤硼主要属中等适量水平,所占比例为59.09%;土壤铜大多属于偏高水平,其比例占98.18%。在诸营养元素中,磷、钾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大于氮素,中微量元素中硼、锰、硫元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形成影响相对高于其他各元素。  相似文献   

6.
棉花适宜密度与播种量设计的动态知识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和提炼有关棉花种植密度与播种量的最新研究资料,在综合量化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产量目标、管理水平和品种特性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棉花种植密度和播种量设计动态知识模型,可用于精确定量不同环境和不同产量目标下的种植密度和播种量。利用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产量目标等资料对知识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决策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转基因棉花种植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iolog方法对不同生育期转双价(Bt+CpTI)基因棉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石远321’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单一碳源利用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苗期、蕾期转双价棉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显著高于常规棉,而花铃期、吐絮期显著低于常规棉。2种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随棉花生长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均匀度指数(E)4个时期转双价棉与亲本常规棉间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转双价棉苗期、花铃期与常规棉苗期、蕾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相似,转双价棉蕾期与常规棉花铃期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类型相似。对不同碳源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为: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聚合物类。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对棉花出苗率的影响,以新陆中37号为研究对象,在冬春不灌地分别采用3种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和3种土壤类型间的2种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试验,对照为常规冬春灌地灌水量250 m~3/667 m~2,进行不同灌溉方式的比较试验。研究表明,滴管带不同配置棉花出苗率1膜3管的好于1膜2管,齐苗时间短;不同土壤类型间1膜3管滴灌带窄行中间放置,用水量仅为常规冬春灌用水量的1.39%,除粘土地外,其他2种土壤类型棉花的出苗、齐苗均较常规冬春灌早,1膜3管滴灌带配置较常规出苗早1 d,齐苗早3 d。  相似文献   

9.
棉花对重金属胁迫的应答反应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棉花是对重金属以及其它类型非生物逆境耐性较强的作物。虽然重金属胁迫对棉花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但因棉花自身具有较完整的应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保护机制、且棉花主产品非食用的特点,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物。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就国内外对镉、铬、铅、砷和汞5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源对棉花生长发育的毒害机理以及棉花应对和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2个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与氮转化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转基因棉花在花铃期显著降低根际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对亚硝酸还原酶影响不显著。(2)种植转基因棉花在花铃期抑制根际土壤氮氨化作用。说明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花铃期转基因棉花种植对与氮转化相关土壤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控释氮肥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氮素是棉花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元素,而控释氮肥能够依据棉花对氮素的需求控制氮素释放,保证了棉花的高质稳产,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加快了棉花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控释氮肥的概念和类型,以及施用控释氮肥对棉花产量、品质、生理特性和土壤氮素变化等影响的研究概况,并且提出控释氮肥在棉花上应用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条件下,用3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和一个常规品种,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研究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增加了土壤微生物PLFA的含量。转基因棉花降低了棉田土壤格兰氏阳性细菌的比例,提高棉田土壤的真核生物、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转基因棉花在蕾期提高了土壤原生动物比例,在吐絮期比例反而降低;转基因棉花在蕾期提高了棉田土壤格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吐絮期则降低了格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有明显影响。PLFA方法可作为转基因生态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期连作对南疆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南疆连作3年、10年、15年的棉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棉田土壤物理性状各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棉花连作10年以后,水稻→小麦-绿肥→棉花种植制度棉田水分状况优于水稻→棉花种植制度;棉花连作3年、15年,与水稻→棉花种植制度相比,水稻→小麦-绿肥→棉花种植制度土壤容重分别减轻2.5%、2.8%;土壤孔隙度在不同连作年限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从种植制度及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综合分析,在南疆极端干旱条件下适应棉花长期连作的种植制度为水稻→小麦-绿肥→棉花,棉花连作年限不宜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4.
土壤养分测定是棉花平衡施肥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定棉花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因此,土壤养分测定在棉花平衡施肥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壤养分测定方法有:M3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推荐方法)、ASI土壤养分测定法、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方法和土壤养分速测等4种方法。目前新疆棉花平衡施肥的土壤养分测定以常规方法为主,亦有采用土壤养分速测的。为了统一测定方法.应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的“新疆土壤分析方法标准”为基础。棉花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的测定项目通常包括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测定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花领域专利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毅  张涛  李国荣  张淑芳 《棉花学报》2014,26(2):171-178
统计了1985-2012年间我国棉花领域申请专利的信息,并对专利申请量、专利类型、申请专利的地域分布、技术重点领域分布、专利申请人情况和主要竞争者技术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棉花专利的申请提供技术参考,最后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对棉花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再生水回灌对棉田土壤盐分的影响,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合理利用再生水资源,本试验在棉花生育期采取灌水定额400 mm对棉田进行灌溉,以常规绿化水作为对照,研究第一次灌水前、第二次灌水前和棉花采收后土壤中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污水回灌与常规灌溉相比,会提高土壤纵向0~30 cm深度总盐含量;土壤蒸发水分主要来自25 c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且盐分随水分向地表运移;污水回灌盐分在0~40 cm深度范围内积聚,常规灌溉水分在0~50 cm深度范围内积聚。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种植对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依棉花品种、生育期、土壤酶种类不同而略有不同,但是均在花铃期、衰老期表现出一致的影响.种植两种转基因棉花在花铃期对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对土壤磷酸单脂酶活性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衰老期对磷酸单脂酶活性则表现抑制作用显著,对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棉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Bt基因及其蛋白的残留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16个多年种植Bt棉花的田块抽取土壤样本。采用PCR和ELISA方法测定了土壤试样中Bt基因序列片段和杀虫蛋白的残留和累积效应。结果表明,以土壤总DNA为模板不能扩增出棉花内标准基因和cry1A基因预期大小片段。连续种植Bt 棉花可以在土壤中低剂量残留Bt杀虫蛋白,但不会导致Bt毒蛋白在土壤中累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春不复水、滴水出苗等不同节水方式下棉花的生长情况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十三团,3种节水方式节水效果均较好,以播种后滴出苗水方式棉花产量最高.具体实施可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采取不同的节水方式.  相似文献   

20.
1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的基本原理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是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和根系生长特点及滴灌湿润峰的渗透规律,利用滴灌设施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棉花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肥料)溶液滴灌入田间和棉花根际的过程,亦称为滴灌水肥耦合(随水施肥)。它是一种利用滴灌设施激活土壤的物理性能,在棉花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通过棉花营养诊断、土壤养分诊断以及土壤干旱诊断,给棉花提供必要的、适时适量的多种肥料(营养液)和水分的设施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