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易感动物非常广泛。文章详细介绍了李氏杆菌病及其发病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方法,并提出相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易感动物非常广泛。文章详细介绍了李氏杆菌病及其发病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方法,并提出相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其病原为李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孢,不产生荚膜。李氏杆菌对多种畜禽均能发生自然感染,引起不同类型的疾病,家畜主要表现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妊畜流产,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鸭李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人、畜、禽都可感染发病。1、病原本病的病原是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起猪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孕畜流产,该病致死率较高;此外,还能引起其它多种畜禽、野生动物及人共患的传染病,并能引起单核细胞增多。1病原特点(1)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是呈规则的短杆状,两端钝  相似文献   

6.
<正>畜禽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传染病,致死率较高。病畜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妊娠流产、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一、流行现状与病原1.流行现状本病的易感动物比较广泛,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有易感性。自然发病动物以绵羊、牛、猪及兔感受性较高,家禽感染以鸡、火鸡、鹅较多,野禽、啮齿动物也易感,  相似文献   

7.
1 病原特征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小尾寒羊发病较多,病原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在分类上属李氏杆菌属,是一种规整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无荚膜,无芽孢,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本菌对青霉素有抵抗力,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而感染,通常呈散发性,发病率低,病死率高.该病应与脑包虫病相区别,脑包虫病发展缓慢,不传染给其它羊而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0,(2)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以脑炎、败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对养猪生产危害较大,必须引起重视。1.症状病初拒食,有微热;以后体温在37.5~38.5℃之间,行动迟缓,运动失调,。有低头触地不动等症状,有的肌肉震颤,颈部和颊部尤为明显,尾巴上  相似文献   

9.
<正>家兔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一旦兔场发生此病,将会为兔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1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夏发病较多。不仅家兔对李氏杆菌易感,啮齿动物、家畜、鸟类也易患此病。本病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和昆虫,感染源为染病及带菌动物。病原体含于动物鼻孔、眼睛、生殖器官分泌物和粪尿中,可经饲料、水、空气传播,也可在腹内感染。如家兔接触被污染了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或经交配感染。幼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部分农牧垦区绵羊发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患羊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培养、病源鉴定观察 ,结果表明 ,在新疆某些地区存在有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引起的绵羊散发性李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的特征。哺乳仔猪发病多为脑膜炎型。  相似文献   

12.
李氏杆菌病又名旋转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却很高,各种年龄,不同种类的畜、禽和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均可感染李氏杆菌而发病,主要以幼龄和妊娠母畜较易感,且发病较急。家畜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妊娠母畜流产。家禽和啮齿类动物则表现为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人感染后症状不一,以脑膜炎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匡玉芳 《农家顾问》2011,(12):40-40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也称李氏增多征和循环性疾病。最近在美国人中因吃瓜类鲜品而再次发生该病引起人们关注。其实从1933~1966年间,美国有731人被诊断为李氏杆菌病。李氏杆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微生物。自从1926年首次从兔病中分离到了这种菌.其特征是单核白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4.
<正>李氏杆菌病是一种影响人、许多动物和鸟类的感染性疾病。有6种公认的种:无害李氏杆菌、伊氏李氏杆菌、格氏李氏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斯氏李氏杆菌和威氏李氏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和伊氏李氏杆菌是重要的病原,已经鉴别出来伊氏李氏杆菌的两个亚种,即伊氏亚种和伦敦亚种。反刍动物是最经常被感染的驯养动物。李氏杆菌病的基本形式包括败血症、脑炎和流产。  相似文献   

15.
李氏杆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单核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单核细胞增多,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文章通过对李氏杆菌的生化特性、致病机理、毒力有关基因功能及现有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来更深的了解李氏杆菌病,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引 言 李氏杆菌是已确认的一种可污染多种食品的病原菌(Brackett,1988)。禽肉和蛋品就是可隐藏李氏杆菌的食品。人们早已发现,家禽可隐藏李氏杆菌(Gray,1958)。所以,在蛋品中检测到李氏杆菌并不奇怪(Leasor和Fcegeding,1989)。  相似文献   

17.
牛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牛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脑膜脑炎、流产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18.
<正>猪李氏杆菌病主要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人、家畜和禽类的共患传染病。猪以脑膜炎、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症、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为特征。1发病情况2010年2月,吉林省通化县快大  相似文献   

19.
羊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以脑膜炎、流产及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以李氏杆菌为病原体的疾病。该病可感染牛、羊和猪,也可感染人,属于人畜共患病,其中绵羊最易感,且致死率极高。本文就羊李氏杆菌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加以阐述,意在为临床上治疗羊李氏杆菌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均可发生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猪发病无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但以中小猪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文介绍了一例产后母猪感染巴氏杆菌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试验室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猪巴氏杆菌病又叫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猪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年龄和性别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中小年龄的猪发病率和死亡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