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郑晓宁 《新农业》2023,(4):27-28
<正>沙棘是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亚乔木,耐寒抗旱,耐瘠薄,生根能力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较高,是辽西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和造林先锋树种。作者通过探讨沙棘繁殖与栽培技术,以提升沙棘的成活率及品质。1沙棘繁殖技术1.1嫁接繁殖选择沙棘树冠外围健康、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相似文献   

2.
北方树木冬季防寒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干燥、多风,部分不太耐寒的树种在冬季至早春遭受冻害或造成生理干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可造成树木部分枝条受害,重则可致使树木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导法结合越冬适应性观察法对南京地区露地引种的7个常绿阔叶乔木树种进行耐寒性动态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经过连续2个越冬期的试验和观测。结果表明:根据7个常绿阔叶树种在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各树种叶片的半致死温度(lethal temperature 50,LT50)能定量地反映这些树种本身的耐寒能力;同一树种在越冬期间10月至次年3月的半致死温度LT50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到1月左右达到最低值,随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 7个常绿阔叶乔木树种之间依据最低LT50对耐寒性进行排序的结果与依据越冬适应性观察值对各树种的耐寒性进行的排序结果一致。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大别山冬青、台湾含笑、天竺桂、桂花、女贞、香樟、杜英,2个冬季的耐寒性排序一致。表明采用的电导法结合越冬适应性观察法对南京地区7个常绿阔叶乔木树种的耐寒性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干燥多风,会使一些不太耐寒的树种在冬季至早春遭受冻害或造成"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会全株死亡。为使树木安全越冬,必须了解低温危害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沙棘因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根蘖萌生能力强而成为朝阳地区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大果沙棘是沙棘优良品种。现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森林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彩色树种走进园林景观中,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等候因素多方面的限制,彩色树种明显少于南方,因此耐寒型彩色树种的培育十分重要且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地区耐寒型彩色树种的选育以及繁殖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沙棘因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根蘖萌生能力强而成为朝阳地区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大果沙棘是沙棘优良品种。现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雪柳(Foneanesia foreunei Carr)属木犀科(Oleaceae)雪柳属(Fontanesia Labill)。落灌叶木、高可达5米。原产华东地区,为亚热带及温带树种。性喜光,稍耐荫;喜温暖,较耐寒;喜肥活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雪柳为一优良观赏树种。枝条稠密柔软,叶细如柳,晚春5—6月白花满树,宛如覆雪,故名“雪柳”。可以丛植于庭院以供观赏;群植于公园效果亦佳;散植于溪谷沟边,更显萧洒自然。枝条细而易弯曲,耐修剪,不失为一优良绿篱树种,还可作防护林下木,或作隔尘林带等嫩叶可代茶,又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新疆乌鲁木齐有少量栽培。为给南疆结地区增加一种优良观赏树种,我们进行了雪柳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9.
尖果沙枣生物学特性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果沙枣,别名沙枣、桂香柳。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是我区荒漠、河岸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其生长快,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花香袭人,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盐碱,耐高温、抗风沙能力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荒山、荒滩、沙漠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0.
油松是温带树种且喜光,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油松的木材坚实,油松适应环境能力强,分布广,根系发达,枝叶茂盛,能够较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我国栽培油松的历史悠久。油松一年四季常绿,不畏严寒,是不可多得的绿化树种,油松是强阳性树种,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所以油松的病虫害防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广泛收集了南京地区分布或栽培的14种常绿阔叶树种的分布资料,利用目前被国际公认的研究植被—气候相互关系的2种指标,K ira热量指标与Holdridge热量指标,以及年平均气温,计算了14种树种的寒冷指数以及生物温度的最适范围、全范围与均值,分析了这些树种的耐低温能力.结果表明2种热量指标基本能很好地反映树种本身耐低温能力高低,如大叶冬青,其自然分布于亚热带北纬32,°运用上述2种热量指标都表示大叶冬青耐低温能力强,这与大叶冬青本身引种到南京地区的越冬表现相一致.因此该研究结果对常绿阔叶树种耐低温评价以及在高纬度地区园林中的合理运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逐级降温程序模拟冰冻处理技术测定含笑、乐昌含笑、深山含笑3种含笑属植物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1)3种植物的耐低温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电导率总体上呈S形曲线变化;采用Logistic方程计算3种植物的耐寒半致死温度(LT50),得出3种植物的耐寒强弱次序为含笑(–39.2℃),乐昌含笑(–32.9℃),深山含笑(–31.0℃)。(2)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叶片蛋白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观赏山楂耐热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导法测定10种(品种)山楂叶片经过一系列高温处理后的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得出组织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10种(品种)山楂的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阿尔泰山楂、华盛顿山楂、俄罗斯山楂、英国山楂‘红云’、红蕊山楂、摩登山楂‘托巴’、绿山楂‘冬国王’、皱叶山楂、英国山楂‘红保罗’、鸡矩山楂。  相似文献   

14.
冬季低温是常绿阔叶树种北移引种至苏北地区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多项植 物耐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了苏北地区引种的几种常绿阔叶树种对引种地冬季 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为建立引种树种适应性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 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 Sieb.)、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台湾含 笑(Michelia compressa (Maxim.) Sarg.)、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等常绿阔叶树种,在 种源地选择恰当的前提下,能够适应苏北地区的引种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耐寒绿叶阔叶树种。【方法】以火棘、桂花、广玉兰三种常绿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三个树种引种于北方地区后的自然越冬表现及其抗寒性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这三种常绿阔叶植物的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又降低;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与气温变化部分相关性;可溶性糖含量只与气温降低有关,短期内的气温回升对它们作用微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温度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广玉兰和桂花抗寒性较强,火棘则最差,这与露天生长状态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公园绿地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市区公园绿地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比例与投影面积由于公园特点的不同存在差异,但大部分数量比例分布在1∶1以下,均值为1∶3,投影面积总体比为1∶2;8个公园总体表现出落叶树种较多,而常绿树种较少的特点,群落季相变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1995~1997年对8个柚品种的耐寒性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柚类忍受的临界低温为-3~-5℃,因品种而异.沙田柚、度尾蜜柚、泰国柚等在-3℃12h电渗率已达50%以上,而王官溪蜜柚、霞河蜜柚在-5℃12h电渗率才达52%,文旦柚、楚门文旦、坪山柚电渗率介于两类之间.但低温持续时间长,即使在-1℃(24h)王官溪蜜柚电渗率亦高达51%.柚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线粒体膜Na+-K+ATP酶活性、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等与柚品种的耐寒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不同类型绿地冬季微气候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绿地对城市风热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不同空间类型的校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广场类、休憩绿地类、建筑中庭类、道路类4种绿化空间的冬季微气候效益进行定量化研究。于2016年12月12-16日,每天8:00-16:00,每2 h 1次分别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具有代表性的10处样地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绿地结构与建筑布局对校园冬季微气候影响最大,水体面积次之,下垫面材料的影响最小。对多数空间而言,在场地西北向或高层建筑下方布置乔-灌-草结构常绿植物构筑风障,东侧群植落叶乔木增加纳阳面积,对冬季微气候环境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深圳笔架山公园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主要植被景观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稀树草坪和果园景观等5类;对主要景观代表植物物候特征进行观察,确定植物物候变化,探讨对植被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园整体植被景观多样性不高,建议在山林景观中种植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乡土树种,增加色彩和空间的变化,提高多样化的景观效应;建议在稀树草坪景观中栽培多种观花灌木,促进其景观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茶梅品种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杭州地区5个常见茶梅品种的抗寒性,为茶梅品种向长江以北地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目前杭州地区园林应用最广的5个山茶科山茶属茶梅品种立寒、朝仓、昭和之荣、冬牡丹、笑颜为试验材料,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进行相对电导率测定,并于寒害发生后进行低温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5个茶梅品种均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相对电导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温半致死温度处于-21~-14℃。【结论】5个茶梅品种对低温环境均具有较强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及一定的抗寒能力,其中以昭和之荣的抗寒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