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业生态学定义和我国生态农业内涵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类型分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和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确定的指导意义,认为农业生态学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农业生态学定义和我国生态农业内涵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农业生态学对农业建设类型分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和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确定的指导意义,认为农业生态学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面分析江西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和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 ,针对制约本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角度阐述兴安县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情况及特点。在对兴安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优势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安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途径与典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并对我国第2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启动,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河南省固始县生态农业的现状、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模式,提出了基地建设、示范小区建设、配套项目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对策。建立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的生态农业复合系统是实现固始县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涟水近年来生态农业建设成效,针对该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存在问题,分析了该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途径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实践的概况,指出当前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潮流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具体体现,我国生态农业实践是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针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基础和发展需要,对国家“十五”期间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高、中、低3 种可选择目标的建议,并对加速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4 项主要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概括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概念,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程序和原则。从平面、立体、时间序列、食物链、加工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农业建设技术、内涵,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南地区6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例,通过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情况及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了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宜君生态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生态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在分析宜君县基本情况及制约该县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生态示范县建设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生态示范县建设目标和 5个重点发展领域。这 5个重点发展领域是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型工业、生态城镇建设及水源地保护。并以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为例论述之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的生态环境特点 ,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 ,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口的超负荷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指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甘肃省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是甘肃省的惟一选择。并探讨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方向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导思想 ;(2 )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生态建设之路 ;(3)实施生态建设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4.
宁夏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宁夏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南北差异较大的特点,将全境划分为卫宁平原和南部山区两个类型区,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研究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并探讨了各自农业生态工程的模式及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宝塔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 ,应用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理论对宝塔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 ,划分出不同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同时 ,根据社会、经济和环境指标 ,将宝塔区划分为 3个生态经济区、8个生态经济亚区 ,对各区的生态经济特征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生态建设方向。结合宝塔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以生态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生态示范区主要建设领域 ,按照区域特点 ,提出了各领域的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对技术含量的实质、技术含量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含量的测定方法。并结合生态农业建设项目注重生态环境的特点,对生态农业技术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套生态农业技术含量的测定方法,并用此法对山西省闻喜县生态农业建设技术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山地农业与水土保持相关产业的地位和配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牧草业开发的生态经济性、粮食生产的战略性和林业建设的生态性 ,决定了这些行业在山区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应从区域生态资源实际出发 ,按照林草建设疏林化 ,粮果生产梯田化 ,刈割草场轮作化 ,森林利用畜牧化 ,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战略原则和技术要求 ,镶嵌配置。达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开发相结合 ,这是实现山地农业和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精确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工程创新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分析了西方精确农业研究及实践的主要目标及技术思想,比较了中国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与精确农业的异同点。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研究及实践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亦应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吸收精确农业有关原理、方法,在理论规范化、手段现代化、过程监测及其控制自动化、高新技术含量增加、与信息技术和机械工程专业有机结合提高工程设计可操作性等方面努力,推动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与管理的信息化与知识化,逐步形成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机械工程装备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与实现以科学技术化为本质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山西省生态脆弱性的控制影响因素和基础影响因素,计算了山西省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标值,并结合农业经济指标将山西省分成5个生态农业经济类型区,指出生态农业经济分区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粤北山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整治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北山区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的人为干扰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措施主要有 :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结构功能合理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加大农业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办好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治理试验示范、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