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农田防护林与四旁林木所形成的庞大的防护林体系,可以防止和减轻风沙、台风、干热风对农作物的风蚀、沙埋、沙打、冰雹、霜冻、折株、搂粒和因大气与土壤干旱所造成的籽粒干瘪等直接为害。并有着提高空气温度,减少蒸发、蒸腾,调节气温,减轻土壤和空气干旱,延长无霜期,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耕作层含盐  相似文献   

2.
一、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农田防护林与四旁林木所形成的庞大的防护林体系,可以防止和减轻风沙、台风、干热风对农作物的风蚀、沙埋、沙打、冰雹、霜冻、折株、搂粒和因大气与土壤干旱所造成的籽粒干瘪等直接为害。并有着提高空气湿度,减少蒸发、蒸腾,调节气温,减轻土壤和空气干旱,延长无霜期,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耕作层含盐量等良好作用。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农田防护林的防灾保产作用,在新疆、内蒙自然灾害严重的地方,效果表现得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状况对杨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属喜光喜肥喜水树种,特别是对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高低反应十分明显,是影响杨树生长发育重要因素,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根据地下水位状况,在造林和营林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实现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和速生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灌溉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升高而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溃化,常常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都应重视。沿渠道的农田防护林带的排水作用,在国内外都有过研究,并日益引起更多的注意。 灌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除了防风和改善农田小气候外,还有显著的排水作用。沿渠道的林带象抽水机一样,将土壤深层的水份散发到空气中,减少渠道渗漏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降低地下水位,减轻渠道两侧农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防风阻沙规律及防护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洲边缘及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最重要的作用是降低风速、控制农田土壤风蚀、防止或减轻地表起沙和风沙入侵,为农业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绿洲农田防护林是绿洲防风阻沙、控制风蚀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定位观测实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类型的防护林防风阻沙的基本规律及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制约林木生长的关键因子。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是决定林木生长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抗旱造林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蓄水保墒措施是指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土壤表层的蒸发。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土壤的大气蒸发条件,降低地表的潜在蒸发速度;二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自身的持水能力。 1.地表防蒸发措施 改变土壤表面蒸发条件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覆盖。覆盖栽培能有效地改变农田小气候条件,改变土壤水热状况,从而促进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提高产量。其中,利用泥沙、卵石、…  相似文献   

7.
林木抑制土壤返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通过典型调查和定位观测,探讨了林木抑制土壤返盐作用的机理。认为,大面积的林分能使近林100m内的农田延长耕种10~12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农田防护林带的农业经济效益及其合理的农林用地比例,我们在合阳县选择有代表性的乡,再在每个乡选择典型的农林立体结构样地,进行气候效益观测,并利用在林木影响下的农田近五年的平均粮食产量与无林木影响的空旷地五年平均产量作比较,计算农田防护林带的农业经济效益。一、农田防护林带的气候效应农田防护林带下的小气候不同于单一的农田小气候,它有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观测结果列入表1。由上表观测结果可以看出,防护林带对农田小气侯的改善有明显作用,其规律是:(1)降低风速作用明显。平均可降低风速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河套灌溉地区林带排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河套灌溉地区,地势低于黄河,排水不畅,加上灌溉水量控制不严,一些农田的地下水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地下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过临界地下水位,土壤中的有害盐碱沿着土壤毛细管上升到表层,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使农田减产,甚至被迫弃耕,危害很大,成为灌溉地区农业增产的主要障碍。沿渠道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带,不仅防风沙,改善农田小气候,且树木像抽水机一样,吸  相似文献   

10.
在灌区农田林网建设中,防护林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变,除使农田小气侯向良性发展外,树木为了调节内部生理机制,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进行蒸腾作用。树木蒸腾可使大量的水分经根部吸收而向大气扩散,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地下水位降低,从而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因此,在灌溉区研究树木的蒸腾强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营造农田防护林,欲达到成活成林、速生丰产的目的,以期发挥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除采取一系列营林配套技术外,林木保护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在防护林整个生长管理周期内,能否正确地实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及时地防止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对林木生长和发育招致的危害,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营林的成败,影响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的发挥和提高。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就强调了包括林木保护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通辽市柳树死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现存的天然柳树(旱柳),大部分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由洪水所携带的种子沉积萌发而成,且尤以教来河沿岸居多。此树种在防止沿河两岸淤积沙风移,使优质农田免受风沙危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防护作用。但近几年,随着气候的持续干旱、温度的急剧变化以及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使柳树资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表现为大面积的生长衰退甚至死亡,并有进一步加剧之势。因此,市林业局责成林研所成立由林木育种、土壤、  相似文献   

13.
间伐是造林后的一项营林技术措施,也是农田防护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技术环节。它是在林木生长过程中,通过人工适时采伐,减小林木密度,改善林木生境条件,调整林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充分利用林地空间,使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快速成材,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带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在运用其它系列速生丰产技术措施外,再施以适时间伐,可使农田防护林达到防护用材林的要求。 适时间伐对林木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  相似文献   

14.
科尔沁沙地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对科尔沁沙地西部盐碱地提高造林成活率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开沟造林技术是适合当地特点的成功造林措施: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林木生长量比一般整地造林方式高一倍。在地下水位浅、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的地区,采用筑台地造林,其成活率可高达90%,造林5年后即可郁闭成林,林木生长量为一般造林地的2倍:采用上述2种整地造林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状况,同时土壤含盐量和pH值均明显下降,在沙地盐渍化轻度地区可采用穿透碱隔深穴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田防护林是防止风沙干旱,改善小气候,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对其两侧附近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胁地。为了阐明农田防护林带胁地的主要因子和控制林带胁地的措施,我们于1979至1981年,采取定位观测和流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农田土壤呼吸是碳平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农田土壤呼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频繁,这使得农田土壤呼吸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必要性。鉴于此,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及其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集中分布的13个县(市)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带土壤特征和林带林木生长状况。通过林带土壤理化性状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林带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容重偏高,盐碱地分布地区的林带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8.
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造林展望李玉空,樊文颖,董锦兰一、盐碱地的治理措施:1.洗盐排盐,排除土壤盐分,以水利工程措施为主,搞好排灌配套体系。通过灌水淋洗土壤表层盐分,排盐控制地下水位,防止盐分向地表聚积。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深翻深耕,...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一般是指盐土和碱土的统称。碱土中含有大量代换性钠,呈强碱性反应;盐土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我国有盐碱地面积3亿多亩,盐碱土分布于平原和盆地中,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机耕、具有潜在肥力,一经改良,就可成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一、植树造林是生物改良盐碱土的有效措施1.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过高是形成盐碱土的基本原因之一。利用林木根系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再通过枝叶的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去,起到了生物排水作用,降低了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20.
对森林植物进行检疫,是防止森林病虫害传播蔓延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公路、苗圃地、贮木场和种子库等处,是林木病虫害的传播源地,应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理。六十年代以前,敖汉旗境内没有发现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和杨干象.后来,随着杂交杨的引进,带来了这三种蛀干害虫.直到目前还在部分杨树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内为害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