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力更生繁殖足够的绿肥种子,是大力发展绿肥的前提。生产实践证明,红花草和苕子在我区各地都可以留种,种子产量也相当高。但按照过去区外资料,红花草的留种田,有不少地方只能种一季晚稻,或者早稻因迟插,每亩减收100—150斤。过去区内的全州、兴安、灌阳等地,苕子留种田的水稻也往往每亩减收100斤左右。因此,既要抓好绿肥留种,又要使绿肥留种田的水稻稳定增产,这是生产上极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以来.光叶苕子产种量锐减,严重影响绿肥的栽培面积.对此,本院自1977年开始,在宿迁与县农科所合作,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留种技术,以提高种子产量.1977和1978两年.着重观察光叶苕子(以下简称苕子)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在有关公社农科站进行栽培技术示范试验.1979年综合采用已成熟的措施,进行高产留种试验,苕、麦间作留种田亩产苕种194.3斤,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光叶紫花苕子(簡称苕子)耐瘠、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到处能种;管理省工,不怕草欺;鮮草产量高,茬口肥。我省淮北、淮南地区到处要求多种,但是种子不多,供不应求。一般习慣苕子留种每亩播种三至五斤,种子产量約四、五十斤,繁殖系数只有十倍左右。再加上收成不稳定,成熟又晚,不仅誤了一季午季作物,夏种作物也要推迟下种。因此,群众都願意种苕子掩青,不願意种苕子留种。結果是年年想种,年年缺少种子。1954年我省开始引种苕子,生长旺盛,人人說好。十一年来始終扩种面积不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水稻土的肥力,从而解决肥料和饲料问题,1953—-1954两年我们在福建农学院魁歧农场的潴育性水稻土上进行种植绿肥压青,以改良水稻土的试验。并肯定了神州地区冬季适合的绿肥有:浙江平湖紫云英,每亩青重为2,644斤;紫花苕子每亩青重为3,383斤;蚕豆青重为2,693斤;湖南光叶苕子为2,358斤。福建省综合农业试验站也有类似结果。每  相似文献   

5.
国光大队新庄生产队在我县中部,过去按有种过苕子绿肥。1964年,秋播了苕子110亩,1965年留种20亩,压青90亩。4月下旬,压青时逐块测产的结果,一般都在3000斤左右。其中18亩产量达5000斤以上。 新庄生产队的苕子是怎样种起来的呢? 1964年7月,环城区技术站工作组曾向新庄生产队建议,要他们种点苕子,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棉田种植绿肥可以提高棉花产量 棉田种植绿肥是解决棉田肥源,保证棉花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我省从1962—1964年期间,在棉田绿肥试验方面,曾先后进行了10个试验27项处理,都一致表现增产,其增产幅度为6—42%。1963年,荆州专区农业局在石首、监利两县重点调查十个生产大队,棉田用苕子压青;子棉增产65%;我所连续三年试验结果,棉田种植黄花苜蓿后,棉花产量逐年上升,由原来每亩产子棉312.9斤上升到385斤,国营蒋湖农场棉田种  相似文献   

7.
岑溪县于1962年試种冬季稻底绿肥紅花草、苕子67亩获得成功后,依靠自力更生繁殖种子,改变过去每亩播种量三至四斤为一斤,于1964年全县紅花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6万亩。由于在为革命种好绿肥的思想指导下,于总結历年經驗的基础上,采  相似文献   

8.
1962—1964年,我组进行了苕子留种田使用硼、钼的试验,结果证明,硼、钼(尤其是硼)对提高苕子种子的产量有良好的效果。前两年在南京马肝土上试验,每亩用硼酸45克(9两)作苕子基肥,种子产量比对照高18.4%;初花期每亩喷0.03%硼酸液200斤,比对照增产9.6—17.4%;在初花至盛花期喷0.015%硼酸液2—3次,比对照增产13—  相似文献   

9.
冬季绿肥紫云英,在我省粤北连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由于当地留种产量低而费工多,同时,留种后的稻田,早造产量较低,所以农民不重视留种自给,多靠外地供应种子。至于其他地区,近年来才开始种植紫云英,1961年冬种紫云英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显著提高,一般亩产鲜茎叶三、四千斤,高的达六、七千斤。但缺乏留种经验,种子产量不高,一  相似文献   

10.
苕子是我国黄河故道、秦岭北麓和南方果产区广泛栽培的一种果园绿肥作物。各地果园的生产实践证明,苕子做为果园绿肥有很多优点:(1)绿色体产量高,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1500~3000斤,在熟地上,每亩产量可高达6000斤。不论在沙土地或粘土地上种  相似文献   

11.
冬绿肥苕子与小麦间作留种,以小麦茎秆作活支架,可以增加苕种产量,同时还能增收一部分小麦,达到一种两收,增加留种田的经济收益。因此,近年来,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我所几年来进行苕麦间作留种试验研究与大田调查资料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我们对绿肥老区已接种过根瘤菌的土壤,种植绿肥是否还要接种根瘤菌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苕子根瘤菌连年接种的效果在江苏溧阳县板浆白土上做了连年接种的田间试验.土壤性质、播种量及接种方法同前报.第一年接种后第二年又继续接种,重复4次,接种量每亩1斤菌剂(每克含菌量1亿个细胞),还配合施过磷酸钙20斤作基肥.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过磷酸钙通过棉田绿肥——光叶紫花苕子后耕翻植棉,与过磷酸钙直接施于棉田作基肥,对增产棉花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苏北盐土棉区进行了试验研究。兹将研究结果报导于后,以供参考。 一 施用过磷酸钙对绿肥作物的增产效果 棉田绿肥光叶紫花苕子于秋季在棉花行间套种时,每亩用过磷酸钙10斤和20斤作基肥,集中施入播种沟内,植株健旺,单株干物重增加。苗期单株干物重施磷肥的,比不施磷肥的对照增重34.4—59.01%,生长盛期增重37.57—55.56%。于棉花  相似文献   

14.
柽麻是一种从南方引进的夏播豆科绿肥作物,在我省适于作麦茬复种的绿肥。但是,在我省推广柽麻种植中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留种困难,种子产量低,亩产只有20~30斤。为了找出柽麻在沈阳地区高产留种的适宜种植技术,1978年在院内试验田上安排了播期,打尖和密度等复因子试验。  相似文献   

15.
南城为江西省典型的丘陵县份,农作物以栽培水稻为主,红花草为农田的主要绿肥作物,一般种绿肥的比未种绿肥的田,水稻产量每亩要高出50—150斤。南城县农民种植红花草的特点是:多播种于二季稻田和一季晚稻田,特别是利用双季稻田留种方面的经验,对双季稻地区推广一年三熟制,开辟了广宽的  相似文献   

16.
花生藤(茎叶)是一种优良的绿肥。据广东海南区热带农科所报道,每亩花生平均可收鮮茎叶一千斤左右,相当于硫酸銨25斤,过磷酸鈣8斤,硫酸鉀11斤,且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花生的茎叶与苕子、紫云英、田菁等几种主要綠肥的肥份比較,其磷、鉀含量均比几种主要绿肥高;含氮量仅次于苕子和田菁,与紫云英相当,見下表。  相似文献   

17.
光华大队属于鄂中丘陵稻区。田多劳少,耕作比较粗放。1964年秋,我们与当地干部和社员一道办起了一年种好苕子的样板田,并结合试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革,使全队的苕子895亩,达到每亩鲜重2500—3500斤,少部分田块达到6000—8000斤以上。第九生产队40余亩的癞子冲(死黄土),历年连大麦都长不起来,1965年获得苕子每亩青量3000—4000斤。第六生产队的王湾大冲,也是一向不种夏作的大冲田,  相似文献   

18.
予东大面积晚茬地(红薯茬)播种苕子,青草产量很低,掩青后,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从1974到1978年在中牟县两个公社三个大队进行了调查和试验,为晚茬地发展绿肥,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多年试验结果:在晚茬地上,11月上旬播种苕子,第二年春亩产青草三、四千斤,掩青后当年增产粮食二、三百斤。具体办法是:一、平地作畦,浇足水分:豫东地区,晚茬地大部分是红薯地,少部分是晚稻茬,  相似文献   

19.
金光菊,这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在我区宁明县又叫反鬼草和臭菊,多野生在沟边、塘边,群众采作绿肥,或栽在园边作篱笆。种金光菊作绿肥,当年就可采收三、四次,第二年可采收五、六次,以后可继续采收十年左右,一年每亩可得鲜茎叶二、三千斤以上。据研究部门测定,每千斤鲜茎叶约合氮五斤,磷一斤多,钾八、九斤,均不亚于豌豆、红花草、苕子和竹豆等绿肥,含钾尤其  相似文献   

20.
蒙城县位于淮北平原中部,以往没有种植绿肥的习惯,为了开辟肥源,1964年秋种时,試种了十六亩苕子。其中光叶紫花苕子十四亩,毛叶苕子和宿松苕子(又名藍花草)各一亩,除宿松苕子生长較差外,其余都生长良好,鮮草产量一般都达到二千斤至六千斤。乐土公社乐北二队生长最好的一亩光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