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八仙花杂交种胚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不同品种的杂交种及银边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与圆锥绣球(Hydrangea paniculata)杂交种为材料,利用胚培养对具有杂交障碍的组合进行胚抢救。结果表明:银边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不同品种的杂交种在胚获得数、胚发芽率均存在较大差异;银边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圆锥绣球(Hydrangea panicu-lata)杂交种绝大多数胚发育不良;利用胚培养对杂交种进行胚抢救,是克服杂交障碍、获得杂交后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原生于亚洲和南北美洲,是园林上重要的花木,其中有数种是日本产的,日本从奈良时代起就已有栽培。八仙花具有蓝色萼片组成的美丽的球状花序(八仙花美丽的着色部分不是花瓣,而是萼片),即所谓绣球型八仙花,这种类型的花在野生种中没有,绣球型八仙花的形成过程尚不明确,然而萼边型花序的数个种,例如罗马尼斯八仙花(H.macrophglla f.nomalis)、红八仙花(var.  相似文献   

3.
对绣球观赏性状及耐寒适应性进行多指标调查,分析了其应用效果,旨在为绣球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植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参考。通过针对北京动物园大花绣球‘无尽夏’(Hydrangea macrophylla’Endless Summer’)、乔木绣球‘安娜贝拉’(Hydrangea areborescense’Annabelle’)和圆锥绣球‘香草草莓’(Hydrangea paniculata’Vanilla Strawberry’)3个绣球品种进行了露地耐寒性试验,从植物次年萌芽率、成活率等耐寒适应性指标,盛花期开花数量、花期等观赏性指标进行了记录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个绣球品种都能在北京地区安全越冬,但观赏性及耐寒适应性仍存在一定差异,绣球的防寒措施对绣球的适应性具有影响,对提高越冬性是必要的。大花绣球‘无尽夏’总评分最高,具有较强观赏性及适应性,‘安娜贝拉’其次,‘香草草莓’观赏性及适应性相对较差。未来还需加强对园区内绣球的定期监测,筛选优势物种,总结出结构稳定的群落配置模式与维护管理手段,丰富公园绿化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4.
东陵八仙花一新变种——都山绣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宽城都山发现东陵八仙花一新变种,即都山绣球:Hydrangea bretschneideri Dipp.var.dushanensis.该变种花序较大,呈圆球形,直径10~24 cm;无性花初期淡绿色,后期粉红色。花期6月初至8月底,长达80 d以上,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过人工栽培训化和组培快繁,可作为园林绿化和美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绣球花发育的形态学指标与减数分裂进程的对应关系,观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花粉特征,为绣球种质创新奠定工作基础。【方法】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序,卡宝品红压片后,观察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统计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出现的比例,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并测定花粉萌发力。【结果】1)绣球‘无尽夏’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开放之前,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细胞质浓厚、核仁明显。当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微微开放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3~3.5 mm,花药宽约0.5 mm,长约1 mm,此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粗线期。随着可育花进一步发育,可以观察到从终变期到花粉粒的各个时期。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完全开放时,可育花的减数分裂已经结束,此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4 mm左右,花药宽约1 mm,长约1.5 mm。2)绣球‘无尽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2个杂种F1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大量异常现象。Hydrangea macrophylla ‘Magical Jade’×H. chinensis的杂种F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有46....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选育的福建绣球(Hydrangea chungii Rehd)优良单株的不同穗条开展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处理、同一浓度不同育苗时间及穗条的不同部分等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份和10月份进行福建绣球嫩枝扦插时,用带1/4叶片的嫩枝扦插,扦插成活率高达90%以上,扦插时用IAA、IBA及ABT6号处理穗条,对穗条生根量、成活率等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比了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枝条水培扦插和基质扦插的生根时间、根生长状况,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ABT5号生根粉、α-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处理对绣球扦插枝条水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可以较基质扦插提早一周左右萌发新根,水培处理50d绣球枝条生根率可达到93.33%以上,基质扦插培养的只有64.66%,水培处理显著高于基质扦插(P0.05),且水培扦插生根数显著多于基质扦插生根数(P0.05),根系生长状况较好。水培前利用100~200 mg·L~(-1)的NAA,IBA和ABT5号处理均有促进绣球不定根伸长的作用,低浓度促进伸长作用不明显,而浓度过高则会抑制根的伸长。IBA促进绣球不定根生长的能力最强,且在50~250mg·L~(-1)浓度范围内,都有显著效果(P0.05),NAA和ABT5在100 mg·L~(-1)浓度以下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NAA,IBA和ABT5号促进水培绣球生根的最佳浓度在150 mg·L~(-1)左右。  相似文献   

8.
选用优良观赏植物银边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 var.蔭cula-ta)健壮幼嫩茎尖作为组培试验材料进行组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组合为MS+BA2.0mg/L+NAA0.1mg/L,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1mg/L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而4/5MS+BA2.0mg/L+NAA0.1mg/L有利于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日本壶链蚧若虫孵化与其他动植物的物候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确定树上喷药防治适期的依据。香樟的花初开时,夹竹桃花序初现期,柑橘初花期,芍药和木绣球初花期,为若虫孵化分散初期;芍药盛花期、木绣球初花凋谢时;杜英侧芽萌发长约0.5 cm、老叶(红色)脱落末期,含笑第1批花凋谢时,紫花泡桐花谢末期,法国冬青顶端新梢长2~5 cm、6~8片叶时,为若虫孵化分散盛期。  相似文献   

10.
八仙花又名草绣球、阴绣球、绣球花、七变花、紫阳花等,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的观赏灌木,单叶对生,大而有光泽,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20厘米,缘有锯齿:伞房花序顶生,近球形,花有白色、粉红色、蓝紫色,几乎全部为不孕花,自然花期5-7月,栽培中花期可延续到下霜,促成栽培可在元旦、春节上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东梅州野生及人工种植的多年生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为材料,以提高鸡血藤扦插育苗繁殖系数为目的,对影响鸡血藤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开展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植株和野生植株的穗条扦插生根率无显著差异;扦插基质类型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采用黄心土作为基质生根效果最好;1~3a生枝条中,鸡血藤的木质化枝条生根率要高于半木质化嫩枝,粗度>0.8cm的木质化枝条生根率最高;外源激素种类及其质量体积浓度均对扦插生根率产生显著影响,采用质量体积浓度为500mg·L^-1的GGR浸泡插穗基部1h扦插生根效果最好;不同季节扦插对比试验显示春季扦插的生根率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扦插方式试验表明营养袋扦插生根率与插床扦插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从圃地选择、插穗选取和处理、扦插床内保温保湿技术措施及苗期管理等几方面总结了龙脑樟冬季硬枝扦插技术要点。通过不同插穗来源和不同时间扦插结果对比,表明冬插使用一年生播种实生苗穗条效果最好,扦插生根率随着时间的后移而显著提高。龙脑樟冬季扦插最佳技术措施组合其生根率可达91%,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生根的基质、生根剂及浓度、插穗状况、扦插季节、扦插方式 、扦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研究。较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用砂性土作基质,在冬季或早春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基部萌条,湿地松用生根剂1号低浓度,火炬松用生根剂1号或2号中等浓度浸泡15h,插后保温保湿并定期喷洒营养液,生根率可达95%以上,温室扦插苗在5月上旬以前移入大田,当年生扦插苗高达33-44cm,主侧根发达,可出圈造林  相似文献   

14.
木本植物扦插繁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扦插繁殖是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采用植物的茎、叶、根等器官进行无性繁殖的重要技术, 在苗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论述了木本植物扦插繁殖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快速育苗中存在的优缺点, 对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在因素如树种遗传性差异、插穗年龄、插穗规格、插穗部位、插穗下切口形状, 以及外在因素如扦插时间、插穗的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扦插基质状况、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等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提高木本植物扦插成活率的技术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 对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国内外木本植物扦插繁殖相关技术的总结和分析, 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沙棘种子育苗雌雄株比例较低,扦插育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开展了4种插穗处理方法和2种育苗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将插穗上剪口用接蜡速蘸全封处理,扦插时提前用GGR6号浸泡插穗基部12h后,搭建拱棚进行育苗效果最好,使插穗萌芽、展叶时间比大田育苗分别早9d和10d;苗木成活率达到86.7%,高生长量达到76.4cm,地径生长量达到0.65cm,比大田育苗分别高13.4%、20.9cm和0.14cm。该育苗技术不仅可显著提高育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培育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16.
从昭通市引进美国竹柳进行插条扦插育苗、营养袋苗上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育苗未用药剂处理,成活率达100%。在保证水湿条件,只施一次肥的粗放管理条件下,7个月苗高达1.5~2.5 m,地径1~2 cm。在造林后只铲一次草的粗放管理条件下,裸根苗在洼子地造林的成活率较高,达90%,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低,仅为17%;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最低,仅为10%。造林1年后,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28.1 cm和0.32 cm;扦插裸根苗在洼子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74 cm和1.7 cm;扦插裸根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30 cm和0.4 cm。试验表明:水湿条件或灌溉条件是保证美国竹柳引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平欧杂种榛子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 a多对平欧杂种榛子扦插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1)400 mg·L-1GGR1号生根粉水溶液浸泡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65.1%,清水处理的穗条效果最差,生根率为6.7%;(2)一年中插穗在6月、9月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分别可达58.86%、67.48%;(3)插穗摘除1/3叶片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达66.7%;(4)母树上部穗条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66.8%;(5)平欧杂种榛子插穗以皮部生根为主,属于皮部和愈伤组织混合生根型,夏季扦插60 d后成活穗条皮部生根的占84.46%。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绣球花的扦插繁殖效率,以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绣球花‘蓝尼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及萘乙酸(NAA)的不同浓度处理对绣球花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适用于绣球花扦插的基质为珍珠岩∶沙子=1∶1的混合基质,以此基质扦插的成活率为88.6%;在浓度均为500 mg/L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最适于绣球花扦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NAA,以NAA处理的扦插成活率为91%,平均生根长度为2.1 cm;最适于绣球花扦插的NAA浓度为600 mg/L,以此浓度的NAA处理的成活率为94%,生根长度为2.3 cm。  相似文献   

19.
闽鄂山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闽鄂山茶种子育苗困难的问题开展扦插繁殖研究,采取不同基质、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年龄的母株穗条和ABT-1#不同浓度处理进行扦插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不同时间、母株年龄和生根粉浓度对闽鄂山茶扦插的成活率存在影响,其中以5月份在低年龄母树上采集的中下部穗条经300×10-6ABT-1#处理后在砻糠灰中扦插效果为最佳,42 d形成不定根,成活率达到93.5%。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楸树苗木繁殖慢、嫁接周期短、常规嫁接后保存率低、培育成苗时间长、苗木商品性低等问题,以梓树硬枝作为砧木进行种间嫁接,楸树带木质部芽接后,扦插育苗。利用嫁接扦插合一的楸树快速培育方法,鲁楸1号扦插生根率与成活率比普通方法分别提高20%和40%。本实验的扦插生根率达到100%,成活率达到98%以上,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快了育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