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为方便广大农机户正确使用液压双向翻转犁,解决用户在使用中的困难,我在从事多年农机推广服务中总结了一些实用调整经验,现以1LF-435B型液压双向翻转犁为例。介绍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调整方法。1正确的悬挂方法在耕作前,1LF-435B型液压双向翻转犁为三点式悬挂,二点下升降臂安装在犁的两个下拉耳后,再挂中央拉杆,要注意把犁的中心调整在拖拉机的正中心。方法是调整两升降臂与拖拉机大轮胎内侧尺寸对称、相等,然后旋紧两侧拉链螺母,防止在犁地时,犁左右摆动出现合垄不平整  相似文献   

2.
根据机构作图法设计的思路,在开发和拓展Visual LISP几何作图函数的基础上,完成了铁牛-55拖拉机配套1LF-335液压翻转犁悬挂机构的设计,并用于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运用Visual LISP进行机构的作图法设计,避免了解析法设计中复杂的建模过程,提高了设计精度和效率,为机构综合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1LF-335型液压翻转犁悬挂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研究不同工作状态下该悬挂架的结构强度及受力后的应力应变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CREO4.0建立该液压翻转犁悬挂架的模型,并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应力分析表明,一般工况下,悬挂架所受应力均小于120 MPa,在横梁U型板上螺栓与法兰相交处应力最为集中,达116.27 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满足强度要求。与牵引梁相比,悬挂架所受应力较小。液压翻转工况下,竖直情况时应力集中在钢架法兰盘与螺栓相交处,达70.06MPa;完成翻转情况时,最大应力同样集中在在钢架法兰盘与螺栓相交处,达97.86 MPa;两者所受应力均未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值,满足强度要求。位移分析表明,一般工况下,悬挂架的形变位移量在牵引梁端部最大,在工作过程中悬挂架的形变量远小于犁架;在液压翻转工况中,竖直情况下悬挂架右侧下拉板底部边缘处形变量最大,达0.25mm;翻转完成时,达0.23mm,上拉板的形变量均不足0.1mm。[结论]实际加工中应提高焊接精度与强度,选取直径较大的螺栓以加强其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悬挂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介绍东方红1LF-445/545液压翻转犁的结构和安全使用事项的基础上,阐述了液压翻转犁的转运、正确使用和调整,为用户正确掌握该机具的使用和调整方法、充分发挥该液压翻转犁的最大功效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翻转犁限位块形状的反求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JD型液压翻转犁为模型机 ,运用反求工程技术 ,对其限深轮换位机构的限位块进行反求分析和研究 ,建立了其结构形状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为零件的形状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将反求结果用于1LF— 335液压翻转犁 ,该犁已投入批量生产 ,限位块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一、主要配套农机具类型 1.犁耕作业农具:悬挂铧式犁、圆盘犁、液压翻转双向犁、炮管深耕犁、悬挂开行犁、深松机和深松灭茬机等。  相似文献   

7.
正系列调幅液压翻转犁是现代农业装备领域新型农田作业机械,主要用于农田土壤耕层深翻作业。1LF-5型调幅液压翻转犁配套动力132~169kW,作业速度6~8km/h,单铧作业幅宽35~45cm(可调),在系列调幅液压翻转犁中,应用最为普遍,该机型犁的使用调节和保养如下。1 1LF-5型调幅液压翻转犁的使用调节1.1作业幅宽调节每个犁铧有4种作业幅宽:356、406、457、508mm,与其对应的调节孔的角度分别为:20°、24°、27°、30°,详见图1。如果要改变幅宽,首先通过变更  相似文献   

8.
1 基本结构及性能 1.1 基本结构 法国格里格尔-贝松HRP7型液压翻转犁(岸上/岸下)包括悬挂架、翻转油缸、止回机构、地轮机构、犁架和犁体,通过油缸中活塞杆的伸缩带动犁架上的正反向犁体作垂直翻转运动,交替更换到工作位置;地轮是丝杠调节耕深的一轮两用机构.悬挂架与工作主机相连,犁体通过犁柱连在犁架上,犁架上安装有地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翻转油缸中缸体与接在犁架上的油缸座相铰接,缸体内有一做伸缩运动的活塞杆,犁架上固定有中心轴,在中心轴外的中心轴套后端与活塞杆铰接,前端穿过并固定在悬挂架横梁上,活塞杆通过与油缸座、犁架连接带动中心轴在中心轴套内做回转运动. 1.2 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一、德国LEMKEN悬挂式翻转犁Variopal。德国LEMKEN悬挂式翻转犁Variopal是一款带有液压调节工作宽度的悬挂式翻转犁,最大的亮点在于无需工具就可简易调节副犁,优化拖拉机和犁具的牵引线。犁体可根据用户需要装配机械式或液压式全自动防过载安全保护装置,优化安全性能。分开的铧尖和犁壁及硬化处理的铧尖,在田地间遇上硬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拖拉机的牵引力,当体入土时压缩缩弹簧贮存能量,机组耕作到地头拖拉机的液压提升机构将犁体提升后,通过圆柱凸轮机构就能实现双向犁的自动翻转。通过机构设计,运动分析和性能测试,该机构具有设计合理,翻转平稳,运转可结构上有创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1GQ-1.6型中置铧式犁起垄机在高稻茬黏重土壤环境中作业壅泥缠草、沟边土壤堆积、厢面土块不细碎等问题,将原有中置铧式犁设置成双翼开沟犁,并在中置双翼开沟犁后部旋耕刀轴上左右对称设置分土螺旋,以最大土壤推送量为目标,设计了分土螺旋的螺旋叶片直径、螺距及螺旋升角;基于农艺要求的沟型,设计了双翼开沟犁犁体高度、宽度,研制出由机架、双翼开沟犁、可调深度机构、中间变速箱、分土螺旋和旋耕刀辊组成的螺旋分土开沟装置。室内土槽试验结果表明,中置螺旋分土装置工作性能的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农艺要求,其中沟深稳定性系数和厢面平整度系数分别达到94.67%、97.53%。  相似文献   

12.
The advantage of fall soil tillage by loosening with an experimental chisel implement to a depth of 40–42 cm compared with moldboard plowing with a share plow to a depth of 25–27 cm is shown. Original Russian Text ? V.I. Pyndak, V.F. Loboiko, V.N. Pavlenko, 2009, published in Doklady Rossiiskoi Akademii Sel’skokhozyaistvennykh Nauk, 2009, No. 2, pp. 54–55.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用曲线作为水平元线形成扭柱型犁体曲面的数学模型,从而可用电子计算机探求最优的犁体曲面。由于采用等轴双曲线作水平元线,包络抛物线作导曲线,因此,通过控制导曲线的形状、位置以及曲元线的轴距A、曲线所在标准坐标系相对犁体曲面坐标系的旋转角φ、标准坐标系的原点坐标即可求得所需的犁体曲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区常年浅耕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土壤犁底层增厚与土壤板结的问题,研究深耕(打破部分犁底层)与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水分渗漏量、氮素淋溶量及氮素形态的影响,阐明稻田氮素淋溶量与耕作、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稻田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2015年安徽省舒城县设置两种耕作方式(旋耕12 cm、深翻20 cm)、3种等氮量施肥方式(仅施化肥处理T1、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T2、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处理T3)的田间定位试验,2019—2020年监测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以及稻季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量。(2)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对稻田水分渗漏量的影响。【结果】(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翻20 cm较旋耕12 cm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但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的水分渗漏量,仅在分蘖期增加7.4%,孕穗期之后无显著影响。(2)土柱试验结果显示,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水分渗漏量较旋耕12 cm和深翻20 cm显著增加,淹水时分别增加19.0%与11.0%,非淹水时分别增加23.0%与21.5%。(3)田间试验水分渗漏液中的氮素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T3较T1和T2处理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显著降低渗漏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各施肥处理间铵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4)从整个水稻生育期看,两种耕作方式对氮素淋溶量影响不显著,而3种施肥方式下氮素淋溶量存在明显差异,T3处理降低了氮素淋溶量。深翻条件下T1、T2与T3处理氮素淋溶量分别为10.69、11.74和9.14 kg N·hm-2,旋耕条件下分别为9.83、11.21和8.58 kg N·hm-2。【结论】深翻20 cm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但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及氮素淋溶;相同耕作方式下,有机与无机肥配施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因此,在长江中下游黏质且犁底层厚(如红黄壤型)的水稻土区,部分打破犁底层,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可构建深厚肥沃的耕作层,且不会增加水分渗漏和氮素的淋溶。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左翻驱动圆盘犁传动系统的设计要点.利用Visual C++语言自行编制的软件平台及测试系统进行左翻驱动圆盘犁田间耕作试验.结果表明:在适耕土壤中,其耕深大,覆盖率达85%左右,地表沟底平整,平衡性能强,耕作性能好;在干硬土壤中倾翻力矩小,能较好地平衡,但耕作质量下降;随着耕作速度的增大,倾翻力矩增大,覆盖率降低,耕深减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圆柱型犁体曲面的犁耕阻力分析,找出了犁耕阻力与犁体曲率半径,水平元线角及土垡飞离犁体时与水平线夹角在铅垂面内的投影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柱型犁体曲面犁耕阻力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7.
The advantage of subsurface tillage with subsoiling to a depth of 30–35 cm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lowing to a depth of 20–22 cm is revealed on irrigated heavy loam soils prone to compaction. The indices of the ag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low and subsoil layers improve considerably with subsurface tillage, which promotes an increase of cultivated crop yiel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犁耕机组田间试验的分析,找出了不同的虚牵引点位置对牵引阻力以及整个拖拉机—犁系统总功率消耗影响的规律,这对犁耕作业中机组正确的调整和使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库储量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目的】探索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以2001年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垄作和秋翻3种耕作处理下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等深度和等质量土壤碳库储量计算方法,比较了不同耕作处理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耕作处理对黑土耕层有机碳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免耕处理在短期内没有引起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明显增加,反而有所降低。与2001年试验开始时相比,3年免耕管理使表层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仅增加了0.18%,而5~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则明显降低。利用等深度(0~30 cm)和等质量(4 040 Mg)土壤碳库储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将土壤容重考虑在内的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库储量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的反映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影响。等质量方法计算表明,3年的免耕试验并没有使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在质地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实行免耕,短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并没有增加。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