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曹州木瓜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瓜属于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曹州木瓜是菏泽的传统珍品,明清时期,为皇家贡品。主要栽培品种有豆青、玉兰、粗皮剩花、细皮剩花、佛手、狮子头等。  相似文献   

2.
石榴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大青皮甜石榴整体果实、石榴皮和石榴籽汁的芳香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定性定量分析,检测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整体果实中占总峰面积的78.32%和14.52%,在石榴皮中占89.88%和4.70%,在石榴籽汁中占82.15%和9.78%.石榴中共检测出77种香气组分,其中石榴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检测出42种、39种和43种.香气成分中共有的成分为18种,在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62%、95.59%和93.76%.2-己烯醛、己醛、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为石榴的主要香气成分,在果实、果皮和籽汁分别占78.27%、89.78%和81.79%.结果表明,石榴香气组分以C6醛和醇为主,石榴不同部分香气组分差异也主要表现在C6醛和醇含量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3.
曹州木瓜是菏泽市的特产 ,有千年的栽培历史 ,现有玉兰、剩花、豆青、细皮子等传统优良品种。花期 4月中旬~ 5月上旬 ,果实成熟期 9月下旬~ 10月上旬 ,果皮光滑细腻 ,色泽金黄 ,洁净美观 ,香味且独特 ,果实可观赏 ,药用、食用。目前多为稀植大树 ,产量低而不稳 ,为探讨该树的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我们于 1997~ 2 0 0 2年在菏泽市牡丹区进行了试验示范。试验园 4 .2hm2 ,土壤为沙壤质潮土 ,pH值 7.2 ,土壤有机质含量 0 .8% ,株行距 2m× 3m ,苗木定植后第 3年结果 ,第 3~ 6年每 6 6 7m2的平均产量依次分别是 2 10kg、6 30kg、12 0 8kg…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无核化试剂对葡萄果实香气的影响,以10年生的‘玫瑰香’葡萄为试材,在花期进行无核化处理,成熟期测定果实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在无核化处理的果实香气中增加了里那醇、2-己烯醛的含量,还检测出(S)-(±)-柠檬烯、β-月桂烯、蒎烯、紫苏烯、苯乙醇、异戊醇等萜烯类物质。综合来看,无核化处理丰富了‘玫瑰香’葡萄的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2-癸烯醛、(E)-2-十二碳烯醛、(E,E)-2,4-癸二烯醛和(E,E)-2,4-十二碳二烯醛4个化合物的室内行为反应实验。结果表明,4个化合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的兴奋、起飞、定向飞行等反应;松实小卷蛾雄蛾对(E,E)-2,4-癸二烯醛的反应最为强烈,是松实小卷蛾信息素的关键组分,其余3个化合物也是其信息素中不可或缺的组分。能够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明显行为反应的最低刺激量为0.01μg。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观察确定,松实小卷蛾的求偶行为开始于进入黑暗期后30 min,求偶高峰出现在黑暗后3~5 h。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松实小卷蛾雌蛾性腺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气相色谱流出峰与标准样品的质谱离子碎片,确认了4个组分:(E)-2-癸烯醛,(E)-2-十二碳烯醛,(E,E)-2,4-癸二烯醛,(E,E)-2,4-十二碳二烯醛;其相对含量之比为1718578。触角电位试验表明,4个化合物都能引起松实小卷蛾雄蛾明显的EAG反应,其中,(E,E)-2,4-癸二烯醛引起的反应(14.3871.953 mV)与腺体粗提物引起的反应(15.7843.693 mV)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苹果绵蚜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选择及与挥发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可能是对苹果绵蚜有较强引诱作用的重要物质;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不是引诱苹果绵蚜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白丁香鲜花在不同开花期的香气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采集白丁香鲜花的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及总离子流色谱法定量分析了白丁香鲜花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丁香醛A~D、丁香醇A~D、α-蒎烯、桧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桉树脑、顺式罗勒烯、苯甲醛、异松油烯、芳樟醇、苯乙醛、α-松油醇、对甲氧基茴香醚、茴香醛、(Z,E)-α-金合欢烯、(E,E)-α-金合欢烯等39种化合物。其中所含的4个丁香醇异构体和4个丁香醛异构体是白丁香鲜花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并考察了白丁香在不同开花期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SPME-GC-MS是一种可用于分析不同开花期的鲜花香气成分变化的简单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明确不同桂花品种的主要游离态和糖苷态香气物质,为桂花的产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栽培广泛且香味典型的桂花品种‘晚银桂’、‘潢川金桂’和‘橙红丹桂’的未展期、半展开期、完全展开期和枯萎期花瓣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洗脱分离结合糖苷酶水解法分别提取游离态和糖苷态香气物质,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香气物质进行成分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1) 3个品种共检测出25种游离态香气物质、28种糖苷态香气物质,包括单萜、单萜醇、单萜酮、单萜氧化物、芳香族类化合物、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物质。糖苷态香气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游离态香气物质。大量单萜类香气物质经过氧化、羟化后易连接糖基,形成无色无香的糖苷态香气物质。2)桂花的游离态和糖苷态香气物质会随着花期变化不断积累,游离态物质在花瓣完全展开期含量达到最大值,而糖苷态香气物质在开花末期含量达到最大值。3) 3个品种的香气物质成分相似但是含量差异显著。‘晚银桂’和‘潢川金桂’的游离态香气物质主要为反式-β-紫罗酮、γ-癸内酯、8-羟基芳樟醇,糖苷态香气物质主要是4-羟基-苯乙醇、4-羟基-β-紫罗酮和3-氧代-α-紫罗醇。‘橙红丹桂’的游离态香气物质主要为γ-癸内酯、芳樟醇氧化物和4-羟基苯乙醇,糖苷态香气物质主要为4-羟基苯乙醇、3-氧代-α-紫罗醇和8-羟基芳樟醇。综合分析,‘晚银桂’和‘潢川金桂’中富含类胡萝卜素裂解产物紫罗酮及其衍生物,而‘橙红丹桂’则富含芳樟醇及其衍生物,类胡萝卜素是否裂解是造成品种间香气差异的重要因素。4) 3个品种的游离态和糖苷态香气物质中的芳樟醇及其衍生物、紫罗酮及其衍生物和γ-癸内酯和香叶基丙酮均为重要的香气活性物质,具有花香、果香等香味特质,对花卉产品的香味浓郁度和香型起到重要作用。【结论】桂花的非挥发态香气物质即游离态和糖苷态种类和含量丰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富含的单萜及其衍生物、酯类物质和芳香族化合物可以通过添加水解酶和溶剂萃取的方法加以提取和释放,从而提升花卉产品的香味品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10种杨属植物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树皮中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发现了19、22、29、20、10、36、20、14、16和10种物质,从中分别确定了15、21、27、18、9、33、17、13、13和9种化合物.已醛、糠醛、邻羟基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和亚油酸5种组分是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的共有组分,邻羟基苯甲醛在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中的含量都在12.16%以上,在小叶杨中的含量高达90.1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醛类、酯类、烃类等,所鉴定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5.06%、98.34%、96.91%、91.08%、100%、96.00%、90.69%、89.65%、95.31%和99.55%.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主栽光皮木瓜品种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e)系蔷薇科(Rosaceae)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地[1].木瓜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和药用树种;其果实成熟后呈暗黄或金黄色,气味芳香,且内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保肝、抑菌、强心、利尿、抗衰老等功效,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2].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梨锈病危害木瓜树的危害特征、危害部位、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条件调查,并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了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感病率下降64%,皱皮木瓜感病率下降86%。  相似文献   

13.
临沂市木瓜属品种资源调查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山东省临沂市木瓜属栽培品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共记载15个品种,其中贴梗海棠及杂交种品种10个,木瓜海棠品种5个,并对品种的主要形态特点及其变异规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湖北木瓜资源二元生物学归类分析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瓜是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树种,湖北是全国木瓜资源分布面积大且规模集中的省份之一。近几年我国野生资源供不应求,野生转人工栽培面积及规模扩大。由于对木瓜资源种属不清,各物种及用途相互混杂,影响了木瓜产业的升值及发展。该文在近5年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采用"二元分类法"对湖北省皱皮木瓜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形成了二元4级分类系统,并对今后木瓜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麦秸秆醋液的成分分析及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麦秸秆醋液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对麦秸秆醋液的抑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秆醋液是一种含有70种组分的液态混合物,主要含有酚类(28.68%)、有机酸类(22.16%)、酮类(21.22%)、醇类(4.00%)和醛类(1.44%)等物质.抑菌试验发现,麦秸秆醋液对2种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0.2和9.2mm,两阴性对照样片均无抑菌环,表明麦秸秆醋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挖掘木瓜资源增产潜力,实现木瓜栽培良种化和木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自2004年起在郧县天然木瓜林分中开展木瓜良种选育工作,经过初选、复选、决选,以及无性系测定、区域试验,选育出“郧阳1号”木瓜优良品种,并在全省部分区域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乙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3种有机溶剂对竹醋液抽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对抽提物的化学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有机溶剂抽提后的竹醋液组分种类及含量存在着差异,采用乙醚抽提得到27种化合物,二氯甲烷抽提得到44种化合物,乙酸乙酯抽提得到58种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酯类、醛类及少量其他物质。2)选用乙酸乙酯抽提可以得到更多种类的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选用二氯甲烷抽提则能获得相对成分含量更高的酸类和酚类物质;而乙醚更适于抽提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三种蕨类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别提取江南卷柏、海金沙和凤尾草的地上部分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分离出90、38和57个峰,确认出其中86、36、55种成分,3者相同的物质有16种,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高级烷烃、烯烃、醇、酚及醛,所鉴定的组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5.56%、94.74%和96.49%。  相似文献   

19.
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桃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及初步探讨果皮毛和果肉颜色性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情况,以此2对性状均存在差异的4份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其成熟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份桃种质中共鉴定出116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为酯、醛、醇和烷烃等类物质。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数量上看,白肉桃‘大久保’和‘华光’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分别有68和52种;而2份黄肉桃种质中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均较少。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上看,2份普通桃与2份油桃中的差异挥发性成分总共仅有3种,其分别为反式-2,4-庚二烯醛、戊酸-2,2,4-三甲基-3-异丙酸-异丁酯和脱氧精胍菌素,远低于2份白肉桃与2份黄肉桃种质中差异挥发性成分的数量(13种)。此外,从挥发性成分的类群上看,2份白肉桃含有较多的"青香型"的C6类化合物,而2份黄肉桃含有较多的"果香型"的酯和内酯类化合物。文中综合分析认为,果皮毛的有无和果肉的颜色性状均可能影响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种类,但后者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