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渤海粮仓”工程进入关键实施期的背景下,评价盐碱地改良利用效益,对于推进“渤海粮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采用面上调查和典型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典型示范区参与项目的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土地利用(经营)模式进行生产成本收益典型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复合模式、优质品牌农产品收益较高,科技投入、产业链完整性对收益影响较大,盐碱地改良利用具有长期效益;但盐碱地改良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农田水利条件限制、农业产业链和现代农业组织型式不完善是限制“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渤海粮仓”建设和企业、农户采取措施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海兴县作为河北省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农业县,有着自身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落后现状。渤海粮仓建设工程将海兴县作为重点示范县,对该县的农业发展是很好的托举之力,县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的推进和落实,专门制定了《海兴县推进"渤海粮仓"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成立由县长负责的领导小组,务求将工作落到实处、效果落到农田、效益落到农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省政府决定将渤海粮仓建设工程作为一项全省战略性增粮工程并给予大力支持,要求建立起规模化示范样板,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做好准备。该工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六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创新农业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基地建设与示范推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速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渤海粮仓建设。在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基本原则后,制定了全年目标与重点  相似文献   

4.
"蓝色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推进中国"蓝色粮仓"建设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产业发展动态、管理制度、组织体系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蓝色粮仓"发展概况与有效方法及措施,基于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经验,中国应该从资源养护、制度完善、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推进中国"蓝色粮仓"建设进程,为有效发挥"蓝色粮仓"的粮食保障功能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13日,南皮县召开"渤海粮仓县域增粮整体推进"实施方案论证会。中国科学院,科技部,河北省科技厅、综合农业开发办公室、水利厅、农业厅、农科院,山东科技厅,天津市科技厅,沧州市科技局,南皮县委县政府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围绕"渤海粮仓县域增粮"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论证。会议听取了南皮县渤海粮仓示范工程技术负责人刘小京研究员关于渤海粮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快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总结凝练重大成果,加强经费收支情况检查,更好地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和做好项目课题验收部署等相关工作,9月28~29日科技部农村中心领导到沧州市检查河北项目区课题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昔日盐碱地,今日吨良田。"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渤海粮仓")实施五年多来,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速。在河北,通过实施咸水结冰改造盐碱地、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良种全覆盖、农田地力提升等,开展规模化示范,建设"渤海粮仓"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带动种业、加工业、畜禽养殖和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山东,除改  相似文献   

8.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由科技部牵头组织,环渤海4省市联合实施,旨在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探索盐碱地增粮增效技术模式,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重大科技战略。东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碱地资源广袤,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是山东省"渤海粮仓"建设的主战场。2012年底以来,东营市全面启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技术创新、推广模式、示范面积、种植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9.
数语     
<正>56%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56%,科技创新为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作出积极贡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十二五"期间增加效益1002亿元。全面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2014年建立36个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改造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500余万亩,增粮7亿斤。  相似文献   

10.
田源  董丽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31-6833
阐述了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在辽宁省的实施状况,提出完善辽宁省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的建议: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机制,科学界定"两项制度"的工作对象;善用"两项制度"的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确立"发展型"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加强配套性制度建设,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2014年2月28日,王慧军院长在沧州海兴县实地调研时指出:海兴县要作为2014年河北省渤海粮仓建设示范县中的重点示范县,要打造以盐碱地改良为重点的渤海粮仓建设"海兴模式",今年年底基本成型,明年达到成熟,彻底解决河北省盐碱地地区的"春旱夏涝秋吊"问题,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海兴模式"要成为将来河北区域盐碱地改造的技术模式,并向全国推广,在海兴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先导型农业现代化园区。棉花种植要围绕优良品种、简化栽培和全程机械化做文章。本文是河北省渤海粮仓建设工程海兴县盐碱地生态改良与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子项目实施的新技术,供读者及相关区域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3月13日,省渤海粮仓工程项目区威县举行了"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战略联盟‘握手行动’座谈会暨签约仪式"。河北渤海粮仓项目首席、省农科院王慧军院长首次提出了渤海粮仓要有大粮食的概念,在结构调整中要走生态农业的路径,构建农牧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且通过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和保险"五家握手"机制创新,驱动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该提议  相似文献   

13.
<正>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定的首要之务。"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的科技人员自2012年"渤海粮仓"项目立项以来,以黄河三角洲作为主阵地,扎根盐碱地,让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丰饶秀丽的沃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渤海粮仓"山东项目区首席专家欧阳竹投身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包括:政府构建农业标准化组织领导机制,分产业制订标准,狠抓"三大体系"构建,分区域分层次推进标准化;从标准化推广实施情况,经济效益,技术进步,质量控制,社会与生态效益五个角度分析评价了常德市各县(区)四年来实施标准化所取得的综合效益;指出目前常德市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有机肥使用的监管;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标准化生产的主体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环渤海低平原是我国土壤盐碱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13年3月以来,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环渤海地区建设了36个试验示范基地。渤海粮仓山东区自项目实施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科研院所与企业充分参与其中,科研单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农业大学自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酝酿启动初期即参与其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渤海粮仓示范区建设,使棉区调整种植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挖掘增粮要素,为建设大粮仓提供基础,棉花所组织专家,对渤海粮仓建设的负责区域威县进行了饲料作物种植技术培训。2015年8月24日,受威县科技局邀请,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棉花所组织专家赴渤海粮仓项目区威县进行饲草作物种植技术培训。河北省农科院杨利华研究员、刘贵波研究员、李俊兰研究员实地考察了位于威县赵乡的艾禾农场万亩饲草作物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7.
<正>3月11日,河北省副省长沈小平在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曹振国、农业厅厅长魏百刚、河北省农发行行长王玉武以及河北省农科院院长王慧军陪同下,视察了河北省农科院承担的"渤海粮仓农牧结合、循环经济"项目。沈小平副省长一行先后视察了渤海粮仓"威县棉改粮示范区"、"万亩饲草作物种植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根力多生物肥公司,听取了威县科技局局长王建智、现代农业园区主任徐文阁和项目区技术负责人省农科院棉花所李俊兰研究员的汇报,实地考察了项目进展和技术方案落实情况,与项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中方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中方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制度,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落实待遇,稳定队伍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中方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渤海粮仓中,粮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从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单纯的增粮。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在渤海粮仓工程中注重将科研与老百姓的经济效益结合,将知识产权转变为惠农的经济效益,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2008年,青岛农业大学在东营市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毛坨村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十多年来该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开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滁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百亿粮仓"的宏伟规划和战略目标。5a来,滁州市在落实好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和安徽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的基础,强力推进水稻"双百万"行动、小麦"双四百"工程,百亿粮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