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提高低产茶园改造效果,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步伐,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我们采用两种重修剪方法改造低产茶园。 试验地选在玉环县古城乡曾家茶场15年生的常规茶园内,茶树品种为本地群体种,未老先衰,1989年亩产干茶25公斤。 今年5月7日提前结束春茶生产后,在树势基本一致处设两个小区试验处理:(1)茶树重修剪常规法(对照区),用篱剪剪去离地面30厘米以上的全部茶树枝叶,(2)中国茶科所薛云岚研究员介绍的斯兰里卡茶树重修剪法(以下简称斯里兰卡法),即每茶丛暂留一根长势较强枝条,用篱剪剪去离地面30厘米以上的其余枝条,经过30天到35天,在每丛骨干枝上长出带有一片真叶,约5厘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栽种茶苗的成活率,在栽种时应抓住三个方面: (1)“深”:茶苗种植要掌握一定的深度,土面要比泥门(根颈部)高一寸,土实后不致露根。(2)“紧”:茶苗根系与土壤必须密接,移苗时掌握干土要紧压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并始的关于水土保持实验的挖掘茶丛分析方法还在继续进行着。徐了对根的形态学和干物质分组的研究外,已经又对挖掘出的灌木树内的各个部份进行了化学分析以便对其氮、磷、‘钾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作出估算。--‘“在种植前,从实验区取出深度在0到30厘米之间鲍土壤禅品,由化学分析说明了:假定在三十厘的深度内每公顷有土壤四百万公  相似文献   

4.
茶园冬季治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站在消灭越冬虫害方面,主要根据茶树害虫的越冬习性。采取以下几个办法: 1.根据尺蠖化蛹于茶丛下0.5—1.5寸左右的表土层中与茶剌蛾以幼虫結茧于茶丛下落叶层中及土缝隙內越冬的特点,58—59年,我站当此类害虫发生量多时,除在发生期重点药剂防治外,曾于冬閑季节(12月上旬至翌年元月上旬)結合茶园深耕施基肥,用小鉄齿耙,将茶丛下部的落叶和1.5寸深的表土,耙入施肥沟底深埋。 2.根据茶毛虫越冬卵块产于茶丛中下部叶片反面,上复黄色绒毛。茶簑蛾以幼虫将虫袋紧結于茶丛枝条上越冬的习性。曾在冬季及早春(春茶未采茶前),组织职工家属小孩及学生,逐园逐行逐丛  相似文献   

5.
文摘     
91201 播种时间和种子处理对浅播及中等深度播种的高粱基因型生产力的效应——(C.B.Patil等),Indian Journa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1989,Vol.59.No.1,60~61(英文) 在1982、1983年进行田间试验,于9月中旬和下旬及10月中旬将高粱品种M35-1、SPV86及CSH8R用呋喃丹处理和不处理的种子种于30和60厘米深的土壤中。随着播期的延迟,播深为30厘米和60厘米的高粱产量分别从每公顷797公斤下降到270公斤和从每公顷2.36吨下降到1.52吨。播深60厘米的籽粒与青贮产  相似文献   

6.
绪言在禾本科和叶用类作物上有关植株叶片几何学形态与透光或遮光的关系已作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尽管对多年生木本植物也做了一些观察,但对茶丛内和茶丛围周小气候环境变化的观察研究工作较少。巴勒亚(Belrua)曾以离体茶树叶片研究光强和光合作用率,结果表明:不同无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茶园的最佳种植密度,进入七十年代后,很多人在探索,并陆续发表了阶段性结果。1976年,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用苔茶种子直播,作了一个茶叶种植密度的试验,有四个不同处理,各在150厘米宽茶畦上,单条栽亩植1333丛0.4万株,双条栽亩植2666丛0.8万株,三条栽亩植3999丛1.2万株,四条栽亩植5332丛1.6万株,1982年写成“茶树合理群体结构及其生长指标的研究”《茶叶科学研究年  相似文献   

8.
老青茶是青砖茶的原料,产自湖北南部咸宁、蒲圻、崇阳、通山、通城及与之相毗邻的湖南临湘诸县,年产量约8000吨,按砖茶压制工艺分为洒面、二面、里茶3个等级。现对老青茶生产加工的历史现状作一介绍。 (一)茶园历史上老青茶是专用茶园,完全不采细茶。条栽丛植,每丛20~30株,茶行稀疏,便于间作。群体品种比较好,通城县的茶树叶  相似文献   

9.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正常情况均可增产15%~20%。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为标准,一般深松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全方位土壤深  相似文献   

10.
幼龄橡胶树根系活力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应用~(32)P测定橡胶树根系活力分布,据测定结果推荐,橡胶幼树的施肥深度为10~25厘米;施肥穴距树干距离随树围的增大而增加,10~15厘米茎围幼树施肥穴距树干<30厘米,25~30厘米茎围距树干60~80厘米,50~55厘米茎围距树干100~150厘米;苗圃的施肥深度5~15厘米。  相似文献   

11.
在乌克兰波列希耶地区.根据土壤紧密度和气候条件,一般提倡苗前松土深度从10~12到16~18厘米,苗期行间中耕8~10和16~18厘米。我们于1978~1980年在契尔尼戈夫试验站研究了松土深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处理有:(1)苗前两次松土和行间三次中耕均为14~16厘米(对照)。(2)苗前两次松土14~16厘米,第一次行间中耕20~22厘米,第二次27~30厘米,第三次27~30厘  相似文献   

12.
一、冻害情况我场于八○年三月在场部建立一片面积为18.5亩的福云七号试验园。采用双行双株条植法,规格为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40厘米,每亩种植茶苗5100株。定植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茶苗定植后,固定专人精心管理,八○年秋天茶苗长势茁壮,平均植高43厘米,出现2—5条骨干枝。但是,定苗后两年来,冬季均遭受不同程度冻害。据我场与福安农校部分师生调查结果,主茎冻伤茶树占总株数的42—50%,冻害后死亡的茶苗占  相似文献   

13.
《茶叶》1959,(4)
种子直播或苗圃育苗,一般出苗迟(五月间),缺株多,茶苗生长参差不一,育苗需要两年。移植后的茶苗第二年才进行修剪,开采期无形推后一年,如果第二次修剪后开采,直播需要五年,育苗需要六年。我站针对这一问题,从1956年起便进行研究,目的是找出一种速成育苗的办法,使一年育出的苗木达到出圃的标准(苗平均高30厘米,苗粗0.4厘米),以提早开采,降低育苗成本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方法及经过研究方法主要是抓住以下几点:(1)精选种  相似文献   

14.
茶树未成熟胚组培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茶树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试管苗的移植技术要点。从供诱导的8个品种中,成功地培养出近千株试管苗,其中盆栽茶苗500余株,露地栽植的404丛,首批茶树生长高度已达80厘米左右。培养物最多的继代培养已达20次。再生和完整植株在遗传特性上是稳定的。这一技术的研究成功,将对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提高茶籽,尤其是有性杂交或远缘杂交种子、诱变种子的能育率及诱获一籽多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茶天牛生活习性的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振伦 《茶叶科学》1966,3(2):67-70
茶天牛(Aeolesthes induta Newman)系我省各茶区蛀食茶树茎干和根部的最主要害虫。为害率很高,在一些茶区的老茶园可达60%左右(表1)。茶丛受害后,轻的树势大减,生长不良;重的全丛枯死。 茶天牛在我省分布面广,每个产茶县都有发现,国内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均有分布。除茶树外,尚可为害油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茶树有效的断根处理方法,调查断根后根的再生经过和树体内成分的变化。揭示根群更新的实况,并分析了树体内有关的因素。实验用一年生薮北品种。1982年6月扦插,1983年3月定植,栽植密度;畦距120厘米×株距15厘米。1983年9月8日断根处理:在畦的两边,离根部2厘米处用铲垂赢深切到30厘米进行断根;根的切除率为其平均重的52%。断根后沿切断面深30厘  相似文献   

17.
在卡西亚山区的谷地和梯田,其地下水深度因位置不同而变化。在该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发现,当地水位为20~110厘米时,浅水灌溉(5±3厘米)水稻“Jaya”(Oryza Sativa Linn)产量最高。谷地的地下水位为0~15厘米深,不灌溉产量最高,灌溉反而减。结果表明:谷地不灌溉,来自山上的流水可全部用于梯田灌溉。  相似文献   

18.
作绿篱的树种,通常采用大叶女贞、细叶女贞、大叶黄杨、雀舌黄扬、山栀、木槿、千头柏等等,而这些树种作绿篱,除了绿化公园、庭院、路边外,别无收益。笔者1956年任教于浙江林业学校时,曾在校内用茶树怍绿篱,实践体会不但能早日成篱,而且定植三年后,还可采收茶叶。栽培茶树作绿篱,主要技术措施:首先应选好茶苗,苗高在30厘米以上,在定植茶苗前,先开好种植沟,深宽各50厘米左右,沟内施下已适当腐熟的基肥,如过筛后的拉圾泥。最后复盖肥沃的碎土,应充分拌匀,改良土质。定植茶苗在浙  相似文献   

19.
五种害虫在茶丛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害虫种群分布主要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一般是指一块茶园、一个地段、一个茶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区域性)的分布,垂直分布是指海拔、地上地下、茶丛上下等不同高度内的空间分布。由于这些分布不同程度地随着茶树的生长期、各种各样的生态条件(时期、季节、温湿度、日照等)及害虫自身的生长发育而多变的,因此,要全面、正确地摸清某一种群的分布动态是比较困难的。1983~1985年,我们结合综防技术基点示范,仅对小绿叶蝉(卵)、茶跗线螨、茶橙瘿螨、茶细蛾、茶蚜五种害虫在茶丛中的垂直(纵向)分布进行了调查,方法是在三块生产茶园中,定期每次分别抽查20个茶枝,检查各序叶或节间上的虫口数,得出了这些害虫在各序叶(节)上的绝对分布量与相对分布率(成数),经过数理统计分析,找出其分布规律性,并试图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现将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0—30厘米深的土壤分析和6/8无性繁殖系品种茶树(按1.22米×0.9米规格长方形种植,每公顷8975株)各部份的化学分析测定茶树吸收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数量。施肥的数量见表1、(按N:P_2O_5:K_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