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刚松的特性及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刚松(萌芽松)Pinus rigida Mill原产美国。我国的辽宁、江苏、山东等省均有分布。此树种具有抗松干蚧和耐瘠薄的优良特性。为了能充分地利用刚松的这种特性,现将其生物学、生态学及林学特性和繁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形态特征刚松是常绿乔木,树皮赤褐或灰褐色,成鳞片状纵裂;树干及枝有大量不定芽发生,故有萌芽松之称;叶三针一束,单叶内有较明显的粗棱线并微扭转,叶长9厘米左右;球花单  相似文献   

2.
刚松 (Pinusrigida)原产北美洲东部 ,是我国引种的几种国外松树 (如刚松、晚松、火炬松、班克松)中抗寒性较强的树种。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班克松、刚松、晚松、火炬松 (由大到小排列 ) ,而且刚松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 ,尤其是对松毛虫和松干蚧具有较强的抗性。为今后更好的发展这一树种 ,扩大其栽培范围 ,现将刚松种子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 圃地选择及整地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的地块。圃地于育苗前 1a的初冬深翻 ,以破坏病菌、害虫的越冬环境。并结合深翻施足底肥 ,一般每公顷施腐…  相似文献   

3.
在日照市引种的晚松、刚松和班克松,经过3年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北美松均能安全赵冬度夏,正常生长;了作班克松外,其它2种松的生长量显著超出黑松,尤以晚松为佳。发现3种北美松均有轻度松梢螟危害,但对生长不构成威胁,建立扩大栽培晚松和刚松。  相似文献   

4.
对马尾松22个种源以及黑松和刚松4次接种松材线虫Barsaphelenchusxylophilus。马尾松、刚松无1株感病;黑松接种后40天感病率为20%,感病指数7.5,第257天感病株率100%,感病指数90.0,死亡率为33.3%。302天时极大部分频死状态,1年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5.
4种北美松经10a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生长量较大的是火炬松和晚松并且具有一定的抗虫性。抗寒性较强的是班克松和刚松,在山东省南部低海拔山地,可选抗寒性较强的火炬松种源和晚松进行大面积造林。  相似文献   

6.
拟松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 Mamiya et Enda)为害松树,在我省苏南山区已有发生,宁镇、茅山和苏州、无锡低山丘陵山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受害松树大量侧枝枯死以至整株死亡.就调查,1982年9月苏州七子山死材率为4%,12月发展到14%;无锡惠山的死树率达34%,南京东善桥省林科所为1%,灾情发展很快.1982年将全省丘陵山区进行了一次拟松线虫的全面调查.调查经果,苏州、无锡、南京、金坛等地均有该虫分布为害;寄生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松、海岸松、湿地松、赤松、晚松、刚松和雪松;一株树中不同部位线虫分布量是中部>基部>上部>根部>枝条.  相似文献   

7.
刚松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松也称萌芽松、美国短三叶松,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早期速生等优良特性,且对松干蚧和松毛虫具有免疫和扰性,刚松树形优美,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水源涵养林、风景林等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辽宁省普兰店市1988年从丹东引进2年生刚松裸根种苗造林栽培,具有较好的生长势头。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堪萨斯州曼哈顿国营苗圃,1年生的欧洲黑松、矮松、黄松和花旗松幼苗严重枯萎,这是一种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寄生的结果。用松色二孢菌单胞培养的菌丝体接种,健康的欧洲黑松幼苗30天内全部死亡,接种15天后,在死亡的幼苗上发现了典型的分生孢子器。松色二孢菌已在针叶、叶基、树皮和死亡的球果鳞片上发现,在曼哈顿堪萨斯州学院校园内成年的欧洲黑松、黄松、辛松、刚松和欧洲赤松枯枝上也被发现。在不同的寄生和不同的植物部分,松色二孢菌的器孢子隔膜是多变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连地区刚松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刚松适宜生长在阳坡、半阳坡,土层厚度大于30cm的砾质、沙质和沙壤土上。适宜刚松生长的造林密度为2 500~4 444株/hm2,在大连地区应尽量以北部地区栽培为主,避免春季降水少、风大等气象因素影响刚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刚松与火炬松有性杂交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松(Pinusrigida)原产美国,是辽宁省引进国外松获得成功的树种之一。它具有耐瘠薄、抗松干蚧、成活率高等优良特性;但又具有生长慢,树形不美观等缺点。而火炬松(P.taeda)树形美观、生长较快,但耐寒能力较差。为了获得这两个树种的优良性状,形成更优良的绿化树种,我们于1985~1991年在东港市林场进行了有性杂交试验研究,并获得了初步成功。刚松与火炬松有性杂交在我省尚属首次报道,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1 材料的选择选用东港市当地12~14年生的刚松为母本,山东省10年生火炬松为父本。2 试验方法①花粉的采集。将采集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在“六五”、“七五”期间引种国外树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以加勒比松,晚松、班克松、刚松、银荆、马占相思、墨西哥柏、铅笔柏等8个树种表现较为突出。通过林业工作者多年的辛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了8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过程、开花结实、适应性),提出了各树种的适生范围。1.加勒比松适合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及沿海沙地种植,是优良的用材林  相似文献   

12.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生长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准则层和11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保存率、长势、繁殖能力、病虫害发生率、干梢率、冻伤率、色彩、冠型、花果)指标层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对小陇山林区20世纪70―80年代引进的5个树种[日本落叶松、欧洲云杉、花旗松、刚松和黄菠萝(与同属同龄的乡土人工林树种相比较)]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和欧洲云杉的综合指数最高,分别是0.95和0.93,生态适应性为Ⅰ级,黄菠萝的综合指数为0.70,生态适应性为Ⅱ级,花旗松和刚松综合指数最低,分别是0.66和0.62,生态适应性为Ⅲ级。评价结果可为小陇山林区开展引进树种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国外松幼林进行了人工辅助授粉促进结实时,需要采集贮藏松树花粉.为了探索简单易行的松树花粉采集和贮藏的方法,我们于1981年春光集了火炬松、湿地松、刚松、晚松、海岸松、马尾松、黑松等六种松树的花粉干燥之后放在试管内,并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贮藏20个月,保存良好.现将试验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在进行松树杂交及促进松树结实的研究中,需要采集松树花粉进行贮藏。为探索简单易行的花粉采集和贮藏方法,我们于1981年春季采集了火炬松、刚松、晚松、海岸松、马尾松、黑松六种松树的花粉,放在试管内进行干燥,并在低温、真空等条件下贮藏20个月,保存良好。现将研究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正>杜松又叫刚松、捧几松,属柏科、桧柏属。常绿乔木或灌木。生长较慢,树高可达10米;树冠塔形或圆柱形。喜光,耐干旱、寒冷气候。常分布于石灰岩山地或石灰岩形成的栗钙土或黄土上与油松等混生。 分布于东北、华北各地,西至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东北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华北、西北在海拔1400—2200米地带,张家口地区的涿鹿、崇礼、赤诚、尚义和康保等县均有片状零星分布。康保县屯垦乡的白塔沟至照阳河乡的孔督沟均有分布,1960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继湿地松、火炬松之后,又先后引进了加勒比松、马占相思、墨西哥柏、铅笔柏、银荆、晚松、刚松和班克松等8个树种,它们在我国生长良好,这8个树种的引种研究成果获得1991年度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树种分别适应我国北到黑龙江、南至海南岛的多个气候带和不同的立地条件,遍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短叶松和刚松对松材线虫病为高抗松种,马尾松的抗性弱于以上3个松种,但明显强于黑松、赤松、湿地松和晚松;从40个马尾松种源中初选出5个抗性强的种源;选育推广高抗松种和抗性强的马尾松种源,营造混交林,彻底清除处理病死木及加强检疫工作是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的根本性措施。同时还概述了该病的流行规律与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应我省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生长快、抗性强的优良松树种类,山东省林业厅引进了班克松、刚松、晚松、火炬松等四种北美松树种子。其中晚松1号与火炬松1号采自原产地美国,晚松2号与火炬松2号采自我国早期引种的结实林分。我场承担了该项引种的苗期试验,1990年春以黑松作对照进行了育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刚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刚松种源试验研究张仁慈,赵恒军,袁中海,李占秋,张闯令,张立功(凤城市通远堡林场118105)(灯塔县铧子林场)(大连市金州区林木种苗站)(辽宁省林科院)刚松(PinusrigidaMill.)天然分布在北美东部,本世纪20年代,辽宁省熊岳树木园最早...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防治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小林富士雄(1988)在《松墨天牛》一文中对现行松村线虫防治亢法作了评价(附表)。为了叙述方便起见,现按此表的排列顺序讨论如下。 1.1 松树抗性的增进 1.1.1 在遗传方面 1.1.1.1 关于抗性的国外松(指日本以外的),已报道的有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刚松、长叶松、油松、黄山松、美洲五针松、白皮松、短叶松等20种。感病的有赤松、黑松、红松、欧洲黑松、海岸松、欧洲赤松、云南松等19种(真宫1983)。 1.1.1.2 本国产抗性松树的选育:大庭(1976)认为:自然界中一般具有抗性遗传因子的个体存在率为1/10万—1/100万。日本林木育种学家从严重受害林分的松树林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