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5月以来,我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有利于青枯病的发生。有些地方新造的桉树幼林,部分发病严重,局部成灾。在合浦县乌家、象州县大蒙林场、区直钦廉林场、七坡林场等地,局部发病率高达45%~60%。目前,青枯病在全区仍有发展趋势,严重地影响着生产。桉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是由一种细菌(即茄青枯假单孢杆菌)引起的。此细菌宿存于土壤之中,从植物的根部侵入沿输导组织上升并大量繁殖,最后堵塞维管束,破坏植株输导组织,导致植物整株枯死。桉树从苗木到大树均可感病。病株典型症状是:地上部分枝、叶表现突然失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区大面积发展桉树生产,许多林区正以桉树取代松树的原有位置,而且每年还以数十万亩的速度递增。虽然桉树在我区也有几十年的栽种历史,但由于它作为主要树种大面积营造人工林的时间还不很长,森防工作要适应桉树生产的发展,仍是任重而道远。笔者将认为在目前发展速生桉中,森防工作欠缺或仍待解决的问题陈述于后,愿营林、森防工作者共同解决,为林农解忧,为速生桉的发展保驾护航。速生桉品种的选择培育桉树的速生品种往往是一些病虫害的易发品种,把好选育这一关,是营林防治的重要一环。桉青枯病、枯萎病、焦枯病是目前危害桉树最严重…  相似文献   

3.
1985年4月,笔者在海南岛琼海县上埇林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该场桉树苗木灰霉病发生较严重,发病株率一般在10—15%,严重的地方可达30%,以柳桉(Eucalypt-us saligna)发病最严重,赤桉(E.cam-aldulensis),窿缘桉(E.exerta)等苗木发生较少。感病苗木后期一般呈现出“猝倒”型死亡。有关桉苗灰霉病的发生情况,据悉,广西东门林场去年4月桉苗也严重发生此病。此外,云南也反映桉苗有灰霉病发生。国外在澳大利亚、日本、巴西、肯尼亚等均有分布,是桉树苗期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4.
桉小卷蛾在我国桉树分布地区普遍发生,危害顶梢和嫩叶,严重影响幼林的高生长。1985~1987年、1991~1993年,先后在海南岛国营上埇林场、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对该虫进行了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西桉树焦枯病的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焦枯病是广西近年来较严重的桉树病害之一。经常规组织分离鉴定确定广西桉树焦枯病病原菌主要有5种: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Cy.floridanum,Cy.scoparium,Calonectria sulawesiensis,Ca.hongkongensis。其中Ca.sulawesiensis和Ca.hongkongensis是国内新发现的2种焦枯病菌。在广西,桉树焦枯病4月下旬开始发病,12月初结束,高峰期在7—8月。病害的发展与当地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尤其是降雨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该病的发生程度与桉树的树龄、品种、所处地理位置、坡向、坡位有关。一年生以下桉林或桉苗、北坡和山脚洼地的树林发病较重;广西的两大主栽无性系中,广林9号抗病性较强,而DH 32-29相对较感病。  相似文献   

6.
桉树枯枝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在我区种植面积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近年速生桉的发展更加快了桉树面积的扩大。广东的EU6是至今为止速生桉品种中的佼佼者之一,我区这两年引进了这个品种的大批量苗木广泛种植。但是,据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刘月廉在《桉树枯梢病病害研究》一文中称,EU6是桉树枯枝病的寄主,而此病仅仅1997年一年就在广东省摧毁了近2667公顷桉林。笔者至今尚未见到关于有效、及时防治桉树此病的报道。为控制桉树枝枯病、排除发展桉林的障碍,也是为了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现将笔者做法介绍于后。 2000年3月,博白林场…  相似文献   

7.
桉树(Eucalyptus)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是青枯假单孢菌引起的。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年历史 ,由于当时引种的桉树种类抗性强 ,又多为零星分散种植 ,青枯病没有造成危害。近年引种速生丰产、砍伐期短的尾叶桉、巨桉及其杂交种巨尾桉和尾巨桉等。这些桉树种类极易感染青枯病。在种植面积较大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桉苗期、幼林期青枯病严重危害 ,发病株率由20%到50 %不等 ,少数严重发病的1~2年生的桉幼林 ,一片青枯死亡 ,需要重新造林。因此桉树青枯病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有关桉树幼林间伐的探讨保山地区林业局曹嘉相我区发展蓝桉、直干桉(以下简称桉树)的主要目的是培育6~8年便进行主伐的造纸原料林。从桉树生物学特性来看,这时还属不满两个龄级的幼林,但它已达到工艺成熟。在这一特殊情况下怎样来确定造林的初植密度、间伐时间、次...  相似文献   

9.
杉树炭疽病发病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树炭疽病是危害杉树幼林的一种病害。据初步调查,此病在我区发病面积约2万多亩,且多发生在2-8年生的幼林中,杉木受害后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枯死。贵溪县西窑林场1970年营造的3,000多亩幼林,1974年已全部感病;德兴县李宅林场6,000多亩的杉木幼林1974年的感病率由1973年的10%增至30%,  相似文献   

10.
桉树幼苗干叶溃疡,是桉树苗期常见的主要病害,为害蓝桉、直干桉幼苗,造成苗木叶、干枯死,严重时整床死亡。幼苗染病后,叶背、干部产生灰色病斑,苗木梢部萎蔫,病斑扩大,产生灰色溃疡,干部枯死,出现灰色刚毛状物和黑色,叶背也有黑点出现。刚毛状物是灰葡萄孢;黑点是冬毛孢。  相似文献   

11.
2014年9月,对海口林场5种幼林期桉树的受冻害程度及冻害后恢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种桉树的冻害恢复能力差异较大,抗冻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多利桉,本沁桉,邓恩桉,史密斯桉,蓝桉。本沁桉、多利桉和邓恩桉的冻害恢复较快,史密斯桉冻害后死亡率仅为5.8%,蓝桉死亡率则高达74.9%。采取合理的抚育管理措施可以加快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广西属亚热带地区,是我国桉树人工林种植的主要栽培区,桉树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桉树具有生长迅速、可多次萌芽更新的生物学特性。大部分种植户对采伐林地进行萌芽更新利用,但焦枯病是广西桉树萌芽林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此,深入探讨了桉树萌芽林焦枯病预防营林技术,并分析了桉树萌芽林焦枯病预防营林技术对桉树种植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从北(全州县咸水林场)到南(合浦县山口林场)的范围内,建立7个包含有2个柳窿桉(Eu-calyptus.saligna×E.exserta)无性系与4个其它桉树优良无性系参与测定的无性系区域试验林。通过对造林后半年生的幼林生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柳窿桉无性系与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并无显著差异,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也不明显;(2)柳窿桉无性系在不同的地点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广西中部地区的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好;(3)柳窿桉无性系的生长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彼此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产生;(4)柳窿桉无性系抗性较强,在青枯病高发区的广西合浦县并无病害发生,在冬季较寒冷的广西全州县尚未见有寒害出现。  相似文献   

14.
寒害天气对永州市赤桉组培苗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冬季永州市经历了严重的寒害天气。灾害过后,调查了东安县种植的赤桉组培苗受冻和冻后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了赤桉组培苗种植后的耐寒性和冻后恢复能力。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冬季是永州市罕见的寒害天气,所有引种的桉树幼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但赤桉组培苗幼林受冻程度较轻,冻后恢复较快,类似2004年冬季的寒害天气,对永州市赤桉组培苗造林没有影响。根据永州南桉北移造林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桉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蠹虫属鞘翅日小蠹科小型甲虫。它能危害蓝桉,一直干桉等桉树,在我省还没有报道过,因此人们对它不在意。去午五月,我们首次在保山市辛街乡长岭岗桉林里一发现了它的踪迹,当时发现少数桉树整株枯死,经伐倒后解剖分析,得知死因均为蛀干害虫所致。鉴别后确认为小蠹虫的一种。在这里危害面积为二百多亩,死亡,十七株。今年以来,我们又在保山坝子多处发现受害的桉树,有的地块受害株率已近百分之五,现在此虫害正在保山蔓延,而且来势凶猛,若不引起警惕,将严重威胁着保山地区、乃至全省桉树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小蠹虫对桉树危害的症状及一般特点是:受害植株一全株枯萎,接着叶子全部变黄,整株枯死,但叶子并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导致桉树林连片枯黄的主要病害为桉树紫斑病和轮斑病。两种病害常混合发生,大部分地区以紫斑病为主,局部以轮斑病为主。病害严重发生时,桉树生长停滞。桉树紫斑病桉树紫斑病是国内外桉树种植区较为常见的叶部病害,可以危害多种桉树。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紫斑病危害窿缘桉、细叶桉、斜脉胶桉、赤桉等桉树的报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福建省有关桉树种系对焦枯病的抗性差异,选育抗病种系,2006年通过野外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测定,将收集的11个在福建主栽的桉树种系初步划分为抗病种系——巨尾桉9224、尾细桉M1;中抗种系——巨赤桉201-2、邓恩桉、柳桉、巨尾桉广9和尾巨桉Ug9;中感种系——本沁桉、尾巨桉3229;感病种系——巨桉3号、巨桉5号。  相似文献   

18.
2005—2006年,在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坑林业采育场应用清洁林分+施肥、疏伐+施肥、锄草+施肥、施肥4种营林措施,进行桉树焦枯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营林措施对防治桉树焦枯病均有显著效果且显著促进桉树林分的生长,以清洁林分+施肥最佳,其次是锄草+施肥、疏伐+施肥,单纯施肥效果最弱;清洁林分+施肥虽然成本最高,但桉树生长量的增长也最大,投入产出最高,为1∶4.44,可在桉树焦枯病受害较重的林分中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并鉴定,初步探明了广西速生桉叶部真菌性病害10种,即隐盘孢叶斑病Cryptospori-opsis sp.,轮斑病Pilidiella eucalyptorum,P.diplodiella、花斑病Aureobasidium sp.、黄紫斑病Phleosporasp.、焦枯病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C.scoparium,C.floridanum、紫斑病Phaeoseptoria euca-lypti、圆斑病Pseudocercospora chiangmaiensis、灰斑病Phyllosticta lindericola、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前4种为我国新发现的桉树病害,Cylindrocladium floridanum是我国桉树焦枯病病原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肿枝病是蓝桉、直干桉栽培管理中新近发现的一种树木病害。发病后能使桉树枝梢在短期内枯死或被风折断,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造林失败。肿枝病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桉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硼”所引起的一种生理“疾病”。多发生在1至3年生的蓝桉、直干桉幼树中上部。发病初期,枝干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尔后是皮层组织坏死皱缩,并逐步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