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总结分析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挖掘景观特色,做好生态旅游整合与规划,建立协调运行机制,创新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蒿坪保护站为例,在对其动植物资源现状以及受破坏情况阐述的基础上,不仅对目前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如贫困所导致的社区居民对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商业因素的渗入以及旅游项目开发过度且管理不到位等,进行了分析,而且还结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提出实现该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改善当地社区生活水平、改善保护区的管理以及旅游开发应慎重并朝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等。本文提出的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其他保护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该保护区突出教育资源特点、满足教育活动需求、确保资源与游客安全等环境教育规划原则,环境背景、地质地貌气候与水资源、生物资源、自然保护、环境伦理、旅游信息等方面解说应体现或包括的资源特色、主要内容和载体,并建议将环境教育小区规划为科普教育区、森林体验区和高山探险区,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探讨,分析了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就如何整合太白山风景资源、统一旅游线路、统一旅游市场,做大做强太白山生态旅游,联手打造大秦岭生态旅游核心景区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建议,以供有关各方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以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因其自然景观独特,野生动植物丰富,古文化遗产众多而著称于世,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为了将生态旅游这项产业与自然保护很好的结合起来,实现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互利双赢,保护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蒙可泉  林中衍  罗成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2):102-106,110
在分析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主要自然景观和景点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体验性美感质量、单因子的技术性、旅游环境生态质量、景观质量等进行评价,认为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高,生态质量好,区位优势较明显,区域经济背景值较高,具备良好的发展优势,是开展生态旅游和避暑休养的好去所。建议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体现特色,以生态旅游养保护,合理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8.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西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实施,促进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书怀 《陕西林业》2011,(Z1):17-18
"生态旅游"的概念,对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来说,最早源于1996年的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GEF项目,由当时的澳大利亚籍世行中心官员玛格丽特提出,几经讨论,"生态旅游"的概念最终为保护区大部分专业人员所接受,并一直延续至今。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1、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1981-1983年的太白山综合考  相似文献   

10.
桂林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区划和项目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