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比较长 ,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 ,冰封期最长的可达150天以上 ,冰下水温低(约为1~3℃) ,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很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 ,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 ,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原因造成的。而产氧主要是由于水生维管束植物(某些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增氧 ,简单地说 ,就是根据具体情况 ,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 ,作为越…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地处松花江两岸,市郊东有阿什河,西有运粮河,泡沼坑塘众多。这些水域中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我国让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
漓江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江河和湖泊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数量变动对河流及湖泊水域环境有着重大影响,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资源,在水域水体生产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水生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在水域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江河水域中,水生维管束植物(下称水生植物)是初级生产者。它为部分鱼类、底栖动物提供饵料、繁殖和避害场所。由于江河水生植物资源的丰歉直接影响到江河的渔产量,所以,水生植物在江河渔业资源中占有一定地位。为此,我们对广西江河水生植物做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5.
水生维管束植物是高等水生植物,也称水草。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可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四大类。水草是湖泊中水体、底质和光的最大利用者,作为初级生产者在天然水域中为部分鱼类、底栖生物等提供饵料和栖息场所.并能净化水质、影响水域的理化因子。水草与鱼产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材料和方法1.水域和水质试验地点在任城区喻屯镇,水域面积600余亩,水面平均深度在1.2米左右。大水面水域内浮游植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和自然细菌丰富。该地背风向阳、阳光充足,水域最深处在3米以上,沿岸浅滩较多,坡度不大,水草丰茂占养殖面积的25%左右。水域溶氧充足常年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 7.0~8.5,水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底层微孔增氧技术是全国渔业主推技术之一,在南方养殖虾、蟹的池塘被广泛应用,近两年,吉林省把微孔增氧技术应用在北方冰下鱼类越冬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氧效果,不仅提高了鱼类越冬成活率,而且降低了越冬鱼类病害的发生率。通过试验和实际应用,确定了在北方冰下应用微孔增氧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管理措施。吉林省每年鱼类在冰下越冬时间长达150d左右,鱼类越冬期间由于水质、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缺氧现象时有发生,加之部分养殖户增氧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生动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是淡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它在维持天然水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水域生态系统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天然文岩渠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太行堤以南,临黄堤以东,京广线以东,全长160公里,是黄河鱼类重要的生长、繁殖和庇护场所。2012~2013年我们对该渠的长垣段,共计49.63km进行了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采集方法采样时,挺水植物直接用手采集;浮叶植物和沉  相似文献   

9.
<正> 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大连水产学院、山西省水利厅、忻州地区水利水保局合作,在忻州地区进行了冰下生物增氧越冬鱼种的试验。越冬前清塘,处理老水(将原池水抽去一半),加注新水(使冰下水深能够保持在80厘米)。鱼类越冬时每3~5天测定一次溶氧、透明度、水深和冰厚,并察看水色。水色变化大时,要及时镜检浮游生物状况,若发现浮游动物多时,应由冰眼向池内灌入1ppm的晶体敌百虫,并不断搅拌,以杀死浮游动物,减少耗  相似文献   

10.
利用网箱越冬时,先要对水域进行必要的调查,如:冬季水面的冰层厚度,水位波动及冰下水深、溶氧的变化规津,水体是否有污染等。网箱越冬一般采用沉下式的方式,网箱的框架要牢固,并有相当的浮力。在选择木杆作框架的网箱时,要附一定的塑料浮于,以免木杆长期浸泡吸水而下沉。网箱中越冬鱼的放养密度要合理,在水域条件好,结冰期短的水域可适当多放养。在越冬鱼规格选择上,应选较大的鱼体,这样成活率较高。网箱的网目要选择适当,大了会跑鱼,大小会造成箱内缺氧,导致鱼体死亡。网箱应放置在向阳,水面宽阔,日照条件好,且水的流速…  相似文献   

11.
答:鱼类越冬可分为室外自然越冬和室内加温越冬两大类型。室外越冬又有池塘越冬、冰下越冬和温水越冬等形式。池塘越冬几乎没有设备:冰下越冬有打冰眼机和充气机,温水越冬常常利用地热温泉或工厂余热,主要设备是水泵。室内越冬主要设备有暖房、水泵、加热设备以及增氧、净化设备。  相似文献   

12.
鱼类越冬是我国北方地区养鱼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一年之中,鱼类大约要有一半的时间在冰下渡过。为了使鱼类安全越冬并提高其成活率,首先应了解鱼类越冬水域的理化、生物学特点和鱼类在越冬期的生理学特性,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其次是分析鱼类在越冬期的死亡原因,和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工作。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就可以创造条件,改善鱼类越冬环境,保护鱼类安全越冬。 近年来,北方地区提倡采用生物增氧越冬。生物增氧,就是根据越冬池的具体情况,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冰下水生植物,特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地处微山湖北岸,此处湖泊属“草型湖泊”,资源丰富,濒临任城的湖泊面积1333hm^2(2万余亩),相对封闭的水域有400hm^2(0.6万亩)。沿岸带和亚沿岸带水域内浮游植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和自养细菌丰富,组成了复杂的生物链,同时各类水生动植物本身亦是鱼、虾、蟹、贝的良好饵料。其水域生产力高,水质良好,发展水产养殖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十里泡位于同江市八岔乡15km处,南靠鸭北林场,北是沼泽地及部分农田。全长700多m,水域面积为1600亩,平均水深2m左右,水体清瘦,泡水的PH值在8.0左右,透明度20cm,该泡自然繁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黑鱼、鲶鱼、老头鱼、泥鳅以及其它一些小型杂鱼,年产鱼量在8000kg以上,平均亩产仅5kg,泡的周围生长数量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泡中沉水植物的覆盖率达80%以上,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这些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长既对发展渔业有有利的方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挺水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会导致泡的沼泽  相似文献   

15.
河沟型水域小型围网养鱼实用技术浙江省嘉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周华成嘉兴市有外荡水域2.3万余公顷,其中河沟型水面1.8万多公顷。从1987年起,根据我市河沟型水面比重大,水质清瘦,水生维管束植物、底栖生物丰富的实际情况,开始进行以“小、精、高”为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明水期间,在光照充足的肥水鱼池中,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常常使水中溶氧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有时高达每升20余毫克。但是。在严寒的冬季,从冰层厚20-30厘米的辽宁南部到冰层厚达1米的黑龙江地区的越冬池,冰下光照情况究竟如何?浮游植物、溶氧状况到底怎样?他们与池鱼的越冬又存在着哪些关系?迄今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系统资料。为弄清这些有关我国广大北方地区池鱼越冬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省冬季寒冷,每年封冰期长达5个多月,鱼类越冬水面常常盖满积雪,影响冰下生物增氧,使鱼类越冬受到威协,为了鱼类安全越冬,一些养鱼场户千方百计清除冰面上积雪,使冰下透光增氧,然而,中小型水面面积大,清雪劳动量很大,一些养鱼户便动用推土机和四轮车。用这些工具虽然积雪能被及时快速的清除,保证了冰下生物增氧的进行,但是这种清雪方法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危害极大,其危害主要来  相似文献   

18.
<正> 越冬是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冬季冰封期内,如何保证冰下水体足够的溶氧量以满足鱼类的需要,是越冬问题的焦点。为使不缺氧,在生产上一般采用打冰眼、注新水、原水循环、注入空气或氧气等方法,但这些措施存在增氧效果差,耗费人力物力或降低水温等缺点,未能很好地解决鱼类安全越冬的问题。对于越冬水体的生态环境,鱼类生理适应以及管理技术问题,过去国内有关科研、教学部门做了不少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可是,一般研究工作对冰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增氧效果都注意不够。1979~1981年春,  相似文献   

19.
鱼类气泡病是一种非寄生性鱼病,七十年代前发现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过金鱼尾鳍皮下气泡病、冰下亲鱼气泡病和池塘成鱼气泡病的报道。作者之一曾观察到火力发电厂温流水养鱼水域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成鱼、亲鱼气泡病。日本也有过鲑、鳟鱼气泡病的报道。至于大型水域越冬鱼类气泡病的报道,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20.
正济宁市任城区地处南四湖北岸,此处湖泊属"草型湖泊",资源丰富,濒临任城的湖泊面积2万余亩,相对封闭的水域有0.6万亩。沿岸带和亚沿岸带水域内浮游植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丰富,组成了复杂的生物链,为鱼、虾、蟹、贝提供了良好的饵料。水域生产力高,水质良好,发展水产养殖业前景广阔。任城区水产局立足实际,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利用这些宜渔资源,开展了大水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