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泰安市郊区位于泰山脚下,共有耕地面积7.4万公顷,总人口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100万,是农业大区,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发展“三高”农业,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了13.3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47.83万吨;有2.4万公顷粮田实现吨粮。“三高”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全区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到1993年底,全区已拥有农用拖拉机6819台,柴油机17572台,农用电动机10604台,农机资产总值达到了1.17亿元,占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的50%以上。机械的增加使机械作业量大  相似文献   

2.
高密县周阳乡有24个行政村,2.1万人,3100公顷耕地,其中小麦面积1600公顷。1991年开始全面实施有机旱作农业规划以来,小麦连续获得丰收,三年平均单产331公斤,年总产达到794万公斤,比旱作前3年(1988~1990)平均分别增长154%租149%。今年,全乡小麦尽管遇到了旱情和病虫害,但仍获丰收,单产达到380公斤,总产912万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肥城市是个农业大市。近几年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我省中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排头兵。199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11.9亿元,粮食总产达到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到32.3万千瓦,替代出11.5万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199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2.5亿元,粮食单产达到382公斤,总产达到165.8万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市的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产品农业  相似文献   

5.
屯留县王公庄不仅是山西省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发祥地,而且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典范。1978年前,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工序繁杂,耕作粗放,全村5250亩粮田的总产量仅84万公斤,平均亩产不过160公斤,仅仅依靠种粮的王公庄,总收入只有23.5万元,人均纯收入66元,还不能兑现,累计欠外债18万元,欠国库粮食28万公斤。从1983年开始全面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后,到1994年,  相似文献   

6.
<正> 旱作灌溉农业在陕西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关中灌区又是全省商品粮、棉、油、菜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旱象严重的1985年关中灌区粮食种植面积823.2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38.7万吨,平均亩产411.5公斤,面积占全省粮食耕地面积的18.5%,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35.7%,高出全省粮食平均产量近200公斤。因此如何保证关中灌区旱作高产,是关系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农机局加大旱作农业发展力度1994年,太原市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面积1.16万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达389公斤,比实施前的平均产量提高40%。太原市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是从1989年开始的。太原市农机局首先选择阳曲县高村乡辛庄村的20公顷旱地...  相似文献   

8.
搞好样板逐步推广阳曲县高村乡采取样板示范、逐步推广、精心组织的办法,使全乡533公顷旱地全面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1994年示范田粮食总产达344.8万公斤,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18.5公斤,比当地传统耕种的农田增产74%。1989年,这个乡学习...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旱作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为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接受。沂水县自1992年以来,机械化旱作农业开发进展顺利,成效显著。1994年由临沂地区科委、农机局、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开发地块测产表明:小麦增产17%;花生增产25%。全县开发面积1万公顷,增加经济收入1208万元。但在实施机械化旱作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是我区实施农业节本增效工程的第三年。据统计,各项目区共完成机械深施化肥作业面积160.16万公顷(1996年新增67.24万公顷),其中机械精少量播种40.5万公顷,机械化旱作农业8.15万公顷;采用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平均每亩增产小麦22.97kg,玉米59.89kg,大豆31.45kg;实现总增产粮食7.2亿kg,节省作业成本5754万元,获增收节支效益10亿元。1996年实施农业节本增效工程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动手早行动快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农业厅的要求,各地区都把实施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做为落实自治区科技兴区战略的重要举措。项目区从盟市、旗…  相似文献   

11.
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是“九五”期间全国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是今年全国开展的“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1月7日召开的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对1997年我区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任务进行了落实。l化肥深施技术实施面积达到296607万公顷,其中:1997年新增560万公顷。2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实施面积达到1369.用万公顷,其中:1997年新增250万公顷。3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实施面积达到265.15万公顷,其中:1997年新增112.85万公顷。4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坐水播种)…  相似文献   

12.
莱州市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实施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旱作农业开发工程 ,近三年来 ,该市综合开发面积已达 2万多公顷 ,其中 0 6 7万公顷瘠薄地变为沃土 ,创出了高产高效。莱州市耕地面积 7 6万公顷 ,分布在 2 0多处乡镇的旱薄地面积有 3 33万公顷 ,这些土地贫瘠 ,蓄水保肥能力低 ,水土流失重 ,水浇条件差。为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莱州市农机部门承担起了旱作农业开发任务 ,他们根据旱作农业开发的技术要求 ,制定了《旱作农业开发实施规划》 ,组建了旱作农业开发领导小组 ,坚持以推广应用农机化旱作农业开发 5项技术为突破口 ,持…  相似文献   

13.
宁阳县现有耕地6.2万公顷,199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8.3亿元,粮食单产达到383公斤,总产达到41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与我们几年来注意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分不开的。 一、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1980年以前,我县农机化事业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农机服务组织也比较健全。泰安市第一个县级拖拉机站就诞生在宁阳。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提高县级、强化乡级、完善村级”的思想指导下,明确提出,要把以农机为龙头的村级服务组织建设作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新疆农机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西部大开发为我区农业、农机化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农业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 1998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 140万吨,总产、单产都居全国首位;粮食 830万吨,人均位居全国第六位;糖料 513.1万吨,人均位居全国第四位;全区农林牧渔产值 499.24亿元,人均位居全国第三位。 1998年自治区第一产业产值占 GDP比重达到 26.1% (全国平均为 18.7% ),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 56.9%。加快农业大发展,是新疆迎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机械化农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我区农业机械动力占到农村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广西农机总动力已达1909.65万千瓦,农机原值达到120.9亿元;全区机耕面积103.85万公顷,机耕水平达到40.58%;农机生产经营服务总收入144.56亿元。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秸秆整株还田技术作为一项培肥土壤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农机化工程,在原平市两高一优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从1989年开始试验,1991年农业部列为重点科研项目,1993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1994年大面积推广,累计作业16.54万亩,增加粮食产量661万公斤,增收节支926万元,使实施区土地逐步变成了保水保肥的海绵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1%,为农村达小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9年在永兴村秋季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的秸秆粉碎还田中,出现了大中型主机不足,粉碎后耕翻不及时且壅堵严重,以及还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农业经济得到了全面提升。兵团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714亿元增加到2007年441.22亿元,年递增195.41%;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78年74万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104万公顷,增长40.63%。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1.3万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99万公顷,甜菜种植面积2.76万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棉花、甜菜单产、总产以及粮食单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泰市地处鲁中腹地,泰沂山区中段,在7.1万公顷耕地中,山区丘陵地面积占70%以上。这些土地瘠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1989年开始,我们对全市的农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认为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是改善我市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把这一工作作为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为此,我们从本市实际出发,制定措施,合理规划,组织机械上阵,向山岭薄地宣战。截止1993年底,5年时间共深耕地瓜花生地2.7万公顷,改造低产田1.1万公顷,完成坡改梯田1.3万公顷,开发新增耕地0.6万公顷,新增蓄水量290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2.2万公顷,推广小麦旱田沟播等旱作农业枝术面积1.4  相似文献   

19.
设施农业,亦称环控农业或工厂化农业,是用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工厂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存空间内得到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是重点蔬菜产区,现有蔬菜面积15万亩,年产蔬菜10多亿公斤,年产值4.6亿元。全区建成冬暖大棚3万多个,面积2.8万亩,产蔬菜1.38亿公斤,产值1.8亿元,占蔬菜种植收入的39%。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市推广小麦精少量机械播种项目获1992年江苏省农机化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今年,全市推广面积达320千公顷、占小麦面积81%。以每公顷省种75公斤计,可节省良种2400万公斤、折价7200万元;以增产10%计,可增产1.2亿公斤、折价1.68亿元。两项合计可获益2.4亿元。每25公顷需配一台机引六行播种机,购机需1500万元。当季投入产出比高达1:16,机具一般使用寿命为6年,累计效益更是巨大。6年推广工作的经验教训是,农机、农艺密切配合,相关技术措施配套是推广工作成功的关键。现将主要配套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