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全面掌握阎良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羊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加强牛羊布病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为牛羊布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2018年对全区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和部分散养户组织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07%,群体阳性率为0.19%;2018年辖区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1.54%,场群阳性率为4.31%;牛个体阳性率5.45%,场群阳性率28.57%。结果表明,辖区内牛羊布病点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切实落实畜间布病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追踪近年来川东北地区布病防控现状,研判畜间布病流行趋势,笔者历时两年,对四川广元、巴中、达州3个市进行了畜间布病防控情况调查。1 3市布病防控基本情况1.1畜间布病监测情况3个市牛平均阳性率为0.002%、羊平均阳性率为0.25%。对比两年牛羊监测情况,除巴中羊的阳性率有上升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布病是国家近年来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病。苍溪县作为四川省盆地北沿的山地农区,从2015年监测发现山羊布病以来,抓住布病流行之初的有利时机,持续大力抓好牛羊布病的监测和净化,通过3年多时间成功实现了畜间布病的净化。现就近几年走过的布病净化之路,浅谈一些心得体会,以供参考。一、落实四项保障措施,夯实布病净化基础1.落实组织领导保障。由行业主管部门成立牛羊布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牛羊布病普查、监  相似文献   

4.
用病原学分离与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1年全省畜间牛羊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体逐年见效,除种公牛外,其他畜种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都有所下降,其中羊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下降明显;牛布病感染阳性率(1.07%)高于羊(0.81%),奶牛最低(0.28%);种畜布病感染阳性率高于同种其他牲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防控:全面实施"检疫、监测、效果考核、消毒、免疫、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扑杀补助,扩大监测范围,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文章依据全市2022年度牛羊养殖、调运数据以及布病专项监测结果,对岳阳市调运牛羊落地报告和监管、牛羊布病监测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岳阳市畜间布病防控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威胁。为了解全球畜间布病流行及分布情况,完善我国布病防控策略,收集了近几年国内外畜间布病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了畜间布病的流行特点。研究发现畜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畜间病例在多省份被发现且流行率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在参考国际布病净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布病防控策略,如加强监测及经费投入、养殖管理和引种检疫、宣传引导和防控培训、疫苗接种及阳性动物扑杀、布病净化等方面的工作,以期为我国畜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掌握高陵区畜间布病分布及流行情况,通过对全区牛羊养殖场(户)抽样监测和发放并填写《畜间布病基线调查问卷表》方式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全区牛羊布病的个体阳性率为0.011%,群体阳性率0.18%;牛羊养殖场(户)在布病防治上普遍存在防疫意识淡薄,防护和消毒措施不到位等情况。调查为今后开展布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回顾了青海省开展畜间布病防控工作的历史及取得的成效,并对防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就全面做好青海省布病防控工作,从压实防控责任、严格检疫监管、加强监测排查、推进布病净化、强化联防联控和加强宣传引导等6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目前青海省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情况,对2016—2021年的全省布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人间感染布病的情况及相关数据通过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结果汇总、统计并分析,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畜间布病流行态势进行说明。结果显示:2016—2021年,青海省畜间布病疫情发生情况、抗体监测情况整体呈先下降后急剧上升的态势。羊布病抗体阳性率(1.29%)远高于牛(0.78%);不同畜种间布病抗体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其他羊(1.83%)、其他牛(1.14%)、种牛(0.86%)、种羊(0.38%)、奶牛(0.29%)。不同地区间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南州(3.01%)、西宁市(2.37%)、黄南州(2.07%)果洛州(1.96%)、海北州(1.75%)、海东市(1.35%)、玉树州(0.79%)、海西州(0.63%),阳性率均较高。研究表明,青海省2016—2021年畜间布病呈升高趋势,做好畜间布病的防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自然疫源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不仅极大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破坏畜牧业发展,而且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我县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以牛羊为主的畜间布病监测工作。最近多年检测结果显示,畜间布病仍有点状发生,还没有彻底净化。为切实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我县最近几年来,在全县加大了布病监测范围和数量。  相似文献   

12.
正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间、畜间布病疫情均出现比较大的反弹。为有效控制布病的传播和蔓延,保障牛羊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县为单位采取牛羊布病免疫、检疫、净化等措施防控畜间布病。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疫情流行程度、财力、领导层决策等方面各不相同,难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和问题。笔者就布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宁市湟中区利用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开展了畜间布病基线调查工作。本次调查既为湟中区畜间布病净化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青海省各地布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做好全县畜间布病控制和净化工作,强力遏止布病疫情反弹势头,坚决打赢畜间布病防治攻坚战,按“生命至上、源头防控、关口前移、人病兽防”的工作理念,按照互助县牛羊存栏状况、饲养方式等,科学合理地开展布病监测和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保障了畜牧养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2022年1—3月,烟台市报告19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例,给全市布病防控与净化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解烟台市畜间布病流行现状及饲养管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养殖场(户)的牛羊引入购进、生物安全措施、饲养管理及意识行为等进行调研。同时,采集牛羊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确诊。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6份。结果显示,99.40%(165/166)受访户牛羊购自省内,75.30%受访户购买牛羊有检疫证明,56.02%受访户购买动物销售方能够提供布病检测报告。73.49%养殖场(户)具备消毒设施,并能定期消毒。78.92%受访户了解布病,6.02%受访户有喝生牛羊奶习惯,8.43%受访户自己屠宰牛羊。经布病抗体检测,牛群体阳性率为2.50%,个体阳性率为0.20%,羊群体阳性率为2.50%,个体阳性率为0.30%。本次调研掌握了烟台市牛羊调运监管、饲养管理、意识行为及畜间布病感染情况,为防范布病散播风险指明了方向,为布病防控及非免疫净化区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户的增多和畜禽流通性的增大,牛羊布病流行也呈现回升趋势,畜间和人间布病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安全发展。本文就牛羊布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牛羊养殖业中布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是危害多种动物和人类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受市场等因素调节,牛羊反刍动物数量增加,且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加大,许多地方畜间布病呈上升趋势。为切实加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肃南县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防控要求,结合当地高寒牧区畜间布病流行实际,制订防控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动物疫病主动监测、定点检疫、消毒灭源、阳性畜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2007—2011年青海省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并指出近几年布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防控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掌握芝罘区境内牛羊布病的流行现状,通过对2013~2016年牛羊布病实验室检测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6年,牛、羊布病检测数量呈上升趋势,血清阳性率逐年降低,2015、2016年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为0。可见布病疫情在芝罘区内相对稳定,主要采取监测净化为主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2007-2011年青海省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并指出近几年布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防控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