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色珍珠     
在人们的心目中,珍珠的色泽是银白色或浅红色的,可是在波里尼西亚的阿鲁都亚岛上盛产一种乌黑发亮的珍珠,人们称它为黑色珍珠,这儿是黑色珍  相似文献   

2.
卞伟 《内陆水产》1993,(6):24-24
珍珠层粉的加工,选用优质的3—5龄三角帆蚌与褶纹冠蚌的贝壳均可,用砂轮磨出外面的黑色角质层和中间的棱柱层,保留珍珠层。珍珠层白色、无味、不溶于水,而溶于酸.  相似文献   

3.
珍珠项链是古今中外名贵首饰。选择珍珠时,从重量上看,越大越珍贵,我国俗有“七分珠子八分宝”之说;从形状上看,越圆越珍贵,好坏以精圆、次圆、椭圆、扁圆、坠形及随意形为序;从颜色。光泽上看,粉色和纯白色的好(即白色珠好),黑色和杂色次之,但黑色基底上有强珍珠光泽的品种也是极珍贵的。另外结构紧密和透明度高的为优质珍珠。优质珍珠表面能映出人的瞳眸,并有强烈的珍珠光泽。佩带珍珠项链具有雍容华贵、斯文雅致的风度,并兼有安神定惊、防治甲状腺肥大的功效。为使您佩带的珍珠项链水保瑰丽本色,应参考以下方法保养:1.…  相似文献   

4.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二)——淡水有核珍珠插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4):19-20
在人们尚未揭示珍珠形成的奥秘前.流行珍珠是“露滴成珠”、“日月的精华”和“鲛人的眼泪”等的说法。后来有人切开珍珠发现核心部分是砂粒等异物.如是便有“异物刺激成珠”的推测。13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发现贝类的外套膜分泌珍珠.并由此而培育了举世闻名的佛像珍珠。1806年.日本“珍珠之父”御木本幸吉氏.把外套膜成珠的机制和“异物刺激成珠”的推测相结合,在贝类软组织上先插植1颗异物(珍珠核),再往核上移植1块细胞小片,终于从15万只试验贝中.收获了1颗游离的有核珍珠.从而奠定了今日人工插核育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河蚌育珠     
《科学养鱼》2004,(12):35-35
我国江河湖泊星罗密布,丰富的河蚌资源,为珍珠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人们开始利用珍珠在河蚌体内这种与众不同的形成方式培育珍珠。在众多河蚌中,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不仅大又圆,而且色泽鲜艳,是培育珍珠的最好品种。培育珍珠需要大量的三角帆蚌。分辨河蚌的雌雄最好的方  相似文献   

6.
当今日本,人们谓之珍珠王国;不论在珍珠养殖的技术上、还是在产量及质量上都首屈第一。然而,日本的珍珠养殖是受我国明朝养殖佛像珍珠的启发,至1904年才成功地育成了有核珍珠的。以后,日本的珍珠养殖便正式以生产规模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发展速度之快,甚为惊人。1946年,日本的珍珠产量仅为188公斤,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珍珠最多的国家。珍珠生产是我国农民经营的主要付业之一。生产高质量的珍垛.或生产稀、特品种的珍珠(如分粒珍珠).不仅产品销路好.而且经济效益也很高,可为农民增加不少的经济收入,也为我国换取不少的外汇。  相似文献   

8.
<正> 珍珠,玲珑巧雅,晶莹夺目,自古以来与金玉、翡翠、玛瑙一样被人们视为珍品。以珍珠加工镶嵌的项链、戒指、胸针、耳坠、发饰深受人们喜爱。珍珠又是贵重药材,具安神定惊、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润喉护肤、收敛生肌等药理功能,许多中药成药都以珍珠为重要配伍。目前世界珍珠市场每年销售量达数十吨。由于珍珠的珍贵,人们对其研究不遗余力。珍珠是贝类生成的。淡水的河蚌以及鲍鱼、贻贝、牡蛎、砗磲、蛤蜊、珍珠贝等海产贝类都能产生  相似文献   

9.
评剑 《海洋渔业》1981,(2):16-17
珍珠,玲珑巧雅,晶莹夺目,自古以来与金玉、翡翠、玛瑙一样被人们视为珍品。以珍珠加工镶嵌的项链、戒指、胸针、耳坠、发饰深受人们喜爱。珍珠又是贵重药材,具安神定惊、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润喉护肤、收敛生肌等药理功能,许多中药成药都以珍珠为重要配伍。目前世界珍珠市场每年销售量达数十吨。由于珍珠的珍贵,人们对其研究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珍珠市场研究(四):珍珠的价值概念和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珍珠价值概念认识的深化是产品开发的基础 关注珍珠的现代消费意识,进一步深化对珍珠价值概念的认识是珍珠各类产品开发的基础。1.1珍珠的特性1.1.1珍珠的品性珍珠以其晶莹绚丽的外表和高雅纯洁的风格而受人喜爱,它光彩夺目,素有“宝石皇后”之美誉。珍珠的光泽是光反射与精致晕彩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南汇县下沙养殖场,于今年7月人工繁殖池蝶贝取得成功。池蝶贝是一种大形的乌贝,外壳呈黑色,珍珠层较厚,呈灰白色或灰紫色。用该贝来育珠,可育出珠光强、表质细腻、颗粒圆大的珍珠。上海地区的池蝶贝是1974  相似文献   

12.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出口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鹰 《内陆水产》1998,23(7):2-3,17
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出口目前仍居世界第一位,而目前无论是养殖还是销售都遇到较大困难。原因是供过于求。只有生产和需求达到基本平衡,珍珠业才有希望走出低谷。1我国淡水珍珠发展的回顾淡水珍珠生产和出口大体可以划分为开发、发展和调整三个阶段。1.170年代,淡水珍珠养殖的开发阶段70年代外贸部门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对淡水珍珠这项养殖业进行开发.其技术是日本华侨根据日本琵琶湖地区淡水珍珠的养殖技术,由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组织实施。在苏州地区.由苏州水产部门技术人员进行试验。1972年就有收获.井有少量出口.而后逐步在江苏…  相似文献   

13.
卞伟 《内陆水产》2001,26(9):23-24
我国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水库星罗棋布,可育珠水面非常广。河蚌种类较多,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再者珍珠的制片移插,它是一项精细的手工操作技术,即不能用电脑控制,也不能行机械操作,所以,特别适应我国劳动力多的现实国情。我国是世界上采捕与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到80年代中期,我国珍珠产量便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珍珠输出量最大的国家。1我国淡水育珠业的发展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大体可分为研究试验、技术改革和技术改进成熟3个阶段。1.1研究试验阶段珍珠的人工培育技术,是人们在采捕天然珍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水产科技》1978,(3):18-23
目前人工养殖海水珍珠的生产周期较长,施术后一般都要经过两年的育珠期才能达到商品规格。1973年我们曾用单面轻抹细胞小片(只抹不贴壳的一面)取得效果,养殖6个月珍珠厚度达0.516—0.887毫米,相当于常规生产养殖二年的珍珠厚度.1974—1975年,又先后利用胎盘组织液、赤霉素、三磷酸腺甙钠(ATP)处理细胞小片,也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漫话珍珠     
珍珠,色泽艳丽,光彩夺目,晶莹可爱,是一种名贵的稀有珍品。它可与玛瑙媲美,与宝石抗衡,比黄金更宝贵。人们常用“珍珠宝贝”、“掌上明珠”的成语来形容某种东西的贵重,可见,珍珠在人们思想中的地位是极高的。  相似文献   

16.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有着靠岸近、避风好、水位深、水质好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一个天然珍珠良港,可养殖水面有600多公顷。珍珠养殖有35年历史。可是,由于过去人们对发展珍珠业缺少科学认识,加上资金投入少,造成珍珠养殖生产发展缓慢,30年的发展面积仅为20—30亩,年产珍珠在几十公斤之间中徘徊。近几年来,这个市区把开发利用这个港湾发展珍珠养殖生产列为议事日程,把发展珍珠养殖生产列为  相似文献   

17.
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万年珍珠加工方兴未艾地处鄱阳湖畔的万年县有20多年的河蚌育珠历史,1994年珍珠养殖面积达1.2万亩,产珍珠8000多公斤,约占全省珍珠产量一半。今年预计可产珍珠15000公斤左右。为拓宽珍珠销售渠道,提高原珠增值率,早在80年代中期该县国营...  相似文献   

18.
杨伟 《水产科技》2006,(4):33-34
一、现状 湛江市养殖珍珠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珍珠插核、母贝养殖、人工育苗及珍珠加工等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海水珍珠立足于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珍珠产业成为雷州、徐闻等县(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湛江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  相似文献   

19.
张元培 《内陆水产》2004,29(7):15-16
1.1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周期 圆球形有核珍珠的育珠周期根据插植珍珠核大小而定。5-6mm珠核,养殖1年即可采珠;7-8mm珠核,养殖1.5-2.0年采收,珍珠皮层厚可达0.8mm以上;9~10mm珠核一般要养殖2~3年。珍珠皮层可达1.0—1.5mm。珠核越大.珍珠皮层要求越厚,养殖周期越长。总体来说.珍珠皮层厚的有核珍珠,质量佳,价格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淡水珍珠领域,有一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就是世界淡水有核珍珠的研创者、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河。其发明的“淡水有核珍珠”被誉为“天下淡水第一珠”。谢绍河在湛江水产学院任教期间,曾师从我国现代珍珠养殖创始人熊大仁教授从事海水珍珠养殖研究.发明和推广国际首创“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