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鱼出血病是对二龄青鱼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因无特效防治药物,致使二龄青鱼的死亡率高达80%左右,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为此,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苏州市水产研究所合作从1980年开始,用疫苗注射法预防青鱼出血病,获得成功(1983年在南京通过技术鉴定)。经过免疫,二龄青鱼平均成活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80%,单产由原来的170斤提高到300斤,每亩提高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青鱼出血病免疫的研究、试验和推广,论述免疫技术的应用,可使青鱼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大为提高,能促进青鱼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虽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但由于它多病,特别是二龄青鱼最容易得病,江浙一带称之为“条丝”,意思是一条都不能存活,这说明二龄青鱼病多,特别难养。据统计,二龄青鱼的成活率一般在20%左右,有的更低。据生产单位反映,一旦青鱼染上病,使用药物也无法治愈,因此,不少养殖场甚至历来饲养青鱼的养殖场也缺乏信心。为了提高青鱼的成活率,1980年起我们就青鱼病进行了室内、外一些试验,结果以免疫方法能达到预防的效果,青鱼的成活率可达到60-80%。由于青鱼病的这种病症与草鱼出血病有些相似,因此,我们暂定名为青鱼“出血病”。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苏州市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主持的《草鱼出血病免疫应用效果会》,于1986年2月24日在东山召开。江苏省淡水所、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苏州市水产局、苏州市水产研究所、吴江县青云水产场等单位派员出席。会议主要汇报了1980年~1985年各单位应用免疫的进展情况,并交流了经验和提出今后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
二龄(一冬龄)青鱼病害较多,尤其是肠炎病、出血病为害更大,致使成活率较低(一般仅有20%左右),严重阻碍了养鱼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有逐年缩小的趋势。以往,通常使用漂白粉、磺胺类、呋喃类或多种中草药进行防治,但往往防治效果不够明显或稳定,甚至无效。生产上迫切要求尽早提出有效、稳定、经济、简便的防治技术。我们于1980年在苏州市长青公社红旗渔场和新渔渔场分别进行了小规模生产性的青鱼肠炎病、出血病的免疫注射预防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 江苏省水产局于1983年11月17日至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青鱼出血、肠炎病及其免疫防病技术鉴定会议。出席会议的共有20个单位33位代表。代表们一致认为,江苏省水产研究所197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青鱼出  相似文献   

7.
<正> 二龄青鱼疾病较多,尤其是出血病、肠炎病危害更大,使其成活率一般仅有20%左右,严重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省卫生实验院流行病组和五十年代末期,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对青鱼传染性肠炎病致病菌进行过研究。我们自197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研究、疫苗制备及生产性免疫防病等试验研究,并结合生产利用青鱼出血病、肠炎病灭活疫苗对二龄青鱼进行免疫预防注射,成活率一般可达70%以上,效果显著。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技术的研究》1980年被列入湖南省科委科研项目,1983年4月份并纳入“六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第四项研究内容,由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经过几年的努力,圆满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于1987年2月份由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委托湖南省水产局主持,在长沙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育省内外专家,教授二十多人。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通州市水产指导站科技人员经过3年科学实验,针对草鱼出血病、暴发性鱼病等主要鱼病,采用免疫、生物、生态、药物综合防治技术,使一龄草鱼成活率从61%提高到82%,池塘养草、鲢、鳙、鲤、鲫、鳊成鱼成活率从79%提高到95%;试验组比对照组年亩增产鲜鱼60.8公斤,年亩增加毛利334.32元。1993年实施面积达5000亩,3年累计达8550亩,共增产鲜鱼52.01万公斤。增加收入285.84万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目采用试验、示范、生产与科研、培训、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鱼病研究室的科研人员通过长达6年的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草鱼出血病群体免疫技术”的研究。通过采用对草鱼亲体免疫注射和对草鱼精液浸泡免疫的方法,使草鱼夏花至鱼种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TCMI不同添加量在草鱼、鲫鱼、鳊鱼等常规鱼类养殖上进行了鱼病预防试验和生长安全性试验,以及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TCMI预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草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22%、27%、28.5%,鳊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23%、26%、27%,鲫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5%、7%、8%;TCMI药饵的生长安全性效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系数、净增重倍数有显著优势(P〈0.01),但试验组之间增重成本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与对照组相比成本分别降低了13.7%、15.4%、18.2%;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结果表明,用TCMI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鱼成活率比大蒜京高9.0%,免疫保护率达80.9%。上述试验结果表明,TCMI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常规鱼类免疫力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应用TCMI防治鱼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殖水生动物的病毒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动物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水产动物病毒病。 我国已报导的水产动物病毒病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三角帆蚌痘病以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等等。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而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致使草鱼的养殖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对草鱼出血病已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其病原为呼肠弧轮状病毒属(Recrotavirus),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  相似文献   

13.
1963年,青鱼人工繁殖在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取得成功。近二十年来,各地摸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我场自1974年青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每年在技术上都有所提高。1982年催产青鱼5组,全产3组,半产1组,1组未产,催产率80%,受精率91%,孵化率90%,  相似文献   

14.
二龄青鱼Myloopharyngodon piceus Rich在饲养过程中易患出血病,主要症状是皮下肌肉块状或点状出血,以及肠管充血。该病于江苏、浙江及上海市郊等地广为流行,特别在江苏更为严重,通常青鱼的成活率只有20%左右,死亡率极高。所以不少水产养殖场因对出血病束手无策而不愿饲养,致使青鱼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5.
黑鲷人工育苗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日本在60年代进行黑鲷人工育苗,80年代开始建造大型黑鲷人工渔场。我国港台地区于70年代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工作,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分别于1980、1981年取得黑鲷苗种中间生产成功。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在我国南海区取得黑鲷苗种批量生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由病毒引起的青鱼出血病是危害青鱼最严重的疾病。虽然确证了青鱼出血病的病原是病毒,但未见国内外有关对其分离和鉴定的报道。本研究采用了CIK细胞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和EPC细胞系,对其进行了病毒分离,并进行了电镜观察,及物理、化学特性的检测。证实青鱼出血病病是一种RNA病毒,属于呼肠弧病毒科(Reoviridae)。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广泛用于草鱼出血病的预防,对于提高草鱼成活率,增加鱼种和成鱼的产量起了积极作用。据我县近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进行了免疫注射的草鱼种的成活率都在80%以上,高者达92.4%,其中又尤以注射夏花草鱼种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水产局于1987年11月24日至25日在沅江县召开了“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技术推广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县水产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技术人员等40余人。湖北省嘉鱼县水产局陈祥树局长列席了会议。会期省水产所副所长郑远刚同志总结了1987年浸泡免疫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省水产所鱼病组康惠同志报告了草鱼出血病浸泡免疫技术的研究情况和推广中的技术关键以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梁政 《河南水产》1997,(1):15-16
青鱼生长快、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大水面的不断开发利用,对青鱼苗的需求日趋增加,针对这个问题,我所进行了多方位、多组合试验,取得了青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仅1994~1996年3年我所共向社会提供青鱼水花1000多万尾,寸片400多万尾,大规格鱼种3万多公斤。现就我们的试验经过总结一下,以便与广大水产工作者共同探讨。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常规池塘混养青鱼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养殖模式,我们于2003年1月在长沙县水产良种繁育场1排1号池进行了80:20养殖青鱼试验,亩产青鱼408.3千克,亩纯盈利2020元,投入产出比1:1.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