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掖县防潮堤管理局承担的罗非鱼与东方对虾混养技术研究,于1986年10月5日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这个管理局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在面积各为3亩的4个试验池内,获得平均亩产罗非鱼成鱼106.3公斤,个体重220.5克,鱼种52.9公斤;对虾84.1公斤,个体长13.45厘米的好成绩。较单养对虾的对照地经济效益提高24.16%。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1988,(1):25-25
滦南县水产开发养殖公司养虾一场,700亩对虾精养池,60天育出对虾苗3.46亿尾,平均单位水体育苗34.6万尾,最高为67万尾。对虾养成生产110天共生产较大规格的商品虾17.58万斤。平均亩产125公斤,其中最高亩产204公斤,比1984年的高产池增一倍多,育苗和养成二项总收入达到224万元,纯收入135万元,平均每人创利4.5万元,进入国家养虾生产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岱山县南峰乡对虾养殖专业户徐玉康1986年4月30日在承包的13亩虾塘里投放虾苗(亩放苗2.6万尾),10月9日起捕,共捕获对虾3399.5公斤,平均亩产达266公斤;实际成活率35.6%;饲料系数为14;虾体合格率达100%;总产值39605.62元,净收入为19534.94元,亩净收入1502.7元,成为岱山县养殖专业户中的佼佼者。该专业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位高密度养殖斑节对虾,1989年在湛江市长洪对虾育苗场获得成功,平均亩产84O公斤,亩产值2.3万元。1994年徐闻县南门沟养殖基地养殖32亩,亩产300公斤,亩产值1.5万元;95年虾池面积扩建到98亩,放养92亩,亩产364公斤,亩产值2.6万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原有的大面积旧虾池 (一般 40亩左右 )仍然摆脱不了虾病的困扰,产量、效益较低。随着海水养殖结构的调整, 2000年我们进行了二龄河豚鱼与中国对虾混养试验。两个旧虾池共 73亩,总产河豚鱼 4675公斤,产中国对虾 1150公斤,平均亩产量为 79.79公斤。其中,河豚鱼亩产 64.04公斤,对虾亩产 15.75公斤。河豚鱼成活率达 97%,养成规格平均尾重 725克。尽管 2000年河豚鱼出口价格暴跌,亩纯利仍达到 1620.9元,比单养对虾的对照池增收 2.7倍,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概况   池塘为宁车沽乡虾…  相似文献   

6.
单雄性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口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中,按80:20池塘主养模式进行主养单性奥尼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对比试验,亩产奥尼罗非鱼822公斤,亩纯收益3130元;亩产尼罗罗非鱼720公斤,亩纯收益316.62元。奥尼罗非鱼平均个体300克,尼罗罗非鱼平均个体168克。奥尼鱼较尼罗罗非鱼生长快42.6%。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选择璧山县青杠渔场1号池(面积9亩)和三角滩渔场5号池(面积12亩)进行全雄罗非鱼池塘混养试验,亩净产成鱼573.0公斤和537.5公斤,其中全雄罗非鱼亩产72公斤和50公斤,每亩增加收入800元。  相似文献   

9.
广东的对虾养殖起步慢,基础差。1985年,全省仅有对虾育苗室16座,育苗水体1.6万米^3,年育苗3.26亿尾;养虾面积2.9万亩,平均亩产25.5公斤,总产量仅约760吨。在1986年全省沿海水产工作会议之后,在省委、省府以及省经贸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规模创办对虾养殖出口基地,使我省养虾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面积2亩,平均水深2米的池塘一张进行高产试验,放养密度4,875尾/亩,其中尼罗罗非冬片4,500尾,规格2.5寸/尾(每公斤90尾),团头鲂50尾(O.2公斤/尾),4寸的草、鲢、鳙分别为25尾、200尾、50尾,鲤鱼50尾(O.035公斤/尾)。鱼总重66.25公斤/亩。除罗非鱼在4月15~18日放塘外,均在3月22日放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盐碱地区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高产技术,我所进行了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高产试验研究。从1987年4月30日至10月7日共160天的饲养,3.38亩水面(分三个试验池,分别为2号、5号,13号)共产鱼5058.75公斤,亩产约1303公斤,亩净产1136公斤。其中罗非鱼成鱼产3959公斤,亩产1020公斤,占总产量的76%。2号池总产1391公斤,亩产1391公斤,亩净产1265公斤,罗非鱼成鱼占总产量的83.5%。5号池总产2407公斤,亩产1203公斤,亩净产1037公斤,  相似文献   

13.
1986年冬季,我们把一块废旧盐田改成为一个8亩的精养虾塘,1987年养殖对虾,产量达3283公斤,平均亩产410.4公斤,对虾平均规格为12.95厘米,全部达到12厘米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日照市安东卫盐场以盐为主,一水多用,发展对虾养殖业。1985年认真总结1984年养殖成功的经验,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对虾养殖面积,改进对虾饵料配方。当年养对虾410亩,平均亩产对虾80公斤,其中29亩高产池平均亩产112公斤,全年总产量达35000公斤,总产值达40多万元,产量、产值都比1984年翻了三番,获得利润10万余元,扭转了盐场连年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定远县解放水库渔场,现有鱼池165亩(含亲鱼池),1985年繁殖四大家鱼1.5亿尾,鲤鱼700万尾,培育夏花1,500万尾,养成12厘米以上鱼种3.75万公斤,折合平均亩产350公斤。鱼种体质好,供应及时,每年都争购一空。水库养鱼水面1,920亩,1985年产成鱼4.75万公斤,平均亩产25公斤。鱼池四周植水杉、池杉4万余株,有的已经成材。  相似文献   

16.
《渔业经济研究》1988,(3):45-45
密山县富源乡金沙村周兆民,1987年88亩鱼池,产商品鱼19800公斤,平均亩产225公斤,商品鱼规格由过去尾重不足0.4公斤,提高到平均尾重0.65公斤。纯盈利超过了前两年养鱼纯收入的总和,达42000元,亩纯盈利477元。主要做法是:(一)由放养小鱼种改为合理稀放大规格鱼种,每公斤20尾。每亩放养春片鱼种400尾,比上年少放养20尾。而亩产却比上年增加75公斤,效益比去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7.
《渔业经济研究》1990,(2):14-14
我县糖坊镇西河村大桥屯农民魏贤良,1989年利用5亩稻田养鱼:共投放鲤鱼种750尾,7.5公斤。合亩放养150尾,1.5公斤。经过90天的精心饲养管理,共产商品鱼270公斤,最大0.6公斤,最小0.25公斤,合亩产54公斤。平均每公斤卖出价5元,产值1350元,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1987,(4):28-28
浙江肖山有外荡养鱼水面35058亩,1985年全县配套网箱1818只,面积253.95亩(其中育苗箱8亩,一龄鱼种箱19.25亩,成鱼、二龄鱼种箱176.7亩)培育的鱼种提供给外荡19193亩。总产成鱼1926.8吨,平均亩产100.4公斤,增加产值143.33元。产鱼种561万尾,其中4040亩外荡平均亩产150.15公斤,最高218.65公斤。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广益乡勤丰水产养殖场的徐齐生,1985年承包一口面积为2.8亩的一龄鱼种池,6月10日放养4.95厘米的早繁草鱼1.7万尾,6月25日又套养2.64厘米的花鲢2万尾,经157天的精心饲养管理,总产1914.25公斤,平均亩产683.55公斤,其中每公斤3尾的草鱼种1248公斤,平均亩产445.7公斤,成活率达88.1%,相当于四亩一龄鱼种池的草鱼种产量。  相似文献   

20.
江伟  张亚 《河南水产》2000,(1):25-25
利用面积为6亩的池塘,进行主养青鱼试验,亩放养规格为1.75克/尾的青鱼种833尾,经过6个月的饲养,达到亩产621.5公斤,获亩纯利润4372.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