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分析传统农业机械化评价方法和考虑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确定了每一指标的标准值及权重,给出指标的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浙江省历年农业机械化的统计数据测算出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农业机械水平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传统农业机械化评价方法和考虑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同时确这了每一指标的标准值及权重,给出指标的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浙江省历年农业机械化的统计数据同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及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地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区域性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分类.然后将评价结果与具有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的GIS软件MapInfo相结合,生成相应的专题地图,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各类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民锋 《农业与技术》2009,29(6):114-119
为科学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分析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值、权重、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收集并利用湖北2000-2006年的农机统计资料,测算出了湖北省各年份及其部分地区2006年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找出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空规律,为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实际作用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反映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的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及实施农业机械化后带来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根据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三角数刻画群体专家评价的保守值和乐观值,给出一种基于模糊三角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指出三角模糊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过程有4个步骤,分别为信息采集、确定因素权重、模糊信息处理、评价并反馈。最后,结合县实际情况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聘请农业科学研究所及相关专家采用百分制对该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该县农业机械化水平隶属于评价标度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该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为高,即表示经过多年的农机推广,该县城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机械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四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了四川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值、权重、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收集四川2000~2005年的农机统计资料,测算出了各年份的农机化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值,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四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了四川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值、权重、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收集四川2000~2005年的农机统计资料,测算出了各年份的农机化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值,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全国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区域,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并对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划分。【结果】在综合考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效益与成本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由3个基本指标和1个参考指标组成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反映了全国及各省市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和关键;综合考虑农机作业水平、农业效益水平、农村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规律及综合评判结果,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划分为5类区域,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不同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瓶颈所在。【结论】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差异不同,造成差异的本质原因也不同,各地应立足区情,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评价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农业机械化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考虑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山西省115个县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GeoMedia软件直观展示了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不同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科学的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有利于进行烟草行业农机化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提升烟草生产机械化水平。【方法】针对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缺乏科学评价方法的实际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主要烟草产区机械化生产的实际调研,提取可以表征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各项指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具有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最小和一致性指标最小的特点,因此通过该方法确定的指标权重精度较高。该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表征烟草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并结合产区特点确定了标准值,构建了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体系。【结果】通过对云南曲靖等10个烟草产区调研资料进行评价,各区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最大值为85.79%,最小值为36.09%,其中山东诸城产区机械化水平最高。【结论】通过真实调研数据验证,该文所建立的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有效地反映了各产区的基本情况,证明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秦维彩  陈盼阳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110-114+118
现代农业是一种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水平。要实现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的目标,离不开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为客观判断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科学编制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本文对江苏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即加快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健全购机财政补贴机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的重点与趋势,以期为江苏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围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人口4个维度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浙江省和省内不同地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从动态视角评价了2013—2017年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静态比较2017年浙江省山区、半山区、平原区和海岛区等不同地形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2013—2017年,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不同地形县域之间存在差异:半山区和平原区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山区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基于此,认为高水平构建农业体系、高水平推进绿色生产、高水平打造产业平台和高水平培育农业品牌是推进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农机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山西省农业机械化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类型,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在综述了大量相关资料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机械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农业机械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变量的权重。  相似文献   

14.
董展展  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72-5575
选取了17项指标构建一个可以充分反映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异指数评价法与GIS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对浙江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综合发展水平在数值上呈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低水平和低水平相对集中的"金字塔型"分布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全局空间分异ID指数为0.223 4,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于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水平低的县域集中分布于浙西南地区。据此提出了平衡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旺云  张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99-20900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研究了云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云南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云南省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