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保障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全市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增强生猪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风险防控能力,按照四川省广元市委、市政府以及市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相关要求,广元保险业主动作为,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出非洲猪瘟疫病扑杀保险,为1万余头能繁母猪和10万余头育肥猪提供了6440余万元的风险保障。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进入我国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急剧下降,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非洲猪瘟(ASF)防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从区域性应对ASF疫情风险的角度出发,探索和分析GIS技术在非洲猪瘟(ASF)防控管理方面的应用,旨在提升以防控ASF疫情为首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助力生猪转型升级,提高生猪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什邡市2020年初养猪行业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比较严重,生猪生产效果非常不理想。2020年1~9月共出栏生猪10万余头、存栏10万余头、能繁母猪8000余头。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和稳定生猪生产对策执行之后效果良好。1非洲猪瘟防控措施1.1规范行业管理生猪生产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非常严重,因该病传播性非常强,如果相关部门没有严格规范行业管理,对生猪的屠宰和产地进行检测,则无法对非洲猪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各地报告非洲猪瘟疫情数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数量、农业农村部受理的疫情举报数量等呈下降趋势,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与去年年底相比,一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增加1000多万头,增长3.5%;能繁母猪存栏增加300多万头,增长9.8%。可以说,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事关今明年生猪生产恢复目标能否如期实现。针对非洲猪瘟防控新形势,农业农村部及时调整优化防控策略,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出台了《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12项强化措施,指导各地充分发挥应对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份发生以来,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很多科研人员和畜牧工作者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建言献策,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文章就非洲猪瘟背景下猪群的健康、免疫及母猪繁殖进行综述,为生猪产业的复产提供帮助,实现猪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一种非常严重传染病,如果没有及时防控,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生猪感染,所有接触的生猪都会出现病症。为了能够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应当要从生产管理、疫病防御、产地检验、屠宰运输等环节对非洲猪瘟进行全面排查,有效提高非洲猪瘟整体防控水平。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排查及防控工作进行探究,明确当前非洲猪瘟排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提出正确的防控策略,保障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有效控制,维护生猪养殖场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养殖产业链结构、生猪消费市场结构及猪肉贸易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繁殖母猪存栏量显著下降,生猪养殖数量和规模受到重创,同时猪肉进口量创新高。现阶段我国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等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非洲猪瘟防控政策和方案,保障疫病良好控制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科学恢复,猪肉畜牧产品价格获得一定的回落。该文将对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市场的供需情况,非洲猪瘟疫情下我国生猪养殖市场中价格波动特点及下一阶段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和建议等进行介绍,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猪肉产品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很多中小型生猪饲养场相继出现,但是非洲猪瘟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为此,本文介绍了中小规模生猪饲养场的非洲猪瘟防控策略:了解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健全非洲猪瘟防控制度,加大非洲猪瘟排查力度,严格规范生猪引种工作,科学选择生猪养殖场址,做好生猪饲养管理工作,完善非洲猪瘟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非洲猪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政府和养殖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本文就规模化养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饲料》2019,(2):2-2
为有效保障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全市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增强生猪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风险防控能力,四川省广元市在全市范围积极开展非洲猪瘟生猪保险。广元市组织市财政局、市农业局、金融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和承保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并起草了《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生猪保险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经常务会审定后,迅速印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生产形势:猪价逆势上涨,能繁母猪数量有所下降,养殖户逐渐增强猪价"话语权",温氏等大型生猪上市企业股价一路飘红。出现这一形势的原因: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出现了"双下降";受环保压力的影响,能繁母猪存栏明显下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振养殖信心和养殖意愿等。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防控,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类急性烈性传染病,有极高的致死率,阻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养猪场人员的疫病防控知识,构建完善的预防机制,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防控和隔离.  相似文献   

13.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户)是我国生猪产业的主力军,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非洲猪瘟发生风险较高。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做好中小型养猪场(户)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团队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非洲猪瘟防控实际出发,梳理总结了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以期降低非洲猪瘟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1):60-62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生猪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目前非洲猪瘟仍然没有有效疫苗,生猪复产任务任重道远。在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饲料的安全和品质是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重要一环。文章综述了饲料安全和品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应对策略,为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下饲料安全和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伴随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防控,非洲猪瘟通常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类急性传染疾病,具有极强的致死率,阻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控知识,构建完善的预防机制,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已成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生猪养殖从业人员只能通过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将病毒阻挡在外,以进行非洲猪瘟的预防。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尤为严重,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也使得2018年的生猪价格降低。详细分析了非洲猪瘟的特点、危害、疫苗研发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养殖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流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的肆虐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控非洲猪瘟已成为猪场恢复生猪生产必须解决的艰巨任务。将中药组方联合应用于复养猪场中,不但有效预防了非洲猪瘟的流行,而且能够做到养猪生产全程无须使用抗生素,同时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阐述了中草药熏香等7种中药组方及烟熏、拌料和喷洒等联合应用方案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广大猪场成功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为我国养猪业快速复苏和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今非洲猪瘟作为对生猪产业影响最大的疫病,已经备受群众关注,如何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非洲猪瘟具备感染能力强、扩散迅速以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当猪群中出现非洲猪瘟病症时,应当予以重视,并且及时开展相关防控措施,避免其它生猪感染非洲猪瘟,造成猪群大规模死亡。本文介绍非洲猪瘟传播途径、非洲猪瘟防控难点以及非洲猪瘟现状,并提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见解。  相似文献   

19.
陈伟  曾勇庆 《猪业科学》2020,37(10):31-34
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产能断崖式下降,二元母猪价格居高不下,产能严重不足,而频繁引种不利于疫情防控,这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快速恢复生猪产能,三元商品猪被迫留为种用;然而,三元母猪繁殖性能较差,如果选留、选配等管理措施不当会进一步降低其繁殖性能。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杂种母猪的利用原理以及三元母猪的轮回杂交闭群繁育选配策略,期望实现三元母猪的种用价值最大化,提高商品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创建于2007年,起初命名为"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后来根据每期主题进行命名,例如,2020年主题是母猪批次化管理与非洲猪瘟防控,则确定会议名称为"母猪批次化管理与非洲猪瘟防控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为了配合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