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蒙古栎属于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科尔沁沙地珍稀优良乡土树种,具有抗旱、耐寒、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是科尔沁沙地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园林绿化等工程的优良造林树种。文章阐述了科尔沁沙地蒙古栎播种育苗要掌握的种实采集调制、种子贮藏、育苗地选择、整地作床、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元宝枫是科尔沁沙地的乡土树种,具有抗旱、耐寒、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是科尔沁沙地生态建设、经济林发展和城市园林绿化等工程重要的造林树种。文章论述了科尔沁沙地元宝枫播种育苗要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种实采集、育苗地选择、整地作床、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蒙桑作为科尔沁沙地的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抗旱耐寒等特点,用途广泛,是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等工程重要的造林树种。科尔沁沙地蒙桑播种育苗要把握好种实采集和贮藏、育苗地选择、整地作床、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沙地5种造林乔木的抗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造林树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控水法观察糖槭、五角枫、大叶白蜡、桃叶卫矛和稠李5种科尔沁沙地典型造林乔木的叶片形态,测定相对水分亏缺、丙二醛、可溶性糖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乔木的综合抗旱性排序为桃叶卫矛五角枫大叶白蜡糖槭稠李;桃叶卫矛和五角枫抗旱性较强,更适合在科尔沁沙地困难立地进行野外造林。  相似文献   

5.
白蜡为木犀科阔叶落叶乔木,树形美观、树干通直、枝叶茂盛、根系发达,是林业生态建设、绿化美化深受关注的主要树种之一。从采种育苗、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白蜡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4个北美引进树种为研究对象(包括水紫树、美国白蜡、北美皂荚和茶条槭),测定了种子的物理性状、优良度、生活力和发芽率,并对其播种育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种子品质差异较大,该种批茶条槭的种子质量存在问题,生活力和发芽率都远远低于其他树种,水紫树的种子质量较为优良,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均高于其他树种.此外,播种前使用赤霉素处理会降低美国白蜡和水紫树播种育苗的出苗率,该因素对两个树种的播种出苗有着极显著的影响;无色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北美皂荚播种育苗的出苗率;温水浸种时间和覆土厚度对4个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白蜡类树种是我国重要的用材及绿化树种,常以种子繁殖为主。实际生产中,在播种前常以层积催芽法解除种子休眠,需时约80d。由于需时太长,生产中常因得到种子较晚,而不得不延迟播种时节。对白蜡种子进行药剂浸种催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始温的温水浸种24h后,用200×10-6吲哚乙酸(IAA)浸种3h和200×10-6赤霉素(GA3)浸种24h,发芽率分别达到64%和62%,与层积催芽法发芽率基本相当,是理想的白蜡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冠白蜡为天然变异植株,叶色春夏秋3季为金黄色,经过5年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其叶色性状稳定,现已形成无性系.为优良的彩叶乔木树种.可以通过嫁接、扦插、根段扩繁、播种等方法繁殖.适合在我国白蜡适生区的东北、西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福建、广东、四川等省种植.  相似文献   

9.
研究总结了通辽地区科尔沁沙地乡土树种混交造林技术要点,提出了宜选择地势相对平缓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土壤为壤土或沙壤土地块,采取机械开沟的方式带状整地;选用元宝枫、桃叶卫矛、蒙桑、白蜡、大果榆、刺榆等树种,选择2~3年生本地繁育的优质壮苗造林.建议采用行带式复合经营造林技术模式,进行农林复合经营,栽植密度33~74株/66...  相似文献   

10.
对节白蜡在京津地区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节白蜡又名湖北梣(Fraxinushupehensis)是1975年在湖北省大洪山区被发现的白蜡树属的一个新种,属于“湖北省特有珍稀新品种保护植物”和“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根据科技查新结果,国内对对节白蜡原产地资源现状、群落类型、生态适应性、繁殖技术及利用价值等有较全面深入的报道,但对节白蜡在北厅的引种工作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报道。为了丰富北京地区园林绿化树种.1980年,我们与湖北省京山县林业局联系购买对节白蜡种子,并于1981年春在小汤山苗圃进行第一次播种试验。以后又多次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