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选用10个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徐豆18、灌豆1号这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徐豆18产量最高,达148.23 kg/亩,分枝多,荚数多,单株粒数多,单株产量高,田间表现好,无倒伏现象,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灌豆1号产量次之,达139.98 kg/亩,分枝较多,籽粒较大,百粒重大。徐豆18、灌豆1号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表现较好,适宜在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条件下作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7,(14):31-32
大豆的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大豆籽实含氮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含磷量比小麦多30%.比水稻多40%;含钾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  相似文献   

3.
大豆和芸豆是黑龙江省北部市县主要种植作物,他们虽然同属豆科,需肥特点却不同,施肥技术也各异。 1大豆需肥特点 大豆在粮油作物中,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大豆需氮虽多,但可通过根瘤固氮,  相似文献   

4.
高油酸能够显著提升大豆食用油的稳定性和食用价值,是大豆品质改良的育种目标之一。为提高大豆籽粒油酸含量,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多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敲除负调控大豆油酸含量的2个关键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获得20株T0代阳性苗,但发生基因编辑的株系只有11个,其中GmFAD2-1A发生突变的有7株,GmFAD2-1B发生突变的有10株,这2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有6株。经过加代纯合后,检测转基因株系(T3代)大豆籽粒的脂肪酸组分,发现油酸含量显著提升,最高达81.38%,而亚油酸含量则显著降低,获得了高油酸新种质。本研究采取多基因敲除策略,成功突变大豆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并获得高油酸大豆突变体株系,为高油酸大豆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对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4年末开始.受聘成为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技术指导单位,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在全县范围内组建农技推广协会1个,下设专业技术协会5个、吸纳会员单位1个、吸收农民会员51人.创建科技核心区1处、科技示范区3处、培植高新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户20户、科技示范户1000户、科技辐射户2万户,推广种植高油大豆28万亩,平均产量147kg/亩,其中3.1万亩高油大豆示范区平均产量161.6kg/亩.3.1万亩高油大豆示范区总产高油大豆500万kg,创经济效益1352万元;全县28万亩高油大豆总产实现4116万kg,实现经济效益1亿元。  相似文献   

6.
跨入新千年后,由于自贡农科所在大豆耐荫抗逆育种上的突破性进展,首次育成适合套作种植的大豆品种——贡选1号,为四川乃至南方多熟地区在稳定粮油生产前提下增种大豆奠定了必须的作物种质基础。大力发展大豆生产,不但有利于缓解大豆供需矛盾,带动相关产业,而且对于稳粮调优,提升品质,实现旱地种植制度升级,提高土地保护性耕作水平和产出能力,提高综合效益,带动整个旱地粮油生产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在过去的几年里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近几年,国内市场对油脂和豆粕的消费量迅速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我国自1996年开始大量进口大豆,近几年来大豆进口呈直线上升,其中大多是转基因大豆。1996年进口110多万吨,1998年进口319万吨,1999年进口430多万吨,2000年进口量猛增至1042万吨,2001年再增至1394万吨。大豆进口量已经直逼我国大豆的年产量1500万吨。我国自90年代中期由大豆的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之后,对大豆的进口一直没有采取过限制措施。国内市场大豆供给量的增…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要产区,然而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病虫害近年来有明显加重趋势,如不进行综合防治,则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现将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大豆根腐病
  病菌多为土壤习居菌,且寄主范围广,因此,必须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1)种衣剂拌种;由于大豆根腐病从大豆发芽就开始侵染,直到中后期仍能侵染发病。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呋喃丹的种衣剂拌种,有效期仅有25-30天,若再与益微混用有效期可达50-60天。下列配方为100公斤大豆种子所用的量:35%多克福1.5升+益微100-150毫升;2.5%适乐时15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35%阿普隆40毫升。  相似文献   

9.
大豆根绒粉蚧在本县1年发生3代,一般只在1棵植株的不同部位或邻近的植株内活动。以卵在卵囊内于土壤中或附于大豆的残枝、残叶、残茬上越冬。第一代5月中旬开始孵化,大豆未出土前先寄生在黄花蒿、荠菜、葶苈、酸模叶蓼、大蓟、卷茎蓼、鸭跖草等杂草上,待大豆出土后立即在大豆子叶、茎秆和真叶上寄生危害,多集中于子叶基部及其上部茎秆处,随着植株的长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豆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的作物之一。为探索玉米和大豆之间的最佳复合种植模式,为此我们进行了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梓桐镇叶家庄村,试验田为泥砂土,前作为早稻,供试玉米品种为掖单13,大豆为本地农家品种小青豆。 试验设4个处理:(1)每穴1粒玉米混播1粒大豆,简称混1;(2)每穴1粒玉米混播2粒大豆,简称混2;(3)每穴1粒玉米混播3粒大豆,简称混3;(4)1粒玉米间作2粒大豆,简称间作;以不间作播1粒玉米和播大豆分别为对照1和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6.8 m2。玉米种植规格为行距60 cm,株距28 cm,各处理玉米种植规格一致,每小区101株;处理(4)玉米大豆间距28 cm,大豆行株距与玉米相同;对照2大豆行距30 cm,株距14 cm,每穴2粒。  相似文献   

11.
以多根瘤及无根瘤的2个大豆突变体为材料,分别取大豆正茬、连作1年和连作2年根际土壤,对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豆连作使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明显减少,种植多根瘤和无根瘤大豆的土壤之间变化趋势相同,但种植无根瘤大豆的土壤中微生物减少幅度大于种植多根瘤大豆的土壤;放线菌数量在种植无根瘤大豆的土壤中表现为递减趋势,而在种植多根瘤大豆的土壤中则表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原因 1.种子带毒。病原物为花叶病毒,病毒粒体为线状。大豆花叶病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是带毒种子,带毒种子长出的植株,成为田间在侵染的毒源,并且大豆花叶病毒很容易接触传染。绥化市应用的大豆品种均不同程度感染病毒病,种子褐(黑)斑粒多,种子褐(黑)斑利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所需的氮、磷、钾比禾谷类作物多。由于大豆本身的根瘤固氮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对氮素的需要量。在通常情况下,根瘤固氮能提供大豆整个生育期氮素需要量的20%~30%,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提供大豆所需氮素的70%~80%。因此大豆相对来说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少,而对磷钾肥需要量多一些。同时大豆的施肥不仅要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春大豆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8年度重庆市大豆品种一年多点比较试验资料和DPS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对重庆市新育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G1和G3是丰产性优良。稳定性好的大豆新品种,G2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种植户发现大豆经常出现落花落荚,英而不实,子粒不饱满,秕粒多的现象。对此,我所以高产早熟大豆品种金优851为试验对象,经过3年多努力,通过推广增施硼肥技术,解决了大豆落花落荚、荚而不实的问题,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根瘤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豆根瘤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根瘤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豆根瘤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剂拌种与颗粒菌肥作种肥施用导致大豆结瘤部位不同,液体菌剂拌种根瘤多集中于根上层,施肥颗粒菌肥根瘤多集中于根下层;施用颗粒菌肥在大豆生长后期根瘤数量及干重均显出优势,且大豆产量高于液体菌剂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17.
王聪 《吉林农业》2011,(21):66-66
1.大豆育种的基本原理 1.1大豆育种的特点大豆育种遵循植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变异、选择等)。大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具有自然杂交率低,容易保持种性,对日照敏感,对环境适应性差,地区间引种不易成功等特性。  相似文献   

18.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研究进展尚佑芬赵玖华杨崇良李长松路兴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大豆病毒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外报道有50多种分离物侵染大豆,其中近20种对大豆生产有严重威胁。国内已知有12种病毒可侵染大豆,其中6种已...  相似文献   

19.
大豆杂交种82651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豆高产优势,具有多抗性的育种目标,以熊岳多花、多荚、多节、耐旱、抗涝、抗病野生大豆为母体,栽培大豆铁丰18为父本配制杂交种。经过早世代株荚混选、回交,系统育种方法,育成82651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豆年播种面积约400多万hm2,需种量约在20万t以上,大豆种子质量的高低对于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至关重要。全面分析大豆种子质量降低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确保大豆种子质量,提高种子生产与经营效益,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