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隶属于鲤科。(鱼骨)亚科,是武昌南湖的经济鱼类之一。年产量为南湖淡水鱼年总产量的2.5~3.0%。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南湖花(鱼骨)资源,有必要对花(鱼骨)的各项生物学(年龄、生长、繁殖、生活习性、性成熟年龄等)进行研究。然而年龄的研究则是其中的基础工作。有关花(鱼骨)年龄的研究,仅见零星报道。本文对武昌南湖花(鱼骨)的年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现报道  相似文献   

2.
2003年底,我们在无公害基地江苏宜兴市高塍滆湖渔场选择了40亩池塘进行河蟹、太湖白鱼、花(hua)等品种的综合养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亩净利润5663元,其中河蟹占38.9%,白鱼占31.8%,花(hua)占17.2%,其它为12.1%。现将主要成功经验和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花hua俗称吉花鱼,属鲤科,绚亚科,鲋属。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常见的鱼类。江苏省金湖县有河蟹网围养殖面积10万亩,因放养品种单一,种质低劣,导致河蟹品位差,增产不增收。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鲭养殖业,2003年金湖县渔政站在面积80亩的河蟹网围养殖塘里进行了花hua与河蟹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省位于祖国最北端,境内水域广阔,江河众多,在这些江河水系中,各型水库星罗棋布,水库中孕育着丰富的地产鱼类,除全国着名的“三花五罗”之外,还有黑龙江鲤、银鲫、鲢、青鱼、草鱼、鱼感、蚰属、红鱼瞩、唇(hua)、花(hua)、狗鱼、乌鳢、黄颡、六须鲶、银锢等共90多种鱼类,但多年来随着捕捞量的加大,加之放养不当,管理不精,水库渔业呈现出停滞不前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花(hua)(Hemibars maculates 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蟹属,俗称“芝麻鱼”“冷丁”。花蟹属杂食性、底层鱼类,起捕比较困难,而水库网箱养殖花蟹,不但解决起捕难问题,也适时供应市场,丰富人们的食膳,为养殖户创造了较高的效益。为了扩大花蟹生产,在水库中推广网箱养殖花蟹鱼技术,  相似文献   

6.
2000—2002年进行人工催产获得成功,利用养殖的子代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共催产942组,产卵828万粒,受精率83.9%,出苗568万尾,孵化率81.8%,为花hua繁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嘉兴南湖的水生态特征,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规律,于2018年5月在南湖主干河流、主要出入湖口及南湖分别设置7个、6个和3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湖及其水系共发现浮游植物64种,隶属6门、47属,优势种有6种,分别是绿藻门游丝藻(Planctonema lauterbornii)、小球藻(Chlorella)和衣藻(Chlamydomonas)、硅藻门小环藻(Cyclotella)、隐藻门啮蚀隐藻(Cryptophyceae)和具尾蓝隐藻(Chrcomonas caudata),优势度分别为0.290、0.039、0.020、0.199、0.065和0.049。从空间分布来看,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021×104个/L,平均生物量为7.43 mg/L,其中南湖及主要出入湖口浮游植物种类(20种、25种)、密度(1958×104个/L、1303×104个/L)及生物量(14.95 mg/L、7.66 mg/L)均高于南湖7条主干河流(16种、378×104个/L、4.01 mg/L),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1.59~2.70,平均值为2.18;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0.77~1.53,平均值为1.20;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57~0.92,平均值为0.74;南湖各出入湖口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7条主干河流显示出较高的均匀度,而南湖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营养状态评价发现,南湖水系大部分水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无贫营养水体。物种与环境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南湖水系浮游植物分布受电导率(EC)、pH、溶解氧(DO)、总溶解性固体(TDS)、浊度(TUB)、水温(WT)等水体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总氮(TN)、总磷(TP)、亚硝态氮(NO 2-N)等水质指标双重作用影响,这些指标是决定南湖水系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对花(鱼骨)作组织学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湖泊中花(鱼骨)的卵巢发育可划分为六期,花(鱼骨)的性成熟年龄为一冬龄。  相似文献   

9.
2017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对南湖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南湖浮游动物有48个种(属),年平均密度529.6 ind./L,年生物量平均值1.420 mg/L,夏季密度和生物量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变化趋势都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鳙鱼产潜力为87.95 kg/hm~2,合理放养量176尾/hm~2。  相似文献   

10.
太湖花(鱼骨)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太湖花(鱼骨)的生物学特性,包括性状变异、年龄和生长、食性、繁殖和胚胎发育、仔鱼行为、渔业利用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合理利用花(鱼骨)渔业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共积累1614尾标本的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花Hua(Hemibarbusmaculatus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太湖盛产此鱼,年产量约占全湖鱼产量的2%。近年来,江浙沪一带湖泊中的花Hua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价格比较高。目前,国内网箱养花Hua成鱼尚在起步阶段,研究花Hua网箱养殖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和比较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及其杂种(Chinemys reevesii♀×Ocadia sinensis♂)F1代养殖群体的体质量(Y)和背甲长(X1)、背甲宽(X2)、壳高(X3)等17个可量性状,研究三者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种龟与母本中华草龟亲缘关系较近,聚成一组,而中华花龟与中华草龟、杂种龟相比,形态差异较大。用逐步判别法构建了3种龟的判别函数,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7%、95.0%和88.3%,其综合判别率为93.7%,可用于3种龟的初步形态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3.81%、11.01%、10.25%,及8.13%,累计贡献率达63.20%,其中对3种龟的形态差异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腹甲体型因子。主成分散点图显示,杂种龟与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均有较大的重叠,中华草龟与中华花龟区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隶属于鲤科、(鱼骨)亚科,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太湖盛产此鱼,年产量约占全湖鱼产量的2%.近年来,江浙沪一带湖泊中的花(鱼骨)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价格比较高.目前,国内网箱养花(鱼骨)成鱼尚在起步阶段,研究花(鱼骨)网箱养殖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刘凤岐  刘静 《内陆水产》2000,25(9):46-46
3大盐湖的盐度变化对卤虫卵生产的影响 大盐湖卤虫卵的产量和质量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盐度。自从 1959年在湖中建造砂石铁路路基之后,虽然在路基下有一些涵洞,能够让南北湖进行水体交流,但是,由于大量淡水流入南湖,南湖的盐度逐年降低,北湖的盐度逐年升高。 50年代初, Sanders公司主要在北湖的北岸采集卤虫卵。随着北湖盐度的逐年升高,卤虫卵的采集从北湖转到了南湖。在 60~ 70年代至 80年代初,卤虫卵的采集主要在南湖的东北角、 Fremont岛和 Antelope岛的岸边进行。 1983~ 1987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花鳝延绳笼     
杨日晖 《海洋渔业》1994,(5):219-220
<正> 花鳝,在湛江市郊区(石匈)洲岛(镇)俗称麻鱼,在中山、珠海市一带叫腊追,台山、阳江市称石鳝,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花鳝延绳笼作业是专捕花鳝的笼壳类渔具,在(石匈)洲岛有较长的历史。笼体过去用竹蔑编织,现在为黑色硬塑料所取代。 花鳝肉滑味美,营养价值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中城市和港澳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现将(石匈)洲镇津前管区渔民的花鳝延绳笼介绍如下,供有花鳝资源的地区参考。 1.笼具结构:花鳝延绳笼由鳝笼、干  相似文献   

16.
嗜龟花蜱     
嗜龟花蜱Amblyomma geoemydae(Cantor)属于节肢动物门,有螯亚门、蛛形纲、蜱螨目、硬蜱科、花蜱属。俗称“龟虱”。  相似文献   

17.
城市湖泊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的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检测长春市不同位置的4个城市湖泊表层水体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浓度。结果表明:4个湖泊表层水体中PAEs总浓度(∑8PAEs)变化范围为3.02~13.03ng/mL;不同城市湖泊夏季的表层水体中的∑8PAEs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性,整体表现为北湖最高,南湖和雁鸣湖其次,八一水库最低;∑8PAEs与溶解性有机物浓度(DOC)及总悬浮物浓度(TSM)没有相关性。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广泛存在于4个湖泊水体中,5~7月的平均浓度范围依次为:0.04~0.11ng/mL、0.08~1.15ng/mL、1.20~4.30ng/mL、2.86~4.52ng/mL和0.10~0.31ng/mL,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丁酯苄酯(BBP)仅在南湖水体中被检测到。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南湖和北湖夏季水体DBP和DEHP浓度均达标,雁鸣湖的DBP浓度超标,八一水库DBP和DEHP浓度均超标。本研究中的4个城市湖泊表层水体中PAEs的浓度高于目前报道的其他地区地表水中PAEs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杭州湾湾口与日本有明海产花鲈稚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盛龙 《水产学报》2005,29(5):670-675
本文基于采自杭州湾湾口、日本有明海和四万十川沿岸碎波带的天然花鲈仔稚鱼,研究比较了三者的外部形态、脊椎骨数、背鳍和臀鳍支鳍骨数的差异。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水域的花鲈样本,体侧黑色素较少;吻长、体高和体长比相对较小;脊椎骨数分别为35,35.25±0.25;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分别为25.33,25,均比四万十川的样本脊椎骨数(36)和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26)为少,探明了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的花鲈仔稚鱼在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与四万十川的样本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中国产花鲈的形态特征,对中国花鲈的学名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花鲈的学名应该为Lateolabrax maculates(McClellan)。  相似文献   

19.
刘学珍 《齐鲁渔业》2002,19(5):42-43
高唐县环城湖系省内最大的县城内城区湖,始建于1279年(元朝)。整个湖面分为东北湖、西北湖、东南湖、酉南湖4大片,将高唐古城紧紧环绕。年平  相似文献   

20.
鮨、鲷鱼类种类繁多,国内外记载适宜于咸淡水池塘养殖的品种有鮨科中的尖吻鲈(Lares calcarifer)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ons),鲷科中的黄鳍鲷(Sparus latus)、灰鳍鲷(S.berda)和平鲷(Rbabdosargusus surba)。尖吻鲈是亚洲和太平洋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