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豆 3号是许昌市农科所利用高产、稳产的豫豆 22号为母本与高产、早熟、抗逆性强的早丰 3号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以选择早熟、高产、抗裂荚、抗病、抗倒、广适性为主攻方向,经 11年 13个世代定向选择而育成的大豆新品系. 1992年配制组合,经南繁北育,于 1997年进行品系鉴定, 1998年进入省区试, 2000- 2001年完成省区试, 2002年完成河南省生产试验.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豫豆 2 6(原周 891- 6- 3)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 ,于 1989年以豫豆 6号为母本与周 861- 1杂交 ,经多次连续选择和南繁加代选育而成。 1999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农业部12 2号公告认定为优质大豆品种。特征特性 有限结荚习性。幼苗根茎白色 ,生长繁茂 ,根系发达。株高 85cm。主茎节数 14~ 16节。株型紧凑 ,单株有效分枝 2~ 3个。叶椭圆形 ,大小中等 ,深绿色。白花。灰色茸毛。成熟时落叶性好 ,荚皮褐色 ,不炸荚。每荚 2~ 3粒 ,籽粒黄色、椭圆形。种脐浅褐色。单株有效荚 4 8.3个。百粒重 18.3g。生育期 10 7…  相似文献   

3.
菏84-5夏大豆是山东省菏泽地区农科所于1975年用科系5号与索尔夫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1990年3月经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株高87.2cm,主茎18.3节,分枝少而短,株形紧凑,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毛,荚熟黄褐色,三、四粒荚多,籽  相似文献   

4.
食荚豌豆新品种青荷1号青荷1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77-5-13品系为母本,甜大荚品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其特点是:茎矮、叶大、荚长、粒大、食味好、青荚产量高。1996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荷1号属中早熟品种,在西宁地区……  相似文献   

5.
杂交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生理及产量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审定的杂交豆1号、杂交豆2号2个杂交大豆品种和同熟期常规品种吉育72和吉林30为材料,探讨生殖生长期杂交大豆高产冠层生理,分析产量构成特性,明确杂交大豆增产部分生理机制。结果表明,2010-2011年,杂交大豆比常规品种分别增产13.9%和16.7%。杂交大豆R6期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R2(始花期)~R7(成熟初期)期光合速率和R2~R4 (盛荚期)期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品种,2010年杂交豆1号和杂交豆2号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为8.09和8.30,远高于常规大豆最大适宜叶面积指数,且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没有陡然下降。杂交大豆品种R2~R7期生物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品种,生物产量平均积累速度和最大积累速度分别比常规品种高0.06 g d–1和0.20 g d–1,干物质积累速率加快时间和积累速率开始减缓时间分别比常规品种提前3.09 d和5.85 d,干物质积累早发优势显著。杂交大豆百粒重、主茎荚、粒重与常规大豆差异不显著,但分枝荚、粒重极显著增加。而杂交大豆R7期籽粒占生物产量比例和粒茎比与常规品种差异不显著。表明强大的冠层优势,快速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生物产量,是杂交大豆高产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蚕豆陵西一寸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 1 997年从日本引进 ,经混选而育成的加工型优质菜用蚕豆。 2 0 0 0年 1 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 1 52号。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直立 ,幼茎浅绿色。主茎绿色 ,方型。株高 1 1 0~ 1 1 5cm。单株有效分枝 3~ 5,叶深绿色 ,长椭圆型 ,复叶小叶数 2~ 4片 ,主茎始花节第 4~ 6节 ,中花节第 9~ 1 1节 ,花白色 ,每花序最多小花数 6朵。主茎实荚数 4~ 6个 ,单株实荚数 9~ 1 1个 ,单个青荚重2 0~ 3 0g ,单产青荚 1 .5万kg/hm2 左右。荚粒数1~ 3粒 ,…  相似文献   

7.
通农10号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于1978年以通农5号为母本,以风交76-638为父本杂交育成。1992年1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通农10号株高90厘米左右,有限结荚习性,主茎17节,分枝多,株型收敛,3~4粒荚多,种粒圆形,黄色种皮有光泽,黄脐。百粒重18克,完全粒率98%,无褐斑粒,虫食粒率极低。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宁杂3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6和恢复系3075R杂交于1994年育成,是继宁杂1号之后选育的又一高产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现已初步掌握宁杂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早、中、晚熟3种不同熟期的6个小豆品种,配制了9个小豆杂交组合。在6:00—11:00内,采用小豆套管杂交技术,对不同熟期杂交组合的杂交成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11:00杂交,均能使不同熟期的小豆品种授粉,并成功得到杂交荚。5号组合的杂交成功率最高,达到16.3%。各时段的杂交成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7:00、10:00、8:00、9:00、6:00、11:00。这说明,在7:00授粉,小豆授粉最易成功。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农垦科研中心以秦豆 5号作母本 ,与引进的 170 - 3杂交用摘荚混合个体法选育而成秦豆 8号 ,1997年 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直立型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 80~ 90 cm。主茎 16~ 18节 ,分枝 1~ 2个。茎秆粗而硬 ,抗倒性好。中下部叶片为圆型。上部尖叶。叶色浓绿。紫花。棕茸 ,荚熟时呈淡褐色。单株结荚 37个 ,每荚 2 .7粒。籽粒圆形、黄色。褐脐。百粒重 2 0 g。种子含蛋白质 43.3%和脂肪 2 1.88%,两者总计6 5 .18%,达到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大豆优质品种标准。中抗花叶病毒病。成熟时叶片完全脱落 ,不…  相似文献   

11.
新陆早31号是奎屯万氏棉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新陆早6号为母本,贝尔斯诺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以杂交F1代为母本,以爱字棉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品种区域化试验,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综合表现优良,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新陆早31号。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星雪1号(原代号:艾单603)是以自交系H6为母本,自交系H1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杂交籽用南瓜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登记2012037。  相似文献   

13.
新陆早38号(原系号90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以抗病优质组合([92-226×中6331]×中17)为母本,以早熟丰产品系97-145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南繁北育、抗病鉴定、品质测试和田问选择,2004年进入品系比较,2005-2006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棉区试.2007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棉生产试验,综合表现优良,2008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新陆早38号,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08年032号.  相似文献   

14.
甘功勋  林树春 《种子》1997,(3):40-41
“贵杂二号”系以S_(A6)A为母本,“贵油5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兰型中早熟隐性核不育低芥酸杂交油菜新组合,株高适中,株型坚凑,综合性状较好,1992年~1995年分别参加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1995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在一般大田生产条件下,公顷产2200kg左右,芥酸含量2%以下,含油量30%~39%,适宜在贵州省中部、中西部中等肥力田土种植,累计示范面积已达3000多公顷。  相似文献   

15.
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万优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优6号系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选育的高产杂交中晚熟水稻新品种,004年12月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豫农035由河南农业大学杂交选育而成.其组合母本为豫麦52号变异株,父本为豫麦18号变异株。2007年12月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农业部第943号公告公布。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06号,证书编号:2007—3—6.该品种植物新品种公告号为:CNA003422E。  相似文献   

17.
荣华油6号是南通市种子管理站和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以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0A与恢复系C4R组配而成的早熟矮秆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1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1104。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求与南通市目前大面  相似文献   

18.
黍子晋黍4号     
黍子晋黍4号晋黍4号黍子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所1988年从内蒙古、伊盟农科所交换的杂交后代低氏材料中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内黍2号×伊黍1号。1996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95天左右,属中早熟种,株高123.2cm,穗……  相似文献   

19.
新蜜42号是农六师农科所选育的甜瓜新品种,原代号子鼎蜜4号。2003年,以自选自交系2001-7为母本,自选抗病自交系2001-30为父本杂交组配,2004年进行杂交一代鉴定,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6至2008年参加自治区甜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20.
Q优6号是重庆市种子公司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6028),2006年被农业部评为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根据Q优6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在海南2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