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新农业》2006,(12):13-1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农药:①所含肖效成分名称与核准的标签不符。②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他种农药冒充此种农药。③假冒、伪造、转让农药登记证或农药标签。  相似文献   

3.
张雪 《中国农资》1999,(5):36-37
<正>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相对而言金融危机对泰国农业的影响比其对工业的影响要小得多。事实上,金融危机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泰国农业的发展。政府鼓励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失业人员去从事种植业。新的劳动力的注入,加之由货币贬值而带来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给泰国农业市场带  相似文献   

4.
5.
无公害蔬菜倍受青睐,无公害果品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生产绿色食品,应该使用无公害农药。  相似文献   

6.
1粉剂农药的鉴别 1.1观察法.如果农药结块,不容易分散,说明农药已经失效. 1.2湿润法.取清水一杯,加入1克左右的被检验的农药,轻轻撒在水面上,如果在1分钟之内能够完全进入水中,说明此农药为有效农药.如果长时间不能湿润,则已经失效.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研究既能防治病虫,又不污染环境的植物农药,有的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实践证明,许多植物,其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某一部分,都含有某些特殊物质,如植物硷、挥发油、树脂、苦味质、辛味质、鞣质等。其中某些物质对农作物害虫具有不同程度的胃毒、触杀和熏蒸等作用,且能杀菌防治病害。只要采用适宜的配方、配制和施用方法,就能对不同害虫和病菌取得满意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农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农药管理工作自身的规律,提出完善农药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结合病虫害测报及对上年农药市场的整体走势分析,预计2004年辽宁省农药总量将有小幅增长,新型农药需求量会有所提高,但传统农药品种在市场上仍将占主导地位,价格仍在低位水平波动。  相似文献   

12.
13.
14.
据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对40家农药企业的统计:2005年农药原药的生产能力约为16万吨/年(折百,下同),原药产量为11.55万吨,同比增长2.7%,占全国总产量的18%;销售农药实物量29.36万吨,同比增长5.6%;销售收入71.66亿元,同比增长32.6%;出口农药10.5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0.7%;出口交货值32.7亿元,创汇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全行业盈利6.57亿元。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笔者在此提醒果农注意,以下三类农药不宜在投产果树上使用: 一、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包括甲胺磷、久效磷、磷胺、呋喃丹、1605等.这类有机磷类农药溶解于水后,很快便会被果树吸收并迅速渗透到果实内,而且残效期长,消费者食用了使用过这类农药的果品后,便会引起慢性积蓄性中毒,严重时还可造成急性中毒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17.
刘刚  李士利 《新农业》2007,(5):43-43
2007年3月2日,农业部根据《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6个农药生产企业的6个情节严重的假劣农药产品,依法作出了吊销农药临时登记证或农药登记证的处罚。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全球农药市场放慢前进步伐的情况下,我国农药工业出现了喜人的上升局面,产量、出口量持续快速增长。本文探讨了我国农药行业的现状、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形势,希望对国内现有的农药企业和打算进入农药行业的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今日农村》2004,(4):37-37
⒈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杀虫脒、除草醚、敌枯双、氟乙酰胺、毒鼠强、氟乙酸钠。 ⒉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氰戊菊脂不得用于茶树上。 ⒊林丹 林丹粉是六六六原粉中具有杀虫性最强的异构体,属于高残留农药,是国家严禁使用的。(摘…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农药无公害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首次提出了“农药无公害化”发展的新理念 ,在分析“无公害农药”与“农药无公害化”之间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药无公害化”的概念。论述了“农药无公害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影响“农药无公害化”进程的化学、生物学、制剂加工、农药安全使用等技术发展因素方面指出了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