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育成期通常是指种雏鸡育雏期结束到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对于一批种鸡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群直接关系到鸡群产蛋期生产潜力的发挥。因此育成期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但生产中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容易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2.
小香乌鸡后备鸡的体重与限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关系着鸡群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成绩。后备鸡育成过程中,体重限制可避免开产时体重过大,降低产蛋水平和增加死淘率。要获得适宜的后备鸡育成体重,限制饲养是一项关键技术,可降低饲料消耗,防止体重过大、早熟,提高种鸡生产性能,降低产蛋期死淘率。特别母鸡有成期的限饲尤为重要。所谓限制饲养,是通过人为控制口粮水平、采食量和采食时间,从而达到控制种鸡生长发育,适时开产,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具体方法主要有限量法。限质法和限时法三种。小香乌鸡是贵州特产珍禽“黔东小香鸡”中一个类型,以小而香…  相似文献   

3.
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体尺和体重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尺控制、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是种鸡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蛋鸡育成期的生长特性与其后的产蛋性能高度相关,影响到鸡的开产日龄、蛋重、产蛋高峰持续期等一系列产蛋指标。因此,后备蛋鸡的体重直接关系到鸡群整个生产期的总产蛋量。也就是说,鸡群的产蛋性能不仅是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问题,而且受育成期间的饲养管理和开产体重的支配,提高后备蛋鸡的体重调控技术有助于鸡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蛋用种鸡后备期是生长周期中重要的阶段,培育良好的后备鸡,关系着将来成年鸡的质量、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所以种鸡场要取得高的效益,就必须培育出健康、均匀和免疫良好的后备鸡群。三年来,曾参加18批共162万套海赛克斯褐父母代后备鸡的饲养管理工作,饲养期间严格重视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卫生防疫、药物预防和保健,重点促进8周龄前体重、胫长的生长发育,提高10—16周龄的均匀度,鸡群进入生产期,适时达到产蛋高峰,且产蛋率在90%以上维持14周。总结生产经验,培育合格的后备鸡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雏鸡进入8周龄以后,育雏结束,进入育成期,这一阶段雏鸡便可以脱温,对环境适应性增强,采食量增长,发育旺盛,鸡群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期各项指标能否成功获得和开产时体重是否达到标准。在生产中,养殖户对育成鸡往往存在着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鸡在育雏期十分重要,如果这一阶段饲养不好,雏鸡极易死亡,造成较大损失。其次是产蛋期,产蛋期是见效益的时期,在饲养管理方面较育成期大幅提高。育成鸡由于适应性较强,所以成了养鸡户降低饲养成本的主要阶段,而这一时期鸡群面临转群、换料及频繁免疫等应激因素较多,育成鸡是否能够达到标准体重和适当的均匀度又关系到将来的产蛋性能,所以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也相当重要。下面,就育成鸡的主要生理特点及如何建立其良好的采食模式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后备鸡0~6周龄称为育雏期,是培育优质种鸡的初始和关键阶段,也是养鸡过程中最难饲养、最难管理的重要阶段。后备鸡体质的好坏,有两个评判标准:体重达标和抗体均匀有效。雏鸡发育得好坏对以后蛋鸡产蛋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育雏期体重是衡量雏鸡发育好坏的最重要指标,而后备鸡体重周周达标,完成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具备产蛋的能力,是鸡群高产的基础。在育雏阶段雏鸡的大小是吃出来的,那么雏鸡的吃喝问题就成为管理的重点,为使体重达标应关注以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育成期对一批种鸡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育成期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均匀度、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日常的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以后种鸡生产性能的高低,所以说育成期严格、认真、科学的管理将是至关重要的。1均匀度的控制种鸡具有良好的均匀度,是种鸡获得高生产性能、提供优质雏鸡的必要条件,它包括体重、体况及性成熟均匀度三个方面,三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不可孤立存在。均匀度越高,则预示鸡群的生产性能越高,反之则低。我们了解了鸡群均匀度的重要性,同时更应…  相似文献   

9.
艾维茵父母代种鸡育成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适期成熟、适龄开产的健康种母鸡,育成工作是继育雏之后又一个种鸡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关联着能否培育出合格的种鸡群,直接关系着一批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时期。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种鸡场饲养的第二批艾维茵父母代种鸡取得了育成成活率92%,育成期末均匀度达到82%,体重达到理想标准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以后生产性能的高低,因而,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是种鸡生产的重中之重。1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达到标准体重范围内的群体占整个鸡群的百分数,它包括体重均匀度和体况均匀度,离开标准谈均匀度毫无意义。均匀度越高则预示鸡群的产蛋性能越高,反之则低。1.1育成15周龄前重点抓好体重均匀度提高鸡群体重均匀度要从早期着手,特别是在15周龄前要认真执行各项限饲制度,并且实行的措施要…  相似文献   

11.
种鸡育成期均匀度的高低,决定生产期生产性能的优劣。饲养种鸡的目的是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商品代种蛋。一方面要求种鸡产蛋多、受精率高,另一方面要求种鸡具有优良的遗传性能,其后代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鸡群的均匀度,是种鸡育成期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即使鸡群平均体重符合标准,但大小不均,整个鸡群在生产期的产蛋率、产蛋高峰期、鸡群存活率等均受到严重影响。只有整个鸡  相似文献   

12.
正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体尺和体重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尺控制、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是种鸡生产中的关键。1育雏、育成前期(0~10周龄)1.1体重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达到标准体重的群体占整个鸡群的百分数,它包括体重均匀度和体尺均匀度。体尺和体重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鸡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养好合格后备鸡群,是种鸡高产、稳产的基础。后备鸡群的体型、体重达标与否及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蛋性能的好坏,在日常管理中饲养者往往片面追求某几项生产指标,却忽略了其他指标,最后得不到真正的合格后备鸡群。后备鸡生产管理目标,就是通过控制鸡舍环境条件和鸡只的饲喂程序及疫病防治等综合措施培育出适合种用的均匀度高的后备种鸡。下面就黄羽种鸡后备鸡培育质量的关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的育成期一般是指种鸡7~24周龄,实际上随着种鸡遗传育种的发展及生产性能的不断改善,对种鸡体重的控制越来越早,育成配方日粮早的从第3周开始使用,也就使得育成期的生产管理在种鸡生产过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育成期生产管理目标简单的讲,就是通过控制鸡舍环境条件和鸡只的饲喂程序及疫病防治等培育出适合种用的均匀度高的后备种鸡。育成期在鸡群的整个生产周期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断,如果饲养管理得当,将确保整个鸡群获得有效的生产性能。谈到肉种鸡育成期的管理,除了确保鸡群的健康,就是实现对后备种鸡的有效体重控制,获得良好体重合格率和均匀度,现场管理中实现体重控制目标一般比较容易,但要想获得高均匀度(体重均匀度和性成熟均匀度)的后备种鸡不那么容易,所以均匀度的控制可以说是育成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们结合本场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均匀度是指种鸡群中鸡生长发育的整齐度,它是种鸡育雏期、育成期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一般而言,均匀度低于75%,会造成种鸡不能适时开产、产蛋高峰迟、产蛋高峰持续周期短、整个鸡群产蛋量下降,良好的均匀度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 饲养种鸡的目的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的高产、优质的种蛋及种雏。只有好的鸡种,而无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也不可能得到好的生产成绩。本指南是我场几年来的经验总结,仅供饲养北京白鸡种鸡者参考。一、育雏、育成期 1.环境要求雏鸡舍应尽可能远离孵化室及产蛋鸡舍。饲养的每批雏鸡要全进全出,而一栋鸡舍只饲养同日龄的鸡。育雏、育成期温、湿度要求,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黄羽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产蛋期(21周龄~产蛋结束)。要培育出健康、高产、优质的种鸡群,使其发挥较好的生产性能,每个阶段的饲养管理都非常重要。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1育雏前的准备雏鸡进舍前将育雏舍及所有育雏用具包  相似文献   

18.
肉用种鸡的体重控制是鸡群一生中最重要的管理技术之一,在育成期正确控制体重,是使鸡群具备获得高产蛋量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国外已对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限制饲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对不少的鸡种提出了饲养标准。在我国现代的养鸡生产中,肉用种鸡在育成阶段的体重控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也已逐步被人们认识。为进一步验证肉用种鸡限喂效果.我们于1989年9月饲养了一批狄高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并对育成期进行限制饲喂,观察了限制饲喂的效果。材料和方法鸡种来源:由本所1988年从澳大利亚Tegel公司引进的狄高黄羽肉鸡TR83祖代所生产出来的父母代鸡。饲养管理:所有的鸡均饲养在同一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正> 五、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雏鸭从4周龄至开始产蛋这一期间称为育成期。这在种鸭一生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北京鸭生长发育快、成熟早,因此,在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将决定种鸭产蛋期的生产性能。缺乏科学培育后备种鸭方法的结果,造成了早成熟、早开产、蛋重小、畸形蛋多、种蛋合格率低,而且产蛋持续期短,高峰上不去等,严重影响种鸭的生产性能。所以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好坏是为产蛋期打好基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疏于对育成期的管理.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这也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育成鸡是指7周龄到开产前的鸡。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