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养殖用土。地鳖虫喜欢生活在碱性土壤中,饲养土壤pH值宜保持在8~15。饲养土放入坑、池以前,要经过阳光曝晒、灭菌、逐虫,并过筛去除杂质及砖、石块。池中饲养土铺设的厚度要适宜,据实验:1~4龄若虫饲养土的厚度应为7~10厘米;5~8龄虫应为16~20厘米;9~11龄虫和成虫应为20~26厘米。  相似文献   

2.
江苏兴化市合陈镇养殖户夏风勤投资400多万元实施"防渗膜池无土生态养殖黄鳝",延长了生长期,一年四季都可生产,是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2012年黄鳝养殖池830个,占地面积40667平方米(61亩),黄鳝年产量达7.5万千克。一、挖池塘选择水源充足、向阳、通风之地。饲养池面积20平方米,从地面下挖30~40厘米,挖出的土在周围打埂。  相似文献   

3.
1甘蔗的早期管理 1.1整地挖沟,科学施肥.整地挖沟可在封冻前或解冻后进行.地要平整,沟宽70厘米,深40厘米,间距90厘米,沟要比地面低15厘米左右.挖好后,沟底施一层发酵好的鸡粪,每亩(1亩=667平方米)2~3立方米,上面盖土15厘米左右.再施一层与土混合好的磷酸二铵、硫酸钾各25公斤,尿素15公斤,最上面再盖一层土,用水沉实.喷施5%乙草胺除草剂,打药时可加些甲胺磷农药,防治地下害虫,最后盖上地膜等待栽苗.  相似文献   

4.
1.杂草沤制法:在地面铺7~10厘米厚的塘泥或细土,其上铺一层半干的杂草,泼洒少量人粪尿,再撒盖7~10厘米厚的细干土.如此依次逐层堆积至1.5米高后用塘泥密封.经30~35天翻堆1次,再密封.15~20天后可施用.  相似文献   

5.
(3)中耕除草.定植后的头2~3年内,结合作物田间管理进行松土除草、灌溉、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2~3年后不再间作其他作物,一般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翻晒园土1次,深10~15厘米,并于8月中下旬再翻晒园土1次,深20厘米.  相似文献   

6.
一、建棚与养殖管理 1.养殖棚建造与棚地整理.建棚前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沙壤土,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种上单子叶作物,以备幼蝗食用.棚的建造面积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饲养1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  相似文献   

7.
1.杂草沤制法:在地面铺7~10厘米厚的塘泥或细土,其上铺一层半干的杂草,泼洒少量人粪尿,再撒盖7~10厘米厚的细干土。如此依次逐层堆积至1.5米高后用塘泥密封。经30~35天翻堆1次,再密封。15~20天后可施用。  相似文献   

8.
舒蕾 《农家顾问》2012,(11):52-53
泥鳅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温水性底层淡水鱼类,我国各地的池塘、湖泊、河溪、水沟、稻田等淡水水域都有,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展无公害泥鳅的池塘健康养殖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池塘条件 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场所建造池塘.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粘质土壤,以粘土带腐植质土为最好.池塘面积以2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深8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塘底部要求铺有15~20厘米的壤土.池壁用砖石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夯实,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相似文献   

9.
窖藏旧窖贮藏前,应在窖底及窖身喷2.5%的多菌灵或4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500倍液消毒.窖底铺1层细土,每贮25厘米~30厘米厚的荸荠,撒上1层干细土.如此1层荸荠撒1层土,直至离窖口20厘米为止,用干细土封口,再用30厘米厚的泥土封顶成馒头形,盖过窖口,拍实.  相似文献   

10.
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黄鳝,由于棚内温度较适宜,因此可一年四季养殖;由于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因而黄鳝不易思病;养殖效益大大提高。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好饲养池   有两种饲养池可供选建:一种是开放式,适合在常年有微流水的地方建造。其优点是水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养殖。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 10平方米~ 20平方米。池宽 1米~ 2米,深 40厘米,池埂宽 20厘米~ 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 3厘米~ 4厘米的进、排水管各 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一个与池底等高,一个高…  相似文献   

11.
庭院养殖黄鳝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庭院养殖黄鳝具有投入低、不占用农田、不影响农活、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美化庭院环境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生态养殖方式。1养殖设施建造与准备1.1地址的选择要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庭院空闲地及低洼地建造。面积一般10~30平方米较为适宜,形状以长椭圆形较合适。1.2鳝池的建造鳝池一般采用水泥、砖面结构,先从地面向下挖40~50厘米,用挖出的土在四周作埂,高出地面50~60厘米。池子底部和四周用砖砌成,水泥沙浆抹光,池顶用横砖砌成“T”字形起防逃作用,池底往排水口要有一定的斜度,以能排干池水为标准。建池时要…  相似文献   

12.
一、对成虫的防效盲蝽象:一代成虫盛发期内,在蚕豆麦夹作田,傍晚撒敌敌畏毒土于行内,用药量分0.5,1,1.5两三个处理,结果1两和1.5两的杀虫效果均为100%.调查群众大面积撒药防治效果也在70%以上.棉铃虫:将蛾子装入10×20厘米的养虫笼内,每笼30头,在傍晚分上、中、下三层置于棉株间,连片使用敌敌畏毒土(1~2两)熏蒸,以不熏蒸为对照.结果两个处理区棉铃虫全部死亡;对照区上、中、下三层活蛾分别为20,30和16头.处理区的校正死亡率为100%.大面积毒土熏蒸防治红铃虫时也曾多次拾到棉铃虫死蛾.  相似文献   

13.
大规格黄颡鱼种培育是指将2~3厘米的夏花(火片、寸片)培育成8~10厘米的鱼种,现将相关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一、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边环境安静,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用水要求.培育池面积以5~10亩为宜,池底平坦,土质为壤土,靠近排水口端挖有1个深20~30厘米,面积为20~30平方米的洼坑,以便集中起捕鱼种.培育池应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配备增氧、投饵、抽水等机电设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木屑菌砖栽培香菇,成本低。周期短,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容易普及推广,且菇质好。产量高。一、设施准备1.搭设菇房。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的空房或搭设的简易菇房。房内设置床架。床架可设置5~6层。架层间距35~40厘米,最上层距房顶50~60厘米,最下层距地面20厘米。两床架间留50~60厘米的通道。每100平方米菇房可摆放约1500块菌砖。注意通风、散热,摆放密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5.
王强 《农家顾问》2011,(1):50-50
1.窖藏 旧窖贮藏前.应在窖底及窖身喷2.5%的多菌灵或40%甲基托布津400~500倍液消毒。窖底铺1层细土.每贮25-30厘米厚的荸荠.撒上1层干细土.如此1层荸荠撒1层土.直至离窖口20厘米为止.用干细土封口.再用30厘米厚的泥土封顶成馒头形.盖过窖口、拍实。  相似文献   

16.
一、埋土越冬露地栽培法采用两年生以上树苗,沟栽矮化密植,冬季修剪地上枝后埋土护根露地越冬。苗木定植一般沟宽1.2米,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2700株,定植后立即灌水,随后在地表20厘米处定干修剪。香椿树顶端优势很强,一般只萌芽1~2个,当芽长至约10厘米时,开始采芽。采芽  相似文献   

17.
大麦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昆虫,俗称超级面包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昆虫之一.其个体大,幼虫体长5-6厘米,体宽0.5~0.6厘米,比黄粉虫大3~4倍,产量为黄粉虫的5倍.大麦虫的幼虫蛋白质含量很高,占其体重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8.
1育苗   早春茬黄瓜一般采用加温温床育苗.   1.1温床的制作.温床一般设置在温室中部采光条件较好的地段,在选好的地面上挖3条相距70厘米、宽70厘米的平行沟,中间1条由南向北挖起,南端深40厘米,向北逐渐变浅到北端为32厘米,此沟为主烟道,最南端与室外的火炉相连.其余2条为侧烟道,最南端通向室外的烟囱,从北向南挖,北端深20厘米向南逐渐变浅,最南端为6~8厘米,烟道长短根据用苗量来决定,一般为6~6.5米,最后在3条沟的北端挖一道宽70厘米的沟将3条沟连通.之后沟上覆盖1层高粱秆或玉米秸,再覆一薄层湿土后,上面抹8~10厘米的加有麦秸的大泥,这样育苗温床就做成了.……  相似文献   

19.
该豆为有限结荚,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其主要特点:一是高产.株高1.5米,主茎20~30节,单株分枝6~10个,结荚400个,单株一般产干黄豆250克,百粒重32克.每667平方米植4000~6000株,行距80厘米,株距20厘米.  相似文献   

20.
张磊 《油气储运》2011,(9):32-33
育虫喂鸡是一种既节约饲料,又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好办法,可使雏鸡长得快,母鸡多产蛋。稻草育虫在潮湿的地方,挖一个深约30厘米的土坑,坑的大小视料的多少而定。在坑底铺一层碎稻米,把稻草或麦秸秆、玉米秸秆铡成5~6厘米长,加入杂草和少量麸皮、酒糟,浇水拌匀装入坑内。用土盖严、压实。每天洒水1次。夏、秋季节,15~20天就可出虫。腐草育虫在较肥沃的地块挖宽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