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长江安庆段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江安庆段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5年4-6月对该江段鱼类进行调查,共采集鱼类36种,隶属于5目、11科、31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占总种类数的52.78%。按生态习性划分,定居性鱼类占总种数的88.89%,江湖洄游鱼类占总种数的11.11%;按栖息空间划分,底栖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0.00%;按摄食类型划分,杂食性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4.44%。鱼类优势种为鲇(Silurus asot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渔获物中小型鱼类占据较大比例,大型鱼类比例偏低、规格偏小。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值分别为2.114、3.476、0.248和0.670。与历史资料相比较,鱼类优势种的数量占比降低,群落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均匀度较为稳定,但个体小型化现象依然存在,渔业资源仍有衰退趋势。建议强化禁渔措施,确保安庆江段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现状调查及主要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对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进行了动态监测,统计渔获物34 893.66 kg,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37.01%。鄱阳湖现有鲤、鲫产卵场33处,主要分布在湖区东、南、西部,年均有效产卵面积186 km2,年均产卵量33.68亿粒。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水域湖水的铅、总氮、铜、总磷和高锰酸盐等为主要超标污染物,导致湖区水质下降。结合水质状况对鄱阳湖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物种与生物资源保护、生境保护与修复、管理与监测等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保障鄱阳湖水域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作用,使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初步调查了冬季鄱阳湖湿地内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体长、体重等性状数据,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表明,鲤鱼、鲫鱼是湖区鱼类的优势种,四大家鱼数量和质量上都呈减少趋势;鱼类个体呈小型化和低值化态势,渔业资源面临一定压力。加强保护区渔业监测与巡护,争取生态补偿,改变湖区居民经济产业结构或能利于鄱阳湖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鱼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6月和9月对瓯江口海域通过拖网和张网捕获的鱼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出现2纲12目33科55属72种鱼类,其中软骨鱼纲2目2科2属4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6%;硬骨鱼纲10目31科53属68种,占调查鱼类总种数的94.4%。根据其适温性类型可分为暖水性种、暖温性种和冷温性种,其中,暖水性鱼类有27种,占总种数的37.5%;暖温性鱼类有41种,占总种数的56.9%;冷温性鱼类有4种,占总种数的5.6%。渔获物中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占多数,其中,底层鱼类共有27种,占总种数的37.5%;近底层鱼类共有30种,占总种数的41.7%;中上层鱼类共有15种,占总种数的20.8%。渔获物中海洋性鱼类占绝大多数,共有59种,占总种数的81.9%;河口性鱼类11种,占总种数的15.3%;洄游性鱼类2种,占总种数的2.8%。与相邻海区鱼类区系特征比较,瓯江口海域具有我国亚热带北部河口海湾的鱼类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湖口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ys nobilis)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1.3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为2.59,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6.09,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5,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87,相对稀有种数(R)为97.87%;该水域定置网CPUE为1.10~6.21 kg/d,与湖口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鄱阳湖湖口水域渔业捕捞个体以小型鱼类居多,洄游型鱼类的幼鱼补充群体数量极少,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重要的湿地和候鸟栖息地,宝贵的鱼类资源库、鱼类基因库和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针对鄱阳湖区渔业资源和水域现状,强调对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建立湿地保护带、重建和恢复湖区滨岸植被、采用生物调控技术、加大增殖放流和人工鱼巢力度、建设重要经济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切实做好渔民"转产转业、转捕为养"工作,也为滨湖地区退田还湖、发展替代产业探索出一条可行途径,鉴于加州鲈、鳜鱼等名优肉食性鱼类价格高、市场大、养殖效益好,我们在鄱阳湖区研究推广了肉食性鱼类网箱生态养殖技术。现将2008年~2011年加州鲈规模化网箱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借鉴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养殖区位于都昌县境内鄱阳湖库湾沿岸水域,2008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鄱阳湖区历来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好水养好鱼。全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水产品数量众多;鄱阳湖拥有各类水产优质资源200余种,其中,既有鳙鱼、鲫鱼、鲤鱼、青鱼、草鱼等经济鱼类,也有银鱼、鳜鱼、胭脂鱼等名贵珍稀鱼类,且还有丰富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鄱阳湖区历来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好水养好鱼。全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水产品数量众多;鄱阳湖拥有各类水产优质资源200余种,其中,既有鳙鱼、鲫鱼、鲤鱼、青鱼、草鱼等经济鱼类,也有银鱼、鳜鱼、胭脂鱼等名贵珍稀鱼类,且还有丰富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鄱阳湖区历来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好水养好鱼。全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水产品数量众多;鄱阳湖拥有各类水产优质资源200余种,其中,既有鳙鱼、鲫鱼、鲤鱼、青鱼、草鱼等经济鱼类,也有银鱼、鳜鱼、胭脂鱼等名贵珍稀鱼类,且还有丰富的虾、蟹、贝及其他水生动物。如今,"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已成为"鄱阳湖"品牌水产品的最大特色和亮点,而"鄱阳湖"商标于2012年也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鄱阳湖区历来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好水养好鱼。全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水产品数量众多;鄱阳湖拥有各类水产优质资源200余种,其中,既有鳙鱼、鲫鱼、鲤鱼、青鱼、草鱼等经济鱼类,也有银鱼、鳜鱼、胭脂鱼等名贵珍稀鱼类,且还有丰富的虾、蟹、贝及其他水生动物。如今,"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已成为"鄱阳湖"品牌水产品的最大特色和亮点,而"鄱阳湖"商标于2012年也被认定为"江西省  相似文献   

12.
海洲湾北部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12年5月(春季)在海洲湾北部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1种(鱼类33种、甲壳类14种、头足类4种),平均渔获量为24.59 kg/h。优势种类主要为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D在1.400–3.255之间,平均为2.471;多样性指数H′在0.492–2.309之间,平均为1.857;均匀度指数J′在0.182–0.713之间,平均为0.596。本次调查出现鱼类种数比20世纪80年代记载的鱼类150种大幅降低;甲壳类、头足类比相关调查显示甲壳类19种、头足类6种的结果也有所降低。主要经济鱼类个体质量和数量减少,小型低价值鱼类及戴氏赤虾逐渐成为优势种,且未发现经济鱼类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这可能与过度捕捞或其他人为活动扰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鄱阳湖区历来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好水养好鱼。全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水产品数量众多;鄱阳湖拥有各类水产优质资源200余种,其中,既有鳙鱼、鲫鱼、鲤鱼、青鱼、草鱼等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2月对南阳市社旗县鱼类资源开展调查,共收集鱼标本34种,隶属于5目11科32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24种,占总种数的70.59%,其次是鲇形目和鲈形目,分别占总种数的11.76%和8.82%,合鳃目2种,占5.88%,鳉形目仅1种,占总种数的2.94%。社旗县鱼类物种较丰富,群落较复杂,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社旗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为主。  相似文献   

15.
黄河入海泥沙年际通量对莱州湾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8月-2013年8月莱州湾海域渔业拖网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渔业种群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和资源量的年际变动,以了解黄河入海泥沙通量对莱州湾渔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莱州湾渔业资源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鱼类为主,甲壳类次之,头足类最少;鱼类中以中上层鱼类为主,网获量明显多于底层鱼类,但2011年8月底层鱼类稍多于中上层鱼类;(2)莱州湾渔业资源各年份的优势种有所变动,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的优势种变动较大,甲壳类优势种变动较少,鱼类优势种组成存在年际更替现象,主要由经济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向经济价值低、个体小的种类演替.主要优势种集中于斑鲦、矛尾鰕虎鱼、口虾蛄、小带鱼和日本枪乌贼等种类.2010年斑鲦大量暴发,为唯一优势种;(3)2009-2013年黄河入海泥沙年际通量与鱼类种数、底层鱼类数和渔业资源数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底层鱼类生物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黄河入海泥沙年际通量的变动对莱州湾渔业资源量和资源结构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6年4月16日-4月19日,我们对焦作市博爱县的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19种,隶属于4目7科18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8.42%,其次是鲈形目占总种数的15.79%,鲇形目占总种数的10.53%,合鳃目只有黄鳝一种占总数的5.26%。调查结果显示:博爱县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多样化程度较低,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博爱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鄱阳湖,绿色水产品。"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鄱阳湖区历来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好水养好鱼。全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水产品数量众多;鄱阳湖拥有各类水产优质资源200余种,其中,既有鳙鱼、鲫鱼、鲤鱼、青鱼、草鱼等经济鱼类,也有银鱼、鳜鱼、胭脂鱼等名贵珍稀鱼类,且还有丰富的虾、蟹、贝及其他水生动物。如今,"绿色、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对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鱼类资源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收集到鱼类23种,隶属于4目7科22属。其中鲤形目16种,占总种数的69.56%,鲈形目4种,鲇形目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7.39%和8.69%,合鳃目1种,占总种数的4.36%,以鲤科种属最多,14属15种,占比65.22%;鱼类可划分为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和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对鱼类种群特征、影响鱼类资源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为了更好地保护恢复鱼类资源,应优化增殖种类;规范鱼类引种;打击非法捕鱼;截污,保证下游汤河生态流量;增放人工鱼巢,提高幼鱼种群量;科学动态监测,维护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栖息的鱼类进行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有鱼类2纲13目55科91属135种,其中软骨鱼纲有1目3科3属6种,硬骨鱼纲有12目52科88属129种.在硬骨鱼纲中鲈形目种类最多,有26科45属73种,约占总渔获物种类数的54.1%.在渔获的鱼类中底层鱼类有69种,中下层鱼类有34种,中上层鱼类有32种,分别占鱼类总种数的51.1%、25.2%和23.7%.在春季渔获的鱼类种数最多,有74种,夏季、秋季和冬季渔获鱼类种数变化较小,分别有38种、46种和52种,而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的鱼类仅有8种.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历史上为黄渤海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和育幼场。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和补充调查,构建渤海湾鱼卵、仔稚鱼调查数据集,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阐述1982年以来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群聚特性和演替过程。结果显示,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产卵和育幼场重心位置处于持续更替过程中,不同时期早期资源的种类组成、资源丰度、优势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水平等呈明显季节更替,118º30ʹE以西湾中底部海域一直为产卵和育幼场集中分布区。相较1980s,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已发生结构性改变,且渤海湾作为传统经济鱼类的产卵和育幼场所的功能下降明显。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种数和资源丰度均在2010s前期跌至历史低值,近年来又显著回升。鱼类早期资源种数由1980s的39种,1990s前期的31种、后期的34种,2000s—2010s初期的22 种,逐次下降至2010s前期的21种,2010s中后期开始逐步回升,至2020s初期已达40种。2020—2021 年鱼卵种数约为1980s的80%左右,资源丰度约为彼时的88%;仔稚鱼种数与1980s大致相当,资源丰度则为彼时的1.33倍。鱼卵、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呈年际和年代际剧烈波动,鱼类早期资源种类年际更替现象明显,且近年来呈明显加快趋势。产卵类型、栖息类型和适温类型亲体种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全年综合浮性卵种数比例下降,黏性卵和具卵膜丝卵种数比例升高;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种数所占比例升高,中底层和底层鱼类所占比例降低。斑 (Konosirus punctatu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渤海湾传统经济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降低;鳀(Engraulis japonic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少鳞 (Sillago japonica)等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增高。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发生量主要取决于产卵场的环境条件、捕捞强度和对鱼类早期资源的损害程度,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环境和捕捞双重扰动下鱼类群落内生态位错位交替和结构性渔业资源衰退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