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殖酸氮磷钾复合肥单一施用或与尿素配合施用,马铃薯的商品率和淀粉含量均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综合考虑,单一施用是最佳处理,在马铃薯生产中,可以推广使用这种肥料.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料的组配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李成军 《中国马铃薯》2002,16(5):294-296
在马铃薯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增施生物肥或结合叶面喷肥 ,对马铃薯的商品率(≥ 10 0 g)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 ,在多种肥料的配比中以磷酸二铵 +氯化钾 +过磷酸钙 +肥力高+爱多收的施用为最佳处理。在马铃薯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这种肥料组配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农户种植马铃薯,习惯于施用大量的化肥,这使土壤养分缺乏,成分单一,导致马铃薯品质降低。本试验通过地上垄体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其它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巴斯夫公司生产的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的处理表现较好,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商品薯率都比常规施肥处理有明显提高,其中产量与商品薯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施用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处理中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仅为15.03%,但由于其增产效果显著,所以单位面积淀粉的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类型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喜肥的作物,由于马铃薯品种和肥料配比的差异性,各地区土壤养分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关于马铃薯具体的施肥种类、水平、方式等需细致研究。为研究不同类型底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选用马铃薯新品种‘垦薯1号’为试验材料,设水溶肥、复合肥、掺混肥3种底肥并分别添加总肥量10%剂量增效剂及不施肥对照共计7个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50kg/667m~2水溶肥、复合肥和掺混肥均提高了马铃薯的根长度、根数、根鲜重、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和小区产量,降低了主茎数;各指标在混施10%增效剂的处理下明显好于单一施肥处理,水溶肥混施增效剂处理的所有测定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所有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也都高于对照,从大到小排序为水溶肥添加增效剂、复合肥添加增效剂、掺混肥添加增效剂、水溶肥单一施用、复合肥单一施用、掺混肥单一施用处理。试验结果确定了3种肥料的施肥效果,证明了水溶肥较其他类型底肥效果好,且配合施用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起到促进作用,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5.
曾报道过,不垫圈半液态厩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不次于垫圈厩肥。但只有在考虑到土壤和厩肥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及作物对这类营养元素的需要而正确地施用不垫圈厩肥时,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施用不垫圈半液态牛厩肥的条件下(单一施用或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研究马铃薯吸收主要无机营养元素的  相似文献   

6.
钾素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结薯、薯块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区土壤普遍缺钾少磷,试验选用马铃薯品种凉薯97,研究在凉山州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施用硫酸钾对马铃薯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一定量的硫酸钾能适当延长生育期、显著增产、增加薯块干物质和淀粉含量。667 m2施用硫酸钾15 kg的平均全生育期比对照增加2 d;667 m2施用硫酸钾10 kg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1 819 kg,较对照高28.2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硫酸钾对提高干物质、淀粉含量有一定的作用,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效益等因素,667 m2硫酸钾施用量以5.0~10.0 kg为宜。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2017,(3):160-164
农药的高流失率、低利用率一直以来都是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型农药控失剂的使用,能够减少农药流失,提高利用率,缓解农药过量应用带来的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种植过程中施用新型农药控失剂后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马铃薯种植中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农药施用不减量的条件下,添加农药控失剂可以显著提高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提高幅度最高达47.53%,并提高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8.93%;而在减少农药施用次数1次,每次减量10%的条件下,添加农药控失剂仍可以提高晚疫病防效45.69%并小幅增产,增产幅度3.95%。表明研发的新型农药控失剂可以显著提高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对马铃薯种植中农药施用具有显著的减施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施用酵素菌肥与化肥比较,证明酵素菌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混合施用,能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早熟,增强抗病能力,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施用酵素菌肥与化肥比较,证明酵素菌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混合施用,能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持促进早熟,增强抗病能力,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钾细菌对土壤养分转化强度及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对马铃薯的生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钾细菌对钾的有效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试验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含有溶钾作用的钾细菌进行大田试验,寻求施用微生物菌作为马铃薯增产提质的新途径,并探讨解钾细菌的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钾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的生化活性以及土壤氮、钾的养分含量;改善马铃薯品质,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60 kg/hm2钾细菌制剂被推荐为北方寒地马铃薯栽培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1.
在非黑钙土灌溉条件下,尚未摸索出马铃薯施用高量无机肥料的最适方法。在中度熟化灌溉生草灰化壤土上,采用传统的撒施法,施用量为 N_(135)P_(150-180)K_(180)。在目前的文献中,尚没有适宜上述条件局部或分散施用该剂量无机肥料的记载。因此,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块茎,对灌溉条件下马铃薯施用高量无机肥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襄阳是湖北省马铃薯主要产区之一,一般冬季播种,春季收获,生育期较短,施肥以一次性施肥为主,肥料施用量较大。为了改变农民施肥习惯,节约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性和襄阳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推荐施肥以及配施有机水溶性肥料试验。研究了推荐施肥和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为襄阳地区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按照推荐施肥量分别为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210 kg/hm2,与农民施肥相比马铃薯产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氮磷钾分别减少了340 kg/hm2、150 kg/hm2、15 kg/hm2,表明适量减少肥料用量并不会减低襄阳区马铃薯产量,但是节约了施肥成本。在推荐施肥的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马铃薯的产量比推荐施肥处理产量增加10.22%,产投比达9.84,表明配合施用有机水溶肥料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而且能显著改善马铃薯品质,如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属喜高钾作物之一。为了确定钾肥在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中施用的可行性以及合适的用量范围,以‘大西洋’为试验品种,研究了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以及不同施用量硫酸钾对‘大西洋’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以期指导马铃薯钾肥的施用。结果表明,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N+P+K配合施用增产效果>N+P施用增产效果>不施肥;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增产效果各不相同,钾肥施肥量为255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设计了不同的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有机肥、复合肥)及不同施用量的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差异极显著,以667m2种植4400株产量最高,平均产量3043kg;有机肥不同施用量间差异不显著,以667m2施用量2000kg产量最高,平均产量2854kg;复合肥不同施用量间差异显著,以667m2施用50kg产量最高,平均产量2904kg。经综合评价,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高产栽培密度以667m2种植4400株、施用有机肥1000kg、复合肥50kg组合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马铃薯施钾的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需钾量大的作物之一 ,施用钾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本试验进一步明确不同土壤施用钾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 ,以及合理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类型的不同钾肥用量均能起到有效增产作用 ,在 6 6 7m2 施钾低于 2 2 5kg时 ,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产幅度提高 ,施钾量超过2 2 5kg时 ,则马铃薯产量随钾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育时期追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李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1前言在马铃薯施用钾肥的研究上,以往的研究者对钾肥施作底肥研究较多,而钾肥用于马铃薯的追肥研究报道却不多见。本文研究了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追施钾肥的效果,以找出...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施用含氯化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马铃薯施用NPK数量相等,而含氯离子浓度不同的化肥,氯离子浓度在100ppm以内时,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产量10%左右,不影响块茎品质,连续使用氯离子在土壤中没有明显积累。施用氯离子浓度在100ppm以下内适宜黉度,60-70ppm为最佳浓度,570ppm为致害浓度。  相似文献   

18.
给马铃薯施用NPK数量相等,而含氯离子浓度不同的化肥,氯离子浓度在100ppm以内时,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产量10%左右,不影响块茎品质,连续使用氯离子在土壤中没有明显积累。施用氯离子浓度在100ppm以下为适宜浓度,60~70ppm为最佳浓度,570ppm为致害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香菇菌渣在马铃薯栽培上的应用,完善与丰富其栽培模式。试验采用室内分析与田间试验法,分析香菇菌渣的营养成分,研究香菇菌渣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菌渣中营养成分丰富、含量高;施用量为1 752 kg/hm2时,马铃薯折合产量达到最大,为31.20 t/hm2,比对照提高6.1%,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达到72.4 cm,1.376 cm,7.06 c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香菇菌渣的施用对马铃薯品质有提高与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马铃薯施肥效应特征参数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主要作物之一,目前生产上由于没有合适的推荐施肥方法,过量施肥现象严重,研究明确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等推荐施肥参数,构建适宜的推荐施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采用多年多点田间试验方法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探索养分吸收与农学效率及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相关关系,构建基于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土壤养分含量和相对产量的最佳施肥推荐。结果表明,施用N、P、K肥的产量反应(YRN、YRP和YRK)分别为4.2,3.6和2.7 t/hm~2,农学效率(AEN、AEP和AEK)分别为27.5,46.6和29.3 kg/kg。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与缺素区的相对产量、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采用基于马铃薯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进行马铃薯的氮磷钾肥推荐。生产1 t马铃薯吸收N、P_2O_5和K_2O分别为5.6,1.5和6.1 kg/t,由此参数可确定一定马铃薯产量下的养分吸收量。土壤速效磷、钾含量(x)和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y)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依据这一相关关系可以确定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土壤有效磷和土壤交换性钾的养分丰缺指标,可以采用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与养分丰缺指标指导测土推荐施肥。因此研究明确了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等推荐施肥的相关参数,建立了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进行马铃薯氮磷钾养分施肥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