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消耗外,每天还要产出5~8kg乳汁来供养仔猪。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量、仔猪成活率、仔猪断乳体质量,以及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因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过去,一些养猪户遇到母猪产仔多、奶头少的情况,往往采取把部分仔猪扔掉的办法以解决仔猪的饲养问题,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降低养猪经济效益的下策。从多年高家沟乡散养户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比较好的多仔母猪乳头少的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过去,一些养猪户遇到母猪产仔多、奶头少的情况,往往采取把部分仔猪扔掉的办法以解决仔猪的饲养问题,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降低养猪经济效益的下策。从多年高家沟乡散养户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比较好的多仔母猪乳头少的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断奶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断奶后饲养管理跟不上。仔猪断奶后腹泻综合症发病逐年上升,据几家大型猪场临床病例统计,腹泻病死率达到10%~20%,有的高达40%以上。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很容易激发其他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仔和初生仔猪的养育是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初生仔猪体小而弱,调节体温的机能发育不全,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差,若不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常会出现冻僵、冻昏和冻死现象。母猪分娩后,由于体弱疲倦和行动迟缓,仔猪行动又不灵活,在不加防护的区域内躺卧时,常会压伤或压死小猪。为了改善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环境,减少仔猪损失,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采用高床网上母猪产仔栏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养猪设备。内蒙古农牧学院设计制造的9EW—170型高床网上产仔栏,已在我区养猪生产中推广应用了1100…  相似文献   

6.
在养猪生产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乏情母猪,即仔猪断奶后长期不发情的经产母猪。这部分母猪的存在加大了无效饲养时间,增加了养殖成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如何使这部分乏情母猪变为多情母猪,提高母猪产仔率呢?笔者在多年的诊断治疗服务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及同行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规模化猪场和养殖大户为了提高母猪产仔窝数和产仔数,采取仔猪产后21d、28d、35d早期断奶方法,但是仔猪早期断奶也会带来仔猪生理和病理的一些应激反应,需要很好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怎样提高养母猪的经济效益(一)郑平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它所生的小猪身上。一头母猪如果能提供大量优良的仔猪或很高的断奶窝重的仔猪,它的经济效益必然是好的。现分几个方面来作介绍。一、选好后备母猪,科学饲养管理1.选择理想母猪作种选择作种母猪要考...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其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据报道,断奶后7d腹泻率为0.6%,8-13d增至32%,14~17d增至41.4%。22~28d降到8.4%。断奶后死亡率为20%~30%。存活下来的仔猪大多生长发育不良,总增重下降约33%,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农村养猪不论是零散户、专业户还是规模户,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母猪繁殖高效是猪场经济增收的关键,而仔猪又是发展养猪的基础。由于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饲养猪的生长速度和转化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改善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缩短仔猪达到25-30 kg的时间,以及培育高质量的健康仔猪,是养猪业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一、待产母猪产前7d照顾对初生仔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益礼村养猪大户李玉卓,近几年来每年饲养母猪10头以上,育肥猪100-150头,除去饲料、劳力、防疫等成本外,年均获利6万元左右。该户养猪效益高,基本措施有10条。(1)精选仔猪。选腰身长、前胸宽、嘴短、臀丰满、四肢粗壮争食抢料的长白、约克夏等杂交一代良种仔猪,这种猪增重快抗病力强,比其他猪种育肥期要短30-50天,每头猪可节省精饲料40-80kg。(2)分圈饲养。仔猪双月龄后要关圈饲养,每圈2-3头,以减少户外追跑嬉戏使能量消耗。大小猪不能混养,以免小猪受大猪吼吓、追咬而精神不安,吃食不饱,造成大猪营养过剩,小猪营养缺乏等…  相似文献   

12.
幼猪生长性能智能测定系统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0引言我国是世界头号养猪大国,但还不是养猪强国,与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比,养猪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繁殖母猪的生产力低、饲料利用和转化率低、出栏率低等。造成我国养猪水平较低的原因除了饲养工艺、饲料营养、管理等因素外,主要还有猪的品种品质及其选种育种技术、工艺和设施落后,无法做到取优去劣、繁殖优良品种,直接反映为繁殖母猪年生产力、每胎产仔猪数、仔猪成活率和出栏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母猪母性行为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母猪姿态是其母性行为和筑巢行为的重要表现。针对目前对围产期母猪姿态转换主要依靠人工巡检,费时耗力且主观性强等问题,采集了24头母猪的视频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EfficientDet网络对产床内母猪图像进行深层次特征提取,实现了母猪站、坐、胸卧、侧卧姿态及其侧卧方向(乳房面向仔猪保温箱、乳房背对仔猪保温箱)的准确识别。结果表明:该模型识别平均精度均值(mAP)达93.97%,对图像的检测速度达26.2 f/s,对视频的检测速度达10.66 f/s。通过对母猪产前及产后24 h的姿态进行分析,母猪产前表现出显著的筑巢行为,姿态转换频率显著提高(P<0.001);母猪产后侧卧时间显著增加,母猪侧卧时长与仔猪窝均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根据母猪侧卧方向的偏好性进行分组比较,母猪偏向于将乳房面向保温箱侧卧的小组,仔猪断奶成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严松奎 《湖南农机》2011,38(9):202+204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 ~56d,超早期断奶为21d,乳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代谢最旺盛、对营养物质最敏感的阶段.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第二次应激,仔猪断奶后完全依赖固体饲料,但是消化饲料的酶液还没有健全,这是很大的营养应激,此外,还有环境变化和心里方面的应激,这些综合因素容易造成仔猪生长停滞或下痢,平稳过渡是饲养断奶仔猪的关键.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生长育肥期日增重和出栏时间,因此,打好这一基础,对加速猪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断奶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其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据报道,断奶后7d腹泻率为0.6%,8~13d增至32%,14~17d增至41.4%。22~28d降到8.4%。断奶后死亡率为20%~30%。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快,饲养周期短,但如何能科学的养殖?如何能提高效益?笔者把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猪的饲养和生长大致可分为母猪,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技术逐步应用于养猪生产,为养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介绍养猪产业发达国家采取的养猪新技术,包括美国在母猪选育、断奶猪管理和饲养方面采用的技术,日本的发酵养猪技术、韩国的发酵床懒汉养猪技术和我国的"香猪"养殖技术,为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技术逐步应用于养猪生产,为养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介绍养猪产业发达国家采取的养猪新技术,包括美国在母猪选育、断奶猪管理和饲养方面采用的技术,日本的发酵养猪技术、韩国的发酵床懒汉养猪技术和我国的“香猪”养殖技术,为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哺乳仔猪是指仔猪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约1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此时死亡率很高,约占猪死亡总数的60%~70%,因此,加强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断奶窝重、缩短仔猪体重达25kg时间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0.
产房工作是规模化猪场重点工作中的重点,它一方面要提供合格优良的断奶仔猪保育,另外还要提供合格的母猪配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仔猪断奶前的死亡占现代规模化猪场猪只死亡的很大一部分,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处于哺乳期的仔猪,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常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死亡损失,给养猪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产房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提供健壮的仔猪保证猪场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