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8年5月,由济南农工商集团联合两个国营牧场,部分集体、个体奶牛饲养专业户,参照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成立了济南奶业合作社.经过一年的运作实践深受广大奶农欢迎和拥护.由建社初期的305户,5100头奶牛增加到720户,7500多头奶牛.入社奶牛头数占济南市奶牛总头数的80%以上.一年来共收社员鲜奶1200万千克,及时返还社员奶款1970万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导致全国养牛热.就清镇市而言,仅在2002年就从浙江、江西新进奶牛近100头,2004年又从陕西购进200多头奶牛.但是奶牛养殖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技术含量较高,风险也较大.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奶牛养殖技术知之甚少.许多农民仅凭道听途说或头脑一时发热蜂拥而上,加入养奶牛大军,导致奶牛饲养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甚至亏本.本人从事奶牛畜牧兽医技术工作多年,通过对奶牛专业户的直接接触和了解,发现存在问题最多的主要是新的奶牛养殖户.笔者仅将新养殖户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因此,奶牛应用人工授精效果的好与差,直接表现在"三率"上,也是关系到养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的正常繁殖,应当是一年一犊,而为什么应用人工授精之后,还达不到全配、全准?又不能普遍实现"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的标准呢?下面就根据奶牛应用冻配的经验,谈谈提高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奶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奶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因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奶牛专业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08年6月鲁山县库区乡婆娑街村刘某从漯河市购回奶牛7头,8月中旬相继发病,至9月下旬7头全部发病.初步诊断为奶牛巴贝斯虫病.2008年底刘某又从湖北省宜昌市购回奶牛7头,2009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部发病.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奶牛双芽巴贝斯虫病.2009年2月初产牛犊1头,至4月龄时发病.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刘某共饲养奶牛15头,发病15头,死亡1头,发病率100%,死亡率6.67%.  相似文献   

5.
13000多头奶牛,30000多吨牛奶产量,年平均增长60%以上,浙江省金华市成了南方最大的奶牛基地.金华奶牛的发展速度在1987年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1988年来,奶牛数下降30%以上,牛奶产量则下降了20%以上.1989年,奶牛存栏已不到4000头,牛奶产量不到9000吨,并还在继续大幅度滑坡.尽管市、区、县政府采取了控制奶牛外流等应急措施,但收效甚微,且由卖奶牛转向杀奶牛,包括杀刚生下的母犊.据分析,导致奶牛生产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饲料价格高,牛奶收购价偏低,奶料比价不合理,养奶牛效益低,甚至亏本.奶料比价,  相似文献   

6.
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奶牛的繁殖力.而奶牛繁殖力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水平,因此必须研究这些因素与繁殖力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不断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力. 一、与奶牛繁殖力有关的因素 1.种公牛的遗传因素.种公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力较低.分析美国和英国近30年来的奶牛育种资料发现,奶牛产奶性能不断提高,但繁殖性能逐渐降低,产奶性能与繁殖能力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是关系到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正常情况下,奶牛应当是1年1个犊,而在实际生产中达不到全配、全准,不能普遍实现"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的目标.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如何提高奶牛的"三率".  相似文献   

8.
2009年祁连县在拉洞、地盘子、郭米3个养殖示范村引入的414头奶牛,在一年多的饲养管理中,因各种疾病共死亡奶牛21头.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在奶牛饲养管理、日常消毒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确保奶牛养殖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落实各项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对奶牛养殖业危害严重的生殖疾病,为弄清遂平县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规律,本次研究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对该地区4个奶牛养殖场进行子宫内膜炎病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遂平县经产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19.60%,其中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3.17%和26.98%;头胎奶牛发病率较低,6胎以上奶牛则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市依托亚华乳业公司,以南山牧场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户散养舍饲奶牛,不断壮大奶牛产业.目前牧场集中放牧奶牛(以放牧为主,以下简称牧场奶牛)和农户散养舍饲奶牛(以舍饲为主,以下简称舍饲奶牛)存栏量从2001年的6 000余头发展到2005年的2万余头,已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奶牛基地之一.为掌握本市奶牛疾病本底资料,制订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切实做好本市奶牛的预防保健工作,我们于2001-2005年对全市奶牛现患疾病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很多,例如奶牛 的营养、体况、疾病等就是影响奶牛受胎率的 重要因素.但这些与配种员的关系并不算 大.配种员的主要工作无疑是把一头发情的 奶牛经过定的技术操作使其受胎.那么,配种 员如何才能在这一环节上做的规范无误呢? 无疑,掌握一套简单适用的奶牛人工授精技 术要点是完成这一工作的根本途径.现将本 人两年来从事奶牛人工授精技术方面取得的 成功经验总结为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12.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目前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较大的一种疾病.2003年至2005年在河南南阳13个县市区内对奶牛梨形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确认了南阳市奶牛梨形虫病的流行范围、发病季节、发病率和病死率、病原体的种类、蜱的种类及习性等,为此病防制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酮病是泌乳牛常见的一种营养性代谢病,常发生在产后3周内,以饲养管理良好,3~6胎次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其特征是低血糖和高血酮.酮病可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发情延迟,繁殖率降低,以及出现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08年笔者共诊治28例奶牛酮病,经治疗全部痊愈.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14日夜,郑州市东郊某奶牛养殖场的奶牛突然发病,至5月15日上午,10头奶牛已死亡4头,经现场调查,临床诊断为有机氟中毒,其余奶牛经治疗逐渐好转,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奶牛场为奶牛养殖小区中的一位农户所有,饲养模式为圈养,共10头奶牛,分2排饲养,每排5头奶牛,每排各用1列饲槽.5月14日以前奶牛均健康无病,当日下午畜主将从附近高速公路旁的草坪上割下的青草带回场中喂牛,主要喂给了北边的一排奶牛,夜间北边的奶牛有3头突然倒地死亡,其余2头奶牛表现不安等症状,而南边的一排奶牛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作者5月15日上午到达该场,此前小区兽医已采取过措施,但仍又有1头死亡.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特泥河牧场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筹集部分资金扶持职工饲养奶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奶牛数量由原来的几千头迅速发展到1万多头,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由于多渠道私自引进奶牛带入布病、结核病,造成奶牛流产、人员发病,阻碍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去年,日本奶牛专家到鹿泉市南铜冶奶牛养殖小区进行奶牛技术友好交流时,说了一句值得人们思考的话,“现在看到的部分奶牛还不如前几年我们初来时看到的奶牛群体品质好“.情况确实如此,在2000年初,养牛户原有的基础母牛在产奶高峰时,日产量达30千克以上,年产量可达7吨.奶牛的体型、奶型、肢蹄都很优秀.但他们在2000年后全部用冷冻精液配种繁殖的后代却看不出比它母亲更优秀的地方.反而,产奶量下降了,得病机率高了.……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份,吴忠市一奶牛养殖园区有23头奶牛因病连续15d在臀部两侧交替深部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结果其中5头奶牛臀部发生肿胀,经毛巾热敷慢慢消退,另有18头奶牛臀部两侧形成深部肌肉的化脓创,笔者现就这18头奶牛臀部深部肌肉化脓创的治疗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我市某奶牛场于2005年2月从新西兰进口一批黑白花奶牛,通过天津口岸进境,隔离检疫后运抵我市,前后历时两个多月.该批奶牛共计75头,均为1.5岁龄青年母牛,在运输过程中感染奶牛皮肤真菌病,由于该奶牛场在引入该批奶牛后未与本场原有奶牛隔离饲养,导致皮肤真菌病在该场奶牛群扩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变化,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内科疾病.以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最近几年发病率较高.笔者自2007~2009年在临床实践中共参与9例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治工作,治愈率为90%.现将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天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