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农机科技推广》2009,(10):8-11
玉米是我国种植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年种植面积近3000万公顷,年产量3300多亿斤。2008年,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8%和粮食总产量的31%,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玉米作为重要的传统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其用途已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的各个方面,玉米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信心和决心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全国31个省市区都有生产。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玉米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玉米在我国粮经饲兼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机械化精量播种每公顷可以省种45斤左右,增产15%~20%。机收每公顷可减少损失3%-5%,平均节约成本225元左右。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认清形势,开拓进取,努力打好玉米生产机械化战役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位居第三,三大粮食作物是:稻谷约032亿公顷,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8%;小麦约03亿公顷,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66%;玉米约024亿公顷,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11%。这三大作物面积约占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占粮食面积的76%,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基础和重点,也是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对象和重点。三大作物的分布遍及全国,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重点。稻谷主产区在南方,南方稻谷面积约占全国稻谷面积的884%,…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之首。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2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0年—2011年,全球玉米产量8.4亿t,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35%,贸易量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3。玉米是用途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玉米营养丰富,堪称"五谷之王",籽粒含有73%的淀粉、8.5%的蛋白质、4.3%的脂肪,富含维生素,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玉米是公认的饲料之王,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料,畜牧业发达国家70%~75%的玉米消费用于饲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广泛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2697.1万公顷,总产量14.4万吨,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玉米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我国玉米为粮经饲兼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1个省市区都有种植,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来源。玉米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其生产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现已成为我国整个粮食生产机械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1个省市区都有种植,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来源。玉米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其生产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现已成为我国整个粮食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因此,选择适宜的玉米收获机,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和第一大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每年在267万公顷左右,占粮食作物的33%;总产160亿千克左右,占粮食作物的36%,可见玉米的种植在全省粮食和饲料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农机化事业的迅猛发展,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与小麦相比更显滞后,尤其是玉米的收获机械化水平更低,已成为制约该省农机化发展的“瓶颈”,也被认为是当前继小麦收获机械推广以后的又一个热点。  一、机具现状  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开发生产虽经多年努力,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机型在实际作业中还不能完…  相似文献   

9.
习惯上,玉米常被人们称为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排在稻谷、小麦之后,居第三位。实际上,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比较优势的发挥.在产量上.1998年以来玉米已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面积上,从1978年至2003年.我国稻谷面积从3442.1万hm^2减少到2650.8万hm^2,减少了23%:小麦面积从2918.3万hm^2减少到2199.7万hm^2.减少了24.62%:而玉米面积由1996.1万hm^2增加到2406.8万hm^2,增加了20.58%。2002年以来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玉米在世界上也居第2位,仅次于美国,面积、产量和出口都居世界第2位。在小麦主产区基本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稻谷栽植、收获机械化和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玉米年种植面积2697万hm^2,年产量1440亿妇,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作为重要的传统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用途已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的各个方面,因此,玉米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玉米作物种植分布及生产特点1.玉米种植的分布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约为2907万hm^2,总产达到1.37亿t左右。玉米在我国分布广阔,主要集中在东北春玉米种植区、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和南方山地丘陵玉米种植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实现粮食总产量连续六年增长,其中近三年保持一万亿斤以上水平,在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传统粮食作物中,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2500万公顷,产量达14500万吨,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然而2009年全国玉米机收水平却不足5%,要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机械化收获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生长发育不良、果穗结实不良、多穗、空杆、分蘖等问题,笔者依据多年工作实际经验,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山东玉米机收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山东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全省年种植面积4300万亩,年产量1830万吨以上,占粮食总产量的44.57%,在全省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作为重要的传统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其用途已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的各个方面,玉米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高,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等。不仅可以食用作饲料,也是工副业的重要原料。随着相关工副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玉米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使用价值逐步提高。我市玉米种植面积约15万hm2,其生产过程尤  相似文献   

16.
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玉米种植大省,年种植面积在3868万亩,占全省粮食总面积约27%,是河南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机播率达70%左右,但玉米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偏低,仅10%,成为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呈跨越式发展态势。2011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3333.3万hm2,产量达到1928亿kg,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3.7%,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玉米除了作为人们的主食外,还是公认的饲料之王,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料。玉米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是加工品种最多、用途最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年种植面积约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北方玉米区、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和西南丘陵玉米区三大玉米生产区,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收获机将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上,生产企业有100多家,玉米收获机型号繁多,机手很难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号称“饲料之王”。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及玉米深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玉米价格稳步上升,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有着客观的必要。但是.我国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比较低.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始终没有大的进展(全国玉米机收率仅2%多一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玉米是我国3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0.25亿hm2,产量1.2亿t左右。我国玉米主产区收获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①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3,但拥有约占全国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