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芽率是玉米种子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种子发芽率低会影响农业作物单产。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有种子成熟度、病虫害、水分、温度等。通过采取选择合适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科学制种技术等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保证玉米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
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芽率是玉米种子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种子发芽率低会影响农业作物单产。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有种子成熟度、病虫害、水分、温度等。通过采取选择合适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科学制种技术等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保证玉米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子贮存不好,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探讨玉米种子的收获、加工和贮藏技术,包括适时收获、及时加工发运、选择有效措施降低水分、防止种子发热、避免仓虫危害以及控制种子微生物等,以延长北方低温地区玉米种子的贮藏期,并确保其质量。  相似文献   

4.
玉米制种过程中,花期不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会造成玉米母本雌穗缺粒.甚至出现空穗.降低种子的产量.影响农民制种的积极性。为帮助农民解决制种过程的花期不遇,做到早发现、早补救、保证制种玉米的高产稳产.现将有关花期不遇的原因、判断方法以及补救措施作一介绍.供制种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农机化》2006,(3):39-39
一忌机械脱粒。机械脱粒的种子,表面受到伤害,有的被打成半截,影响发芽率,不宜贮存作种。 二忌水分过高。种子贮藏前必须晾晒,切忌收藏水分过高的种子,否则易发热,严重影响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种子的制种风险大,生产经营成本高,一旦造成积压,若不及时科学贮藏处理,就会使种子生命力和发芽率大幅度下降,最终丧失种子利用价值,从而严重影响种子供应单位经济效益和新品种生产推广的积极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杂交水稻种子越夏贮藏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1水稻种子贮藏特点(1)呼吸作用。稻种是生命体,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新陈代谢,消耗营养物质主要表现为呼吸作用。实验表明,水分越高,温度越高,则呼吸作用越  相似文献   

7.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适宜的玉米田间管理,以玉米种子先玉335、良玉99为试验材料,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和土壤质量含水率(20%、25%、30%、35%)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贮藏物质转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湿度相同时,随温度的下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长、幼苗质量、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降低趋势;当温度相同时,随土壤湿度升高各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5℃条件下,土壤质量含水率25%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最适于种子萌发生长。当温度降到15℃,土壤质量含水率35%时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持续低温、高土壤水分条件不利于玉米种子的正常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对该地区玉米制种生产的播种、去雄、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和玉米制种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河西地区玉米制种播种属于人力机械阶段,去雄机械化基本空白,收获机械性能不过关,收获种子破损率极高,没有专用玉米种子收获机械;由于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加剧,因此玉米制种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贮藏好玉米种子,是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本文详细论述了玉米种子贮藏前的晾晒、精选及贮藏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同时对玉米种子贮藏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确保玉米种子安全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制种环境,种子脱水、脱粒时间、脱粒方法,仓储条件,播种深度等主要因素,分别提出了解决不同问题和提高发芽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种子玉米机械脱粒最佳施力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研究种子玉米脱粒特性和脱粒损伤机理,改进玉米脱粒机,降低脱粒损伤,提高脱粒效率,以隆迪401玉米种子为对象,应用LDS微机控制电子拉压试验机等进行了脱粒试验,研究了玉米种子品种、含水率、作用部位及不同约束性质下的种子玉米脱粒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同样试验条件下,玉米穗大端籽粒脱粒较容易,小端次之,中部较难;纵向弯曲力小于侧向弯曲力,侧向弯曲力小于压力;种子玉米脱粒时的最佳施力方式为纵向弯曲力.  相似文献   

12.
玉米双株定向超高产栽培技术是探索玉米丰产高效的一种新途径。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株数,建立高产高效群体,使玉米叶片合理分布,充分利用光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收。玉米双株栽培需对生玉米种子,其种子需专用玉米对生种子脱粒方法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13.
吴涛  郭程建  张小仪 《农业工程》2014,4(4):137-138
介绍了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玉米种子制种企业规划设计玉米种子精选、包衣包装加工设备的经验,并根据玉米种子精选加工的实际情况,列举了几种玉米种子机械包衣加工辅助工艺。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制种的田间检验是指从播种至收获期间进行的田间质量检验,是决定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玉米制种的工作实践,介绍了玉米制种的安全隔离、亲本纯度、花期等田间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种子磁化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种子处理新技术,可用于玉米、大豆、高粱、小麦、花生、豆角、白菜等作物的种子处理。通过在开原市庆云镇高家窝棚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前对玉米种子进行磁化处理后,其出苗及生长状况均优于未磁化田;从产量对比看,磁化田玉米产量比未磁化田玉米产量高,平均增产374.8kg/hm^2;从百粒质量对比看,磁化田平均百粒质量比未磁化田增加0.3g。  相似文献   

16.
种子磁化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种子处理新技术,可用于玉米、大豆、高粱、小麦、花生、豆角、白菜等作物的种子处理。通过在开原市庆云镇高家窝棚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前对玉米种子进行磁化处理后,其出苗及生长状况均优于未磁化田;从产量对比看,磁化田玉米产量比未磁化田玉米产量高,平均增产374.8kg/hm^2;从百粒质量对比看,磁化田平均百粒质量比未磁化田增加0.3g。  相似文献   

17.
玉米定向播种即种子尖端朝向一致和胚面朝向一致,可明显提高产量。为了实现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排序的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装置。设计了胚面定向装置螺旋轨道上的选向机构和定向机构,探明了玉米种子胚面定向原理,确定了选向机构和定向机构的尺寸参数和空间位置。采用试验方法对该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控制器输出电压、翻面机构1终点到侧壁的垂直距离和翻面机构1终点到轨道表面的垂直距离为试验因素,以胚面定向成功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旋转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输出电压101 V、翻面机构1终点到侧壁的垂直距离4.38 mm、翻面机构1终点到轨道表面的垂直距离7.96 mm为最优参数组合。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胚面定向成功率为94.82%,且排料速度可达85个/min。为验证玉米种子胚面定向装置对不同品种玉米的适应性,进行了品种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的玉米品种的胚面定向成功率均大于91%,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的高精度检测模型,制备了80份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种子样本。针对玉米种胚朝上和种胚朝下分别进行高光谱反射图像采集,每份样本取样100粒,波长范围为968.05~2 575.05 nm。采用PCA快速提取单粒种子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后,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和AdaBoost算法建立单粒种子水分检测模型,并集成两种算法特征提出基于加权策略的改进RF用于单粒种子水分含量建模。利用单粒玉米种子胚朝上的光谱信息建立的改进RF模型训练集相关系数R为0.969,训练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94%,测试集R为0.881,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04%;利用单粒玉米种子胚朝下的光谱信息建立的改进RF模型训练集R为0.966,RMSEC为0.100%,测试集R为0.793,RMSEP为0.544%。实验结果表明:改进RF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明显优于RF和AdaBoost算法;种胚朝上的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检测模型优于种胚朝下的模型。高光谱检测技术结合集成学习算法建立的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健性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玉米种子价格不断升高,我县玉米制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效益稳步提高,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详细总结了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制种技术操作规程,共同类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掖市百万头肉牛产业和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产业是张掖市的两大重点产业。2011年,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养殖已达81.7万头,年需粗饲料300~450万吨。与此密切相关的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年种植制种玉米100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种子4.5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4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年可收获青绿玉米秸秆近30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