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采用定量浇灌的方法,在景德镇市研究了浇灌城市生活污水对银杏(Ginkgo biloba)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B (污水稀释60%)和处理C (污水稀释100%)对银杏幼苗的苗高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处理A (污水不稀释)显著抑制苗高、叶面积、茎粗的增长;同时处理A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为2.65 mg/dm2,与对照1.938mg/dm2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处理B和处理C与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当污水稀释至一定比例,例如0.6:1和1:1时,都对银杏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污水灌溉能使得银杏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很有效地促进银杏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场苗圃内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4个树种的1年生幼苗进行铅胁迫试验,设定Pb2+浓度为对照、50 mg/L、400 mg/L、800 mg/L、1600 mg/L共5个水平,每一处理重复3次,研究不同铅浓度对4种行道树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得出苗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萘乙酸(NAA)和ABT1号生根粉作为生根剂,进行油樟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500 mg/L萘乙酸(NAA)成活率最高,其成活率达到95.42%;1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6.92%。因此,在油樟嫩枝扦插时,建议采用ABT1号生根粉浓度为100 mg/L,萘乙酸(NAA)浓度为500 mg/L。    相似文献   

4.
乳源木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乳源木莲叶中的挥发油,经过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16个峰,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比较确定出其中14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反-橙花叔醇(38.831%)、二环基丙二腈(13.892%)、δ-杜松烯(7.814%)、香叶醇(6.36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对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lamarblue法测定乳源木莲的挥发油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抑制作用很强,浓度为100μg/mL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珠海市10种绿化树种“芬多精”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热解吸/吹扫捕集/气象色谱/质谱(HP5972 GC-MSD)技术对珠海市常见的10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枝叶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泌的"芬多精"(phytoncidere)成分主要有桉叶油素、α-蒎烯、β-蒎烯、β-香叶烯、柠檬烯、γ-萜品烯、莰烯、γ-榄香烯、二甲基、辛三烯等。10个树种中有8种"芬多精"含量较高,是优良的人体保健树种,适合于庭园、公园、郊野公园、森林浴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神府东胜矿区23个绿地42种8464株树木,并对其绿化结构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神东矿区单位附属绿地42种树木中落叶阔叶乔木树种20种,常绿针叶树6种,花灌木16种,树种以新疆杨、垂柳、国槐、圆柏和玫瑰、紫丁香为主,种类和株数最多的样地是上湾煤矿;(2)神东矿区绿地以小树为主,树高小于10m的树占67.92%,胸径小于10cm的占52.86%;(3)绿化覆盖率和密度均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6.54m2、9.09株/100m2,绿化覆盖率最高的样地是大柳塔煤矿居住区,上湾小学绿地密度最大,为36.27株/100m2,神东公司等单位的生活小区绿地密度普遍不高(4)树种整体生长良好,平均健康等级为0.82,神东公司等单位的生活小区绿地树木生长较机关单位绿地差;(5)单位面积绿地绿量较小,平均值只有10.91m2/m2,且机关单位绿量较职工生活区大,其中上湾小学最大,为206.84m2/m2。    相似文献   

7.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绿量(叶面积)为847.6万m2,每天固定CO2310t,放出氧气226t。可供福州市目前1/3,人口呼吸耗氧。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域主要树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对13个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样地,主要从树木的死亡率、落叶率并结合树叶的变色率和变形对树种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结论:抗旱性强的树种为木荷;较强的树种依次为枫香、峨嵋紫楠(Phoebe sheareeni vomeiensis);中等的树种依次为石栎、野杏树(Prunus)、毛桐(Mallotus barbatus)、漆树、青皮(Schoepfia jasminodora)、香樟、杉木、马尾松;差的树种依次为槲栎(Quercus fabri hance)、毛叶木姜子(Litsea mollis)。    相似文献   

9.
4种环境因子对景观水体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控制绿藻繁殖,消除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采集景观水体在实验室培养,采用单因子实验法控制实验条件,探究N/P、温度、pH和Fe3+对景观水体中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藻生长的适宜N/P(氮磷比)为(51~10):1,温度为25℃~30℃,pH值为8.5,Fe3+浓度为500μg/L。在实际的景观水体治理过程中,应该适当调节这些影响因子的范围,从而达到抑制绿藻生长、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山茶花品种六角红在不同配比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发现插穗在不同配比基质上的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插穗在2/3黄心土+1/3腐熟松针土配比基质上的成活率最高,达92%;生根数最多,为7.20;根长最长,达10.13 cm;2/3黄心土+1/3腐熟松最适宜用于山茶花扦插。2)1/3黄心土+1/3河沙+1/3腐熟松针土也可以作为扦插基质,插穗的成活率达到84.33%。3)插穗在1/2黄心土+1/2河沙上的成活率也达80%,但生根数较少,根系不长。4)插穗在1/2黄心土+1/2草木灰和1/3黄心土+1/3草木灰+1/3河沙这2种配比基质上成活率都很低,并且生根数少,根系生长慢,不适合用作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各自形成独有的形态,风格迴异,差别鲜明。文中通过对各要素的剖析,探求形成不同园林风格的内因,以促进新时期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翼飞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1):20-23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文人结社自古蔚然成风,东晋时有庐山白莲社、明清时文人社团亦兴盛一时,但能将结社活动与园林营建完美结合且能延续百余年的社团可谓仅"西泠印社"一家。杭州西泠印社创立至今,风姿飒爽矗立于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之中,真可谓传奇,但绝非偶然。文中试图分析西泠印社文人结社与园林营建之间的关系,深层次探析印社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14.
竹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在介绍竹子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竹子在中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竹子在园林造景中存在着乡土竹种利用挖掘不充分,理论结合实践不紧密,生态效益挖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南京竹子造园与造景赏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南京作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首屈一指的是造园艺术,而竹子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采用实地考察、人物走访、资料检索等方法,描述了南京竹子造园历史,介绍了南京市区内古典和现代的竹子园林景观,展现了南京竹子造园和造景的风貌。  相似文献   

16.
汤涓  孟醒 《广东园林》2021,43(5):52-58
鱼虽然作为园林中次要的动物造景要素,但它具有悠久历史、丰厚文化并促进了造园活动。以“鱼”元素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演变,将其表现形式划分为“以鱼生产”“以鱼成景”“以鱼装饰”“以鱼写意”四类,并总结了鱼元素景观启蒙、转折、深化、停滞 4 个发展时期的演变特征,进而探究不同时期造园理念的变化及造园理念与鱼元素景观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从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对景观形式进行解析,探究不同形式背后所蕴含的造园理念,丰富鱼元素景观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星宁 《绿色科技》2013,(6):109-111
指出了屯堡文化作为贵州独特的汉族文化,其截然迥异的民族风格为现代园林地域景观提供了多元化参考。通过以平坝县高烟坡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屯堡文化景观元素进行了提取,以促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化、乡土化,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竹类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园元素。本文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师园"的园林作品为例,解读了竹子和竹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和象征意义。指出在现代园林中,竹子和竹材成为了代表"东方"的一种文化符号,体现着闲适的东方休闲情趣,是生命的象征,并具有不可替代的园林景观功能。竹子和竹材已经越来越成为连接现代与传统、融合西方与东方的园林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格局,满足园林新功能,做到了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云南傣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踪傣族植物文化的内涵溯源。将其园林植物归纳为神性植物、宗教信仰植物、食用植物、爱情植物、药用植物、文学艺术类植物等6类,分析了园林植物的特色,提出了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