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CHERA世界农业奖"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9月20~21日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25所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和十余所国内著名院校的100多位领导与专家参加了系列活动。研讨会以"通过大学-企业-政府的联结培育农业创新体系"为主题,采取大会报告、专题研讨及面对面讨论等形式,围绕大学、企业、政府在农业教育和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和角色进行了案例分享,在策略、实施方式、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会上还公布了2014年GCHERA世界农业奖评选结果,世界知名的土壤学家Paul VLEK教授凭借40年来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2.
世界农业奖是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Global Confed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Agricultural and Life Sciences,简称GCHERA)(www.gchera.com)设立的一项国际奖项。该奖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表彰实现高等教育机构在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教育、研究与创新使命的个人突破性成就,以促进这一使命的履行。"GCHERA世界农业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表彰1-2位来自高等教育机构,工作于农业和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学术或教职人员。这些学科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林业、自然资源、食品、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0月28日,第七届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GCHERA)世界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智利天主教大学的何塞·米格尔·阿奎莱拉教授凭借其在食品工程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摘得该奖。GCHERA主席JohnKennelly,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韦正林,GCHERA世界农业奖评审委员会主席Maurice Moloney,GCHERA秘书长James French,拉萨尔大学校长、GCHERA前任主席Philippe Choquet,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董事会主席Lindsay Falvey,国际家畜研究所董事  相似文献   

4.
《世界农业》2020,(4):F0002-F0002
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World Agriculture Prize)申报工作现已全面启动,截止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2020年5月30日17∶00,请在网站https://www.gchera.com/world-agriculture-prize/下载申报指南,并完成网上申报。GCHERA世界农业奖是GCHERA(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于2012年设立的一项国际性奖项。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GCHERA世界农业奖(World Agriculture Prize)申报工作现已全面启动,截止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2018年4月30日17:00,请在网站http://www.gchera-wap.org下载申报指南,并完成网上申报。GCHERA世界农业奖是GCHERA(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于2012年设立的一项国际性奖项。奖项的宗旨是,鼓励那些在高等院校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教育、研究与创新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涉及农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GCHERA世界农业奖(World Agriculture Prize)申报工作现已全面启动,截止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2019年4月30日17:00,请在网站www.gchera-wap.org下载申报指南,并完成网上申报。GCHERA世界农业奖是GCHERA(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于2012年设立的一项国际性奖项。奖项的宗旨是,鼓励在高等院校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教育、研究与创新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涉及农业、林业、自然资源、食品、生物基础产品、生物质能源、农村发展和自然环境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及我国的现代农业,促进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接轨的步伐,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选修世界农业概论课程的学习现状、学习效果、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满意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通过"点面结合"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改进教学方式等建议,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GCHERA世界农业奖获得者保罗·弗莱克(Paul Vlek,1948—)是世界知名的土壤学家,也是跨学科研究发展、教育和能力建设的领先者,他在促进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德国及世界范围内激励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和研究人员。在他早期的职业生涯中,研究了通过在淹水稻田中深置尿素防止氮素流失的益处,这项技术目前已用在了超过200万公顷的水稻种植上。自1998年以  相似文献   

9.
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如何帮助“一村多名大学生”在涉农类创新创业中获得支持。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一村多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资源不足、创新创业方法滞后、实践教学不足等。接着,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创业意识引导和融合农村需求等。最后,详细介绍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涉农类专业,在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具体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提高“一村多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有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农业高职学生创业基地是其开展创业实践,培育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具有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三农"发展和孵化创业者等作用。创业基地建设必须基于高职学生特点和"三农"发展需要,以培养农业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素质、能力为着眼点,以创新支撑创业、创业促进就业为目标,因而,农业高职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应定位于教育与创业文化营造、创业服务与培训、技能实训、创业实践与项目孵化、创业师资培养等同步并轨。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23,(19):69-70
2004年,沈阳市科技局在全国创新启动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工程,一大批青年农民进入沈阳农业大学学习,实现了科技与农业农村发展的“零距离”对接,培养了一大批根植乡土、服务“三农”、“永不撤退”的乡村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人,“青年农民上大学”学员已经成为沈阳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振兴致富的带头人。经过近20年的发展,“青年农民上大学”已经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民科技培训品牌。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对新时代乡村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沈阳市科技局的直接指导下,系统总结分析“青年农民上大学”工程创立近20年以来的主要经验,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提供强有力的农业人才支撑。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农业》共同开设专栏,对“青年农民上大学”优秀学员创业成功案例进行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4,(2):77-78
2004年,沈阳市科技局在全国创新启动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工程,一大批青年农民进入沈阳农业大学学习,实现了科技与农业农村发展的“零距离”对接,培养了一大批根植乡土、服务“三农”、“永不撤退”的乡村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人,“青年农民上大学”学员已经成为沈阳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振兴致富的带头人。经过近20年的发展,“青年农民上大学”已经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民科技培训品牌。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对新时代乡村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沈阳市科技局的直接指导下,系统总结分析“青年农民上大学”工程创立近20年以来的主要经验,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提供强有力的农业人才支撑。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农业》共同开设专栏,对“青年农民上大学”优秀学员创业成功案例进行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农业口径下的"双创"型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如何培养农业领域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已成为农业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需面对的课题。在探讨如何推进农业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区别,以及两者相互融合促进的问题,还需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文化内涵的培养,教学支撑体系的构建,实践关键环节上的把握等层面上进行研究。借助"互联网+"重构农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是一条培养现代农业后继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是一所在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世界名校,在大学科研论文质量农学领域排行榜中,它是全球唯一一所以农业院校冠名而能跻身世界前20强的大学.但从综合评价指标来看,它还远非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面临坚持单一“涉农”办学模式还是要迈向综合化的痛苦选择.面对诸多挑战,该校调整了发展思路.在其最新公布的“2013-2016战略”中,发展定位取向为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为优势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重点更加重视管理,强化科研和人文关怀,积极探索更改校名的可能性;在科学研究方面,突出生命和环境科学并向非农学科领域拓展;在人才培养上,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就业能力与深化国际合作;在重点发展领域上,更加聚焦、交叉融合、注重应用;在教育行政与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学术质量评估和保障工作.所获的启示是,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升华办学理念与变革发展模式,在强化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同时积极融合非农学科发展,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评估机制以强化高校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5.
2月19日.“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驻华公使和中国科技部、农业部的官员及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就如何开展实施UNDP(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差的农民通过科技种养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等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意愿调查及问题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返乡创新创业、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他们将是推动乡村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基于河南省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意愿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目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疏离、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思想偏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松散、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充足与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现实差距等问题,并分析如何能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7.
我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斯里兰卡等7个国家开展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专题培训,为“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培养农业技术人才。2020年9月5日,我院与北京农学会、毛里求斯社会服务理事会、毛里求斯福尔肯公民联盟、毛里求斯大学农学院共同开展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项目,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上宣布启动。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是民族复兴、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更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主战场。为促进林学专业创新发展,针对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现状,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讨了林学专业班级分类设置、第二课堂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高校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俨然已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南疆塔里木大学为例,基于对部分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与实地走访得到的数据,本次研究通过借鉴Lifidnt与Chen开发的创业意愿调查问卷,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厘清塔里木大学学生的创业意愿,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后续各学院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世界农业》2006,(1):60-60
2005年11月29日由科技部、英国国际发展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英国驻华使馆、巾国驻英使馆协办,陕西省科技厅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承办的叫,英农村可持续发展适用科技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来自中英双方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11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作为“中英科技年”的一项活动,研讨会的主题是“适用技术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的是通过研讨农村可持续发展适用科技.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村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和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促进农村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中英双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构建互利合作的平台.加快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