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都是对仔猪进行直接治疗。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氟哌酸、痢菌净等抗菌素。或口服抗菌素,皮肤涂抹杀痢王的办法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方法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仔猪容易复发,而且根治比较难。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除了对仔猪直接治疗外,还应该对种母猪进行间接治疗和对圈舍进行消毒处理的综合治疗方案,采取这种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好,仔猪不复发。而且种母猪下窝所产仔猪也不易患仔猪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12,(12):10
农业部制定下发《生猪腹泻疫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提出抓好四项措施、六项综合防疫管理。四项措施:抓好疫苗免疫,采用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加强产房消毒与通风保温,及时评估母猪健康状况;对发生腹泻或其他疫病的母猪所产仔猪最好进行隔离饲养;积极开展对症治疗。六项综合防疫管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加  相似文献   

3.
1初生关提前做好母猪的接产准备工作,包括圈舍的卫生、消毒,母猪乳头、阴门的清洗、消毒和接产工具的消毒。在整个接产过程中技术操作要规范,若发生异常现象应及时请教兽医。仔猪出生后一定要让其及时吃上初乳,在24小时内进行断尾,3天内要对仔猪进行乳头固定,根据其体质强弱、个体大小、由前向后依次排列。并注意补铁。为增强机体抵抗力,可在仔猪出生后吃上初乳前肌注1针青霉素。2补饲关2.1早期补饲的理由一是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二是刺激消化道中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使胃蛋白酶表现出消化能力;三是帮助仔猪尽快建立消化道正常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春季是生猪补栏的高峰期,外购仔猪应注意疫病的预防,进入猪场时要注意消毒和隔离,对于仔猪疫病的防治,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法:(1)仔猪购入后立即注射猪瘟活疫苗(II)——细胞苗疫苗。接种剂量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母猪生产的旺季。如果在生产前后的一段时间管理不善,对母猪、仔猪的护理不当,会造成母猪与仔猪死亡。一、产前准备1.要在妊娠母猪生产前5~10天准备好产房。产房要求干燥、保温性能好、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产前10天要将产房彻底打扫、冲洗,再用20%的生石灰溶液粉刷墙壁。地板可利用3%~5%的石炭酸或2%~5%的来苏儿液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地面要用清水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四、防治措施1.母猪免疫。对于能繁母猪,应在每年4、8、12月份普免伪狂犬疫苗,种公猪应在每年6、12月份免疫同种伪狂犬疫苗。其他疫病均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2.消毒隔离。对发病猪舍的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提高消毒频率,搞好环境卫生控制,定期投放灭鼠药物,做好杀虫、驱蚊等工作。3.对发病仔猪的处理。对于出现明显症状的仔猪无需治疗,一律作淘汰处理;对病死猪及其污染物应及时进行焚烧处理;对发病产栏应及时消毒。4.母猪护理。对于发热母猪,应肌肉注射安乃近加阿莫西  相似文献   

7.
鸭生产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两大类。根据消毒目的可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类。疫源地消毒是指对现在或曾经存在疫病传染源的场舍进行消毒,必须在疫病发生后随时进行,在清群后彻底进行;预防性消毒是指在  相似文献   

8.
吴天 《农家致富》2005,(7):39-39
做好产前准备 母猪分娩前一定要注意其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毒。分娩当天饲喂母猪少量饲料或不喂料,以免母猪吃的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另外,要准备好碘酒、结扎线、剪刀等工具。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七师兽医站接诊了一起奎屯地区某猪场以高热,严重的耳朵发绀,仔猪背部和下腹部有出血点,母猪流产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综合治疗得到控制,现将这起疫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奎屯地区某猪场饲养母猪18头,仔猪及育肥猪131头。自2011年10月15日以来,该猪场有8头母猪,31头仔猪相继发病,到19日已有3头母猪流产,7头仔猪育肥猪死亡。发病猪多为断奶40~60d的50kg体重以上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在仔猪黄白痢防治过程中应用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时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产房的消毒与净化、母猪临产前的清洁消毒等措施减少传染源以及提高仔猪自身抗病力才是综合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液进行喷洒消毒。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批次的鸡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鸡舍带鸡消毒的程序和方法是:  相似文献   

12.
仔猪白痢病,在兽医临床上是常见病,通过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给予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在分娩前后,严格地进行消毒,同时加强仔猪的护理,即可达到预防本病的目的。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防止扩散,在治疗上采取中、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仔猪下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幼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仔猪黄痢、白痢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这种病例,根据临床经验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控制仔猪下痢。 一、加强产栏的清洗消毒 做好产栏卫生是防止仔猪下痢的最主要措施。这是因为,产栏地面上存在着母猪乳汁及仔猪下痢所形成的脂肪层以及残存的粪便和饲料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是发生仔猪下痢等疫病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疫病是养鸡业的大敌,消毒是控制和消除鸡群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和有力保障.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它是集约化养鸡控制鸡舍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尤其对隔离条件差,不同日龄的鸡在同一鸡场饲养以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多年的实际探索,在生猪养殖中进行了多项技术应用,特别是哺乳仔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了一些效果,提高了仔猪成活率。1母猪分娩时主要管理技术1.1在母猪进入产房前产房必须进行严格彻底消毒,消毒时要注意安全、用无刺激的消毒药消毒,对分娩的母猪擦干或晒干后再  相似文献   

16.
1、对猪舍的消毒不重视有的养猪户从养猪开始,根本没有消过毒,有的只是象征性的消毒,消毒不彻底。自繁自养户,在母猪产仔时,消毒不够,致使小猪产后不久就出现下痢现象,死亡率很高。2、猪的来源混乱农村养猪,自繁自养的很少,大多数是从集市上购买仔猪,由于不了解情况,难免买回病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是养殖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非疫病死亡、疫病死亡.为了减少仔猪的死亡,应在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怀孕母猪的管理.供给合理的营养,保证怀孕母猪有良好的体况.另外,做好驱虫、免疫等工作.怀孕母猪过肥过瘦都将影响奶水质量,进而引起仔猪下痢、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一、母猪保健的重要性及保健方案 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的免疫、消毒工作做得很好.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药物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母、仔猪药物保健尤为重要。母猪群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而且关系到全场猪群的健康.从而影响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猪场的保健应从母猪着手.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提高猪群整体成活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应根据母猪、新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加强护理。笔者根据工作经验,现将哺乳母猪与新生仔猪饲养管理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广大农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参考。1产房注意事项,关键问题是消毒和保温母猪产后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初生仔猪防寒能力差、抗病能力低、能量蓄备少,因而产房要注意消毒、保温并通风换气。1.1产房与母猪产仔前应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相似文献   

20.
《农民致富之友》2005,(11):32-32
防治。本病的治疗效果不好或来不及治疗即死亡。主要依靠平时的预防。首先,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产房和分娩母猪的乳房应于II缶产时彻底消毒。有条件时,母猪分娩前15天和30天,各肌肉注射仔猪红痢疫苗1次,剂量5~10毫升,可使仔猪通过哺乳获得被动免疫。连续产仔,前1~2胎在分娩前已经两次注射过菌苗的母猪,下次分娩前15天注1次,剂量3~5毫升。为了提高预防效果,母猪应做好配种记录,计算好预产期,便于按时注射菌苗,防止失误。另外,仔猪出生后,口服氯霉素1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